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姜文授课:如何让电影飞起来
俗话说,文如其人。姜文的电影与他本人也是一个气场:有霸气,让人紧张;有豪气,让人敬仰;有才气,让人钦佩。在他的口中,说的都是电影,在他的眼里,什么都可以是电影,他注定为电影而生。
姜文回答问题,喜欢说“很简单”——在他眼中任何事情似乎都有直截了当的答案,包括如何写剧本如何做导演。像这次与之聊天,稍微整理可能便是一本“电影制作手册”。
在观众看来,姜文是一位能让电影飞起来的华语导演,其作品充满了魔力,与众不同。难得他畅谈电影心得,必须一一记录,原汁原味与诸影迷同好共享。
【壹】
剧本VS台词——抄网络用语没出息,不干那便宜活
1992年,姜文有了做导演的念头,他打算改编王朔的《动物凶猛》,但由于王朔刚刚写了大量小说和电视剧本,自觉写作能力陷于瘫痪,便拒绝做编剧,他说:“我尤其痛恨给有追求的导演做编剧,惨痛经历不堪回首。我无法帮助姜文把小说变为一个电影的思路。那些东西只能产生于他的头脑。”
93年,姜文从美国拍完《北京人在纽约》回来,开始写剧本,名字改了,叫《阳光灿烂的日子》。王朔看了之后不禁感叹:“剧本写了几个月,拿出来时比小说还长,大概七万多字。我学习了一下,知道电影剧本怎么写了。可叹我混了这么些年,确实有些时候是欺世盗名。”
姜文这十几年就导了4部电影,都改编自小说。新片改编自《夜谭十记》里的“盗官记”,但如果你看过原小说,你不会认为能出来一个《让子弹飞》,这是姜文神奇的地方,说“化腐朽为神奇”,或许不恰当,但“别开生面”却是实情。《让子弹飞》首映礼上,众演员接连不断蹦出戏中金句台词,令观众捧腹大笑,已经佐证姜文电影对白的“又高又硬”,亦因如此,姜文的电影保质期很长……
写剧本,我经常这样跟编剧们讨论,我说剧本的样子,要像马致远的《天净沙》,不用写那么多连接词和形容词,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有的版本还写成“小桥流水平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你把元素都摆出来,就出意境了,感觉就像没拿泥砌过的时候,非常有质感。这是对剧本的要求。
对台词,你看我们编剧组,述平、朱苏进都是作家,50后60后70后,80后都有,包括我,这哥几个会很不屑网络流行用语这些东西,抄网络用语太没出息了。咱不能干这便宜活,没意思。为什么大家说我的电影的笑保质期最长,说有些乐明年就不乐了?因为我的影片不是一个时尚流行语带来的笑声。你比如说葛优,他演过许多喜剧,说一个时尚流行语大家也会笑。但《让子弹飞》里边不是,而是建立在他性格里的笑声。
我反复跟他们讲一个故事,一个最简单的故事:两个聋子,隔条河,两个老头,他看见他了,他也看见他了,肩膀上都扛着一个杆子,俩人不愿意别人觉得自己是聋子,其中一个冲着对方喊了一句:怎么着钓鱼去? 另一个没听着,看见嘴动,不能让对方觉得我聋,就回答一句:不是,我钓鱼去!那哥们也没听见,也赶紧接话:嗨,我还以为你钓鱼去呢……
这有意思吧?啥都没有,就一个哥们喊钓鱼去,这心理就一下子出来,你会乐,五百年后也会乐,因为这词虽然简单,就钓鱼,但最后两个人的心理你看得清清楚楚,这是我推崇的台词。
【贰】
拍摄VS剪辑——我不希望大家看电影分神
近期,网络有一个新词很受媒体欢迎——“没尿点”。意思是姜文的《让子弹飞》好看得让人根本没有时间上厕所。所谓“有笑点,没尿点”是也。看姜文电影过瘾正因为他的作品节奏快、信息量足、充满了快感,以至于大家看了一遍还觉得不够,渴望再看一遍。
姜文说:“我觉得好的电影,比如说《教父》、《电影往事》、贝托鲁奇那些电影,还有昆汀这小子戏剧性弄得也非常好,这些戏其实也没尿点,你不知道他使什么坏,你没法看半截走,他那些戏你想不到底下往哪里拐。好片子是这样的吧。”而在姜文眼中,之所以能达到这个效果,所依仗的便是拍摄和剪辑技巧。
