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王的盛宴》两部电影将在29日同一天上映。陆川[微博]遇到冯小刚[微博],是必死无疑,还是山人自有妙计?昨日《王的盛宴》举行了盛大的首映庆典和新闻发布会,陆川、刘烨[微博]、张震[微博]、吴彦祖[微博]等全部主创均到场。首映式前,由于媒体刚刚看完电影,因此发布会变成了一场关于该片的解释大会,对于笑场、舞台化等尖锐问题,陆川自信满满地说:我们都不会失败!
台词、舞台化、文艺腔?
新的尝试 成功与否市场见
在发布会上,记者最关注的莫过于该片的文艺片气质过浓,可能很难被一般观众接受,甚至也许会产生“看不懂”的情况,对此陆川似乎十分自信,他说:“这部电影是新的尝试,我想大家会说为什么我会拍这样的商业片,但我很相信观众,成功与否市场见吧。反正我之前的电影也很少失败,再加上我还年轻,年轻本来就没有失败。”《王的盛宴》与冯小刚的《一九四二》同天上映,陆川似乎没有什么压力,他颇有些高调地说:“我很尊敬冯小刚导演,《一九四二》是他的良心之作,但我有诚意。我们一老一小在这个档期撞上挺好,共同做热这个市场嘛。我们之间也不存在竞争,因为我们都不会失败。”《王的盛宴》中几大型男除了吴彦祖的造型外,其他都不好看,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刘烨笑说:“陆川对我们的长相都羡慕嫉妒恨。”由于几位在聊到这个话题时陆川并没有在现场,刘烨说:“我们一般都是背后这么说,如果川儿在,我们就会告诉他,我们这是为艺术牺牲。”
“刘邦”刘烨苦熬8个月
不知“韩信点兵”典故
首映礼上,刘烨吴彦祖张震三大帅哥亮相,引起场上粉丝疯狂。吐槽起来,刘烨自称自己拍这部戏最辛苦,在浙江象山呆了8个月,每天都要和陆川讨论剧本,陆川更爆料,每天早上去喊刘烨出来拍戏,刘烨辛苦到哭鼻子。主持人于是安排了一个历史知识问答环节,没想到第一个成语接龙,韩信点兵,下一句“多多益善”就把刘烨给难倒了,尴尬表示这个问题应该由演韩信的张震来回答。至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谁采用的战术?刘邦、项羽还是韩信?刘烨表示应该是自己饰演的刘邦,再度犯错,吴彦祖和张震则都选择了正确答案韩信。最后一题,面对“至今思项羽”,下一句是啥?刘烨也愣在现场,还紧张启动“求助环节”,粉丝也急了,大声喊道:“不肯过江东!”遗憾现场声音嘈杂,刘烨又听不清,重复都重复错了!不过,主持人的表现似乎也不怎么样,经纬和黄子佼[微博]也把“鸿鹄歌”念成了“鸿浩歌”。——看来,这段文化考试部分的录影肯定都要被掐掉了。
扬子晚报特派记者 马彧 北京报道
《鸿门宴》:原来是一个饭团引发的血案
首映式前,《王的盛宴》提前在媒体前亮相,期待看到帅哥组团征战沙场,霸王别姬浪漫壮烈,英雄建功立业豪情万丈等等类似情怀范儿的观众都失落了。在《王的盛宴》中,帅哥变得丑而脏,虞姬只有三场戏,一句台词也没有。“项羽”吴彦祖的戏份也不多,有记者数了下:共五场戏!倒是“吕后”秦岚[微博]贯穿始终,让人不免怀疑陆川导演的用意,“让我想到《白鹿原》中的张雨绮[微博]。”一位记者开玩笑说。
《王的盛宴》更像是一部文艺片,靠旁白拉动情节,靠音乐拉动气氛,不重场面,不讲故事,把重心放在读解人物内心上,通过自我分析、回忆、镜头切换,陆川借刘邦、借萧何讲出了他的“历史观”,用“欲望”角度重新解读了刘邦其人,也解读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男人。
电影以刘邦的独白始,以他的独白终,这个刘邦大部分时间,都躺在病榻上,穿着破旧睡衣,做着噩梦,心里想着两个敌人,项羽和韩信。《王的盛宴》重点在探讨欲望,刘邦独白中承认,是秦王宫打开了他潜在心底的欲望。而他以己度人,认为韩信必然也有此欲望,因此,韩信弃项羽而归自己,必然有所求。病榻之上,刘邦辗转反侧,冲着萧何张良道:韩信,他的历史,不清白。
“这电影连基本的故事都没有,让人看什么?”“陆川到底要讲什么?”“电影就像是一个个MV片段组合!”看完电影记者们纷纷吐槽。但欣赏的记者也不少,有记者认为陆川并不是不会讲故事,而是不屑于讲故事,“《鸿门宴》的故事谁不知道?再演一遍有什么意思?陆川这样拍,我觉得很有新意。”
当然,《王的盛宴》也并非没有故事,只是直到韩信一步步走向长乐宫赴死时的回忆中,答案才真正揭晓,原来大家都还是“屌丝”时,路边饥饿的韩信得到刘邦一个饭团相助,刘邦回眸温暖的一笑,韩信也报以灿烂笑容。正是这个饭团,使得韩信鸿门宴时暗助刘邦,也使得韩信决定为刘邦打天下。只是可惜得了天下的刘邦未能理解单纯的韩信,才导致“诛杀韩信”的悲剧。有记者总结:原来这个饭团,才是陆川心中的历史真相!
陆川的“创新”不止于此,而《王的盛宴》台词犀利,绝对是一大亮点。刘邦满嘴脏话,台词很现代没有之乎者也之类,部分台词更引发笑场,秦王子婴被抓时高喊“要把统一天下的理想传下去”。但金句也有,比如刘邦评价项羽:“贵族只能看到自己的光芒,看不到别人心中的欲望”;还有刘邦总结自己一生的,“有人说我的一生是从鸿门宴开始的,其实,我的一生都是鸿门宴”,也算到位。此外,像“本故事改编自司马迁之《史记》”这样的片头,也很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