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剪影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标志性的建筑古迹,我仰慕以久,我希望把自己第一次接触中国的印象留在那里。”这是英国人丹尼·博伊尔,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导演,来到北京,一下飞机就迫不及待地提出想去天安门游览时说的。
天安门作为成为当代中国最著名的标志,驰名世界。而在中国人心中,天安门更具有特殊的分量,成为中华民族内聚的……“到北京看天安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然天生的梦想。
《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曲,热烈欢快,深情舒展,在中国是妇孺皆知。词作者金果临当时是五年级的小学生,曲作者金月苓是19岁的学徒工,碰巧的是他们两人谁也没有亲眼见过天安门,金果临是在多年以后度蜜月的时候才见到天安门,金月苓也是在作曲后的第二年来到天安门,他们是完全凭着对天安门及伟大领袖的热爱和憧憬创作出来的。1970年,这首歌曲发表后,传唱到大江南北,又被译成英、法、俄、日等23种文字,蜚声海外。1979年1月29日晚,美国总统卡特陪同访美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观看文体表演,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大约200名美国小学生用中文合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把晚会推向高潮,也使邓小平不禁为之动情。
“天安门广场多么壮丽,长安大街贯东西,清风徐来吹人爽,东方微微露晨曦,在金水桥前人如潮,国际友人、港台同胞、民族兄弟,还有那工人、农民、学生、干部、战士、职员、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这是快板《天安门广场看升旗》里的几句,这里说的人们不仅是来看升国旗,他们还共同谱写了“我爱北京天安门”这只乐曲。
雷锋,在天安门前有两张照片,是1958年他支援鞍钢建设途经北京时的留影。一张是左手提苇编提篮站立在天安门前,生活气息浓厚;另一张是骑在摩托车上,在广场上奔驰,尽显出英雄本色,也些许透露出英雄跟时尚的关联。
老布什夫妇由于在天安门前的照片,使老布什获得“自行车大使”的雅号。这是1974-1975年老布什在北京出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时,夫妇两人骑着自行车在天安门的合影。他们穿着随意,神情愉悦,还带着点入乡随俗的味道。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佳节之际,以本间雅子为团长的日本“四野回想会”会员一行8人荣幸接到中国对外友协的邀请,组成第5次回娘家代表团,回到了第二故乡—中国。此次访华团全体成员均于1946年3月至6月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解放战争结束后,先后回到了日本。他们无不为能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同中国人民一道共同流血流汗而感到自豪。本间雅子站在天安门东观礼台,她胸前的4枚勋章格外耀眼,她耳边回响着声声赞誉,而此刻她想到的是,“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和我们一同流血流汗的战士们,今天尚有几人和我们同在天安门呢?他们定会和我们心情一样,泪盈泣咽”。
为了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香港电影人拍摄了影片《老港正传》,主人公老左是个电影放映员,一辈子的梦想是能看看天安门,但始终未能成行。2007年6月,监制、导演偕主演黄秋生和其他三位主创,精神抖擞地来到天安门前留影,为老左圆梦,为好人圆好梦。
今天,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他们使国旗每天与太阳同升同落,伟大祖国与日月同辉。他们每天升起的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是天安门广场最亲近的人。
九州一楼
——建筑学拾遗
天安门是中国古代城门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天安门城楼整个建筑面积有两千多平方米,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建于巨大条石砌成的须弥座式城台,须弥座高1.59米,砖台高13米,用一色42公斤的大砖砌成,砖间灌注糯米石灰汁,建成后异常坚固。成行排列的柱子多达六十多根。《大清会典》说其“雕扉三十六”,是指每间都有四扇油饰红色的凌花窗门下都是雕花裙板,四周有汉白玉栏杆,望柱上有莲瓣瓜头,柱身柱间的栏板为荷瓶雕刻。同时,还有整齐犹如龙爪菊的斗拱,梁柱上有华丽的缠枝莲和宝珠吉祥的草形绘。暗檐处则用青、蓝、绿等冷色与鲜艳的红柱、红墙相映衬。地面金砖铺成;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楼,有黄色琉璃瓦。36扇朱红菱花门扉;贴金的“双龙合玺”彩锦,团龙图案的天花藻井,使整个大殿庄严雄伟,金碧辉煌。殿内由一个450公斤八角宫灯和16个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宫灯组成的众星捧月图案。城楼上共有5个券形门洞,大小不一,中间那个最高最宽,高8.82米,宽5.25米,为封建皇帝通行的专用门洞。券门洞装有2扇朱红大门,门上饰有金钉99个和金包龙头铺首。
天安门城楼上,东西两边各有三间黄瓦红墙、红窗子的小房间,它原是守护天安门城楼的护军的住舍。城楼上的守军将士,负有瞪望和守护天安门城楼的任务。天安门的城台由汉白玉的须弥座和砖台组成。清末天安门架起七座汉白玉桥,一般称为金水桥。桥面略拱,桥身如虹,构成绮丽的曲线美。在王朝帝国时代,中间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龙柱头的桥面,只许皇帝一人通过,叫“御路桥”;左右两座雕有荷花柱头的桥面,只许亲王通过,叫“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叫“品级桥”;最靠边的普通浮雕石桥,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兵了走的,叫“公生桥”。
巍峨五百年
——天安门史话
北京,唐为幽州,辽为燕京,金代为中都城,元代改为大都,明、清称北京。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先后有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八个朝代以北京为都城。各个朝代在北京大兴土木,建造了各具特色的古建筑。最早对天安门建筑有间接影响的是元代的元大都。
