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二 强强联合
利:共赢做大
除了类型上的更为丰富,各大电影公司,更懂得联合做大,共赢的法则,这个在投资巨大的电影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如有16家出品方的《赤壁》(《赤壁下》为15家)、10家出品方的《十月围城》均是其中代表,如此做法不仅可以分摊风险、同时亦能借助各大公司的长处来做到利益最大化。
此类情形在2010年还将继续上演,如《新少林寺》(中影、英皇、华谊、保利博纳和少林寺等联合出品),《一代宗师》(银都机构、保利博纳、泽东和上影联合出品)和《让子弹飞》(英皇、不亦乐乎和江苏广电)等均是其中代表。如果说这些是华语影业的内部联合,那么同样也有与外部如好莱坞巨头们的联合。这其中华谊兄弟表现则较为显眼,当年在《大腕》、《功夫》等片与哥伦比亚的合作,以及在《功夫之王》时牵手狮门,而即将上映的华谊新片《全城热恋》则是其于二十世纪福斯(《阿凡达》的出品方)的一次合作,此外还有与迪斯尼合作的“中国版的《歌舞青春》”都可见华谊兄弟在这方面的努力。而作为国字号的中影则有与哥伦比亚联合出品的《功夫梦》(成龙、贾登斯密斯主演)……据悉,保利博纳也将牵手某好莱坞巨头开拍一古装题材之作。
弊:有令难行
可见,面对好莱坞的来势汹汹,华语影业不仅在作品上下功夫,同样在资源上也是展开更为灵活、多样的形式。而这在香港电影上也有过类似情形,如六七十年代邵氏与日本影业(东宝、大映等)的合作推出的《杨贵妃》等,还有邵氏出击好莱坞的《银翼杀手》,以及嘉禾和华纳的《龙争虎斗》等作品,但是也多是偶尔为之,真正成功者也不多见。因为对于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电影公司而言,只有永远的利益,在一起是因为利益,分开了亦是因为利益。因此对于很多看似紧密的合作,实则是貌合神离,各怀鬼胎,真正执行的远远没有说的好,也即是“有令难行”。
此外,真正的联合也并非简单的“1+1=2”这样的数量累积,而是应该在联合的过程中去学习和吸纳对方的长项,来补充自己的弱项,这尤其表现在与好莱坞巨头们的合作上,不妨借鉴上世纪80年代初,新艺城、徐克们在引进好莱坞技术上对港产片的升级,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诚哉斯言,当年在完全自由的香港电影市场,西片完全不低港片的风头便是一个明证。此外,我们不仅要学习好莱坞们在电影制作上的优势和行政管理上的制度,如何长久和持久,同时也要借鉴他们在市场上的判断力。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