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
河南商报记者历时半年,行走3000里,重走那条连着一个民族血脉的逃荒路。搜集第一手的历史细节,探访几经变迁的历史现场,感受亲历者的苦难记忆,以及在逆境中成长的生命力。河南商报纪实版《1942饥饿中国》将由中华书局出版,看刘震云小说,观冯小刚[微博]电影,读河南商报报道,立体还原历史。
河南商报记者 陈和生
今日零点,冯小刚从影以来最具野心的电影《一九四二》在内地公映。从之前的试映会来看,媒体比较认同《一九四二》是冯小刚电影中最值得瞩目的一部,震撼的力量“直戳人心”。河南商报记者行走3000里写就的纪实版《1942饥饿中国》,也将由中华书局出版。
震撼故事
经过河南商报连续多天的报道,读者对《一九四二》的故事不会陌生了。
电影前半段有多条线索——刚刚踏上逃荒之路的河南灾民、奋力传播教义的牧师、试图在战争中得到西方帮助的蒋介石、在中国采访的美国记者白修德。到了后半段,大部分线索不见了,剩下的只有在无望中继续跋涉的灾民。这样的叙事结构颠覆了观众对电影的习惯性认知。
按照刘震云的说法,拍《一九四二》的立足点在于河南人面对死亡的态度,一种很特别的幽默感。在片中即便有一些看着想笑的对话,但是笑过之后留下来的是隐痛。比如说,地主家的女儿被选到妓院,终于脱离了无粮的绝境,第一晚给恩客洗脚时她俯不下身,笑眯眯地说:“我不是不愿意,我是吃太撑了。”
北京青年报评论员李星文认为,“《一九四二》是冯小刚的沉淀之作,张国立的绝色之作,徐帆的母性之作,张默的爆破之作,范伟[微博]的虐心之作,李雪健的忧愤之作,陈道明的枭雄之作,布劳迪的惊心之作。”他感慨,“过去的沉沦和苦难,如果不能转化为今天的警醒和自新,历史还会重来。在2012的冬天温故1942,冰凉入骨,温暖入怀。”
河南方言
《一九四二》的故事发生在河南,说的是当年河南人的逃荒经历。自然而然,河南方言成为《一九四二》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一九四二》在北京首映结束后,许多外地媒体界同行问:“演员们说的河南话地道不地道?”在冯小刚的评价中,张国立说的河南话最地道,他甚至夸赞张国立在语言方面有天赋。
对河南观众来说,《一九四二》中的河南方言带来的是亲近感,接地气儿。