元中统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部)。公元1264年元世祖诏令以燕京作为中都,至元九年改中都为大都。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兴建,到128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年之久。元大都放弃了金代以前的都城旧址(今北京城西南部的莲花池以东一带),使北京城搬了一次家。这是一个很规整的城市,略呈长方形的大都城,南墙位置在今长安街南侧,北墙在今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的北三环路附近。现在那里还存有断断续续的土丘,被称为土城子,就是元大都最早的北城墙。大都城从里至外分别是宫城、皇城和大城。大城周长60华里,有11个门。南面三门:正中为丽正门(今正阳门),东为文明门,西为顺承门;东面自南而北是齐化门、崇仁门、光熙门;西边自南而北依次是平则门、和义门、肃清门;北面只有两座城门,东为安贞门、西为德胜门。皇城的南门叫灵星门,在今午门一带。灵星门与丽正门之间有一“T”形宫廷广场,后来明清两代的宫廷广场基本沿用其旧址,并在中间建造了天安门。元大都城墙四隅均有角楼,城外设有墩台,城内宫殿在前,坊市在后,50个街坊星罗棋布。当时,有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来到中国,看到“大汗之城”元大都那富丽堂皇的宫殿和景色优美的花圃后,大为赞叹道:“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我们竟是不能描写她了。”他后来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因有大都城的记述,而使这座古城得以传播,名扬世界。元朝虽未建造天安门,但它另择新址的建筑格局以及元故宫、宫廷广场的定位,却使明代始建天安门具有了可行性。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元朝统治被推翻,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同时,明大将徐达统率军队攻克元大都,更名为北平。此时,明朝统治者对元大都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尤其是将元大都的精华——元故宫尽行拆除,以消除前王朝的“王气”,致使当年金铺朱户、丹楹藻绘、辉煌至极的元宫城荡然无存。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其孙建文帝继位。这时,在明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北平,夺得皇位,登上皇帝的宝座,从燕王变成了明成祖,并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将北平改称北京,暂称“行在”(皇帝在外时的行都)。
明成祖朱棣就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决定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他的“龙兴之地”北京。他之所以要迁都北京,主要原因是由于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关口不下百十”,“会通漕运便利,天津通海运”的优越地理位置。此外还在于为了控制北方和东北地区,以维护全国的安定。于是,在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便分遣大臣赴各地督民采木,烧造砖瓦,并征发各地工匠、军士、民工,开始了营造北京的筹备工程。永乐十五年(1417年),大规模营建北京的工程正式开始,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方告完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颁诏正式迁都北京。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基础上,吸取历代都城规划的优点,又参照南京规制营建而成。“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实际上,北京新建的宫殿比南京的更加壮丽。它外城包着内城南面,内城裹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全城形成一“凸”字形。内城基本亡取元大都旧址,明初北墙向南移五里,至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后又将南城墙向前推移到今正阳门一线。内城有九门,正南为正阳门(即元代丽正门);皇城在内城中央,共有六门:东有东安,西为西安,北为北安,广场南侧为大明门,承天门左为长安左门,右为长安右门。宫城又称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共有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由于南城墙向南拓展,皇城与紫禁城也依次南移,皇城南移到今天所见的位置即长安街北侧。皇城的中门,根据明南京城的名称改称承天门(今天安门),承天门内仿照南京城布局建造端门。宫城南移到现在紫禁城的位置,正门由元代的灵星门改称午门。在营建紫禁城的同时,又利用午门前方的中心御道左右两侧,按“左祖右社”规制建造了太庙和社稷坛两组严格对称的建筑群。此外,在承天门(清代改称天安门)前开辟一个“T”字形的宫廷广场,广场东、西、南三面都修筑了宫墙,使广场封闭起来,并在东、西两翼和南端凸出的一面,各开一门即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和正南方的大明门(清代改称大清门)。
承天门属皇城中的重要建筑。承天门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时,只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承天之门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为尊。
明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毁,当时没能立即恢复,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这次重建,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此后,明代180年间虽有修建,但都未作较大变动。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又毁于战火。清/顷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并更名承天门为“天安门”。后来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1952年的两次大规模修缮,1970年的重修,基本保持了顺治时改建的形制。1970年重修后的天安门比原来的天安门高了83厘米,通高为34.7米(原高为33.8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