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角七号》那么好吗?舆论评价超过自身价值(6)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14:22  新民周刊

  台湾电影的成本一般在2000万新台币左右,但《海角七号》最初确定时的制作成本就达到了4000万(后来因为超支变成了5000万)。“要吸引观众进戏院,那你卖的产品就要像样,该怎样就怎样,不要拿没钱当借口。你明明是3000万到5000万的制作,宁要做成2000万的,那电影里就处处都是妥协。最后的电影里看不到美术,看不到摄影,看不到演员,看不到场面,那观众为什么还要花钱去看呢?因为制作费的关系没办法把故事说得很好,到最后比的是谁能用最少的钱拍出电影,而不是谁拍出了一部好电影。”这样的魏德圣,曾经被称为“傻子导演”,现在大家夸他是“大胆的冒险实践家”。

  魏德圣很喜欢《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这部电影,电影用“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了怀揣电影梦的台湾年轻人在“找钱”时是如何碰壁的。“我就是那个样子的,电影人的感受会比较强烈,拍出了我们的生活。电影里,你们在大笑的时候,我们会有点辛酸;你们有点难过的时候,我们会有点反省。”10月9日,魏德圣特地开了23桌宴席庆功,他流着泪说,去年12月积欠的工作人员薪水将加倍奉还,并将发出总金额600万元奖金。

  魏德圣说他很幸运,曾经经历过上一个美好年代的末期,“至少我曾经看过一群虽然上了年纪但对于自己的创作不妥协的人和他们的那种精神。我在杨德昌那边看到的不妥协,比我现在的不妥协要强烈100倍。比如我们都缺钱,我没钱可是只要撑两个月就撑过去了,他没钱但他要撑8个月,因为他那部电影要拍8个月,他第一个月时就没钱了。那种痛苦,一般人很难理解的,没有钱还要坚持,没有钱还要拍得很好。”

  如今的魏德圣急着想要安静下来,好好想想下一部戏《赛德克巴莱》。2004年魏德圣自筹200万新台币拍摄了《赛德克巴莱》的5分钟样片,几年来一直在为筹措全片的大投资而四处奔波。《海角七号》的成功让他如愿以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电影《海角七号》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