其实我的片子都有这种特点。我记得我爸爸去看我刚剪完的《鬼子来了》,他没吃饭,端着一碗面,想一边看一边把面吃了,结果看完2个半小时那面没吃。当然,我爸看我,可能有些夸张。前几天有一个院线经理刘歌,他说他拿瓶矿泉水进去,开始是凉的,喝两口,一直到看完,水变热了就没来得及再拧开,我觉得他这也证实了我爸当时的情况。我希望是这样的,我不希望大家看电影分神,我希望大家全神贯注,不就2小时嘛。我也喜欢看这样的电影。
我拍片子喜欢瞄准目标来拍,别说《革命往事》,我连我自己的片子都想不起来。“鸿门宴”那场戏。我每次都挂一千尺胶片,3个机器同时拍,3千尺同时转,为此专门做了个圆轨,3个机器摆上面,而且得同步,每个机器转动起来的时候需要人推,还有人操机,还有人管焦点,一个机器起码得有5个人。这15个人走起来得同步,而且还不能出声,光他们就得排练。
《让子弹飞》拍了4个月,剪了6个月,其实是正常的,我每个片子都没有少于六个月的活,80万尺胶片,一天得剪多少?不可能太快。
我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当时在日本做的后期,许多内地导演、台湾导演都在那,看完之后,说你这片子比香港动作片节奏都快,当时就接近3000多个镜头。后来《鬼子来了》也是3000多镜头,其实《太阳照常升起》也3、4千个镜头。
我觉得是这样,如果电影放弃了剪接环节,会很松散,将不成为电影。因为话剧是通过很长时间的排练,大家对那个节奏有了一定的掌握——排练过程已经等于剪辑好了。而电影是一次性排练,有的还没时间排练,上来就得预备开始,你顶多也就十条八条的吧,这里面很难找到真正的可靠的节奏,再好的演员你也不能说一条给你拿下来,纹丝不动。都得在剪辑过程中把它调整,甚至重新调配,才能形成叫电影的这个东西。
我已经算好的了,还经常给演员排练一下,然后用很长的镜头去拍他们,让他们找到某种感觉,但你毕竟时间有限。说到底电影是很糙的一个活,你如果没有剪辑技术会出卖演员的很多东西。
剪辑这活挺苦的,起码得热爱,有兴趣,否则……我经常看到全跑了就剩我和操机员在那。确实是挺磨性格的一件事。我从小就好玩魔方,这东西对我是一个兴趣培养。
【叁】
风格VS戏剧——我喜欢饱满来劲的电影
姜文回忆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时候,参加文艺表演,他几个同学一出场,观众席凳子倒了一片,都是笑倒的。在姜文看来,让观众笑,对于他这种学戏剧的人来说并不是难事,戏剧的学习对他做导演至关重要。而他也一直把在中央戏剧学院几年的锤炼当成他后来成功的一大基础。
姜文感谢那些生活,他觉得自己的电影“来源于生活,捕捉某种荒诞。”他说话口头禅颇多,“来劲”是其中一个,他喜欢来劲的电影,自己拍片自然也也喜欢来劲。幽默动人,却层剥人心,揭露人性,让人过目难忘,劲道十足。而这些都和生活脱离不了干系。
有人说我的电影饱满,热闹,幽默,我觉得他们说得对,呵呵,这么好听的话。我觉得事情是这样的。我妈妈是湖南过来的,我小时候在贵州长大,好吃这口辣的,所以这种刺激的食品会让你……不爱弄那么平淡的东西。我喜欢看的片子也都是比较来劲的,所以这东西对我是有一个影响吧,也就是饱满吧?要不我明天试一个单薄的?呵呵,清汤寡水的?我觉得那个容易,这倒提醒我了。
《让子弹飞》背景选择在北洋时期,是因为北洋时期秩序繁杂,所以戏剧性比较强,所谓军阀混战华洋混杂,各种传奇故事容易产生。我是学戏剧的,你看莎士比亚的戏,节奏也很快,也没尿点。除非你拍得特别长,撑着拍五个小时。讲究货真价实,信息量在这了,没有废话。我们这些学戏剧的人转过来拍电影,就很容易不屑那些没学过戏剧的导演,那种无聊的堆砌,假装说电影语言,其实什么呀,就是没东西而已,不知道往里面搁什么。
戏中老汤(葛优)想知道刘嘉玲是不是跟我睡了,还不好意思说,因为钱是人家出的,表面他是县长,其实他什么都不是,他就一骗子。他就拿着那股劲,趁着我喝醉了,过来对刘嘉玲说“听说你睡觉了?”当然他问的不是睡觉的事,刘嘉玲说“我他妈哪天不睡觉……”你听着就可笑,其实这就是学戏剧带来的好处,你就是通过台词把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观众眼前,你会觉得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