不支持Flash

业内人士认为《爱情呼叫转移》像冯梦龙的小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14:05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随着贺岁喜剧《爱情呼叫转移》(blog)首映日期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在第一时间对影片给予中肯的评价,中国电影周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兼副社长、副编审赵葆华在看过影片之后欣喜地表示:“这片子给我带来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

  他还进一步分析指出:“这个片子我看着特高兴,它实际上内里是一个严肃的东西,只不过非常轻松,非常好玩。它最大卖点不是故事,而是12美女,这个很有号召力。一听这个大家都愿意看,难得看一部电影有这么多的美女,而且不光是小美女,还有老美女、中美女。我觉得这个很健康,解放军看这个也很好。这个电影玩的是当下都市,它是一个童话,因为它的假定性,超现实性,一个手机可以按十下,这个故事编得好。后来黄健翔也来了,这个口味显然不是对准我们的,而是对着年轻人来的,这个比《疯狂的石头》(blog)高多了,而且我的感觉,它不是媚俗的,最后还有一个纯的东西,没有恶搞。恶搞风从网上到媒体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为什么现在要强化网络管理,因为网络根本没有管理。”

  除了对影片创意的肯定,对于导演张建亚的导演手法,赵葆华先生也给予很高评价,他说,“做喜剧可以通过假定性渲染冲突,但喜剧最重要的还是在对社会的甄别,作者的态度在什么地方。建亚这个岁数能够知道当下年轻人乐在什么地方,不乐在什么地方,这个点抓得好。”

  对于当代中国电影商业性的问题,还有影片《爱情呼叫转移》本身存在的问题,赵葆华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你不能丢了文化,为什么有大片挨骂,因为那个文化走了调。你玩得最好,玩不过好莱坞的商业片,所以我觉得我们拿好莱坞的喜剧来比的话,还是差一个档次,我们还得往前走。12个美女没有充分用到家,一个个故事这个点没有把力度用好。我看到最好大概有三个,很多段子来自四面八方,有的用得特别巧,巧就巧在人物的个性出来了。包括伊能静(blog)的角色。所以有几个段子,我看到最后剧本收的点非常漂亮,就是那个床和那个垫子,有几段,包括伊能静的转变,有几个戏收关非常好。因为你是一个“糖葫芦”,一串一串下来的,一个一个,你这个独立的个体每一段做得那么漂亮的话,这个喜剧就很不容易了。但是我觉得我们要做喜剧片,就得学好莱坞,把商业元素做到家。而好莱坞所有的商业元素都是和大众文化心理的脉络扣在一起的,你跟年轻人的脉络扣对了,就成功一大半了。我觉得难得喜剧做到这么轻松,没有太多的附累,也没有太多的敏感区,也规避了很多问题,我相信这个片子在三、四部大片以后会不会再起一个高潮,甩掉大的“包袱”,我觉得这个不是一、两天探索出来的,从三毛、王先生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我得为张建亚高兴,希望这个电影能打开一个春节档的新的局面。“

  对于影片的故事内核,赵葆华先生特别表示了赞赏,“这片子给我带来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现在很多片子都是有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效果,宣传雷声大,审美效果雨点小。而这个影片不是,正好调过来,它没有大肆宣传,让我一个理性的影评人、写作人看了之后,特别有认同感。另外我特别赞赏这个作品的电影形态,它非常独特,所谓电影形态独特,就是复合型的结构。框架故事虚拟假定性,一个男人按10个数字,来10个女人,虚拟假定性,就带有现代都市寓言的味道,本身不宜被观众认同,会排斥。可是它的内涵故事就是徐朗和他身边女人的精神状态、生存状态,充满了生活质感,又充满真诚,它们使这个影片整体的公信力大大提升,即让观众认同这部片子,同时也使这部片子具有了一种温和、善良的劝喻,类似就像明代冯梦龙的小说。这个影片即有娱乐性,又有文化品格,因为他是有真诚的劝喻,有一种生活哲理,有文学意味。从这点来说,知识分子可以看含义,广大的世俗社会可以看笑声,我觉得这个影片发散效果是很多,我预计这个影片会很火,绝对会比《疯狂的石头》还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13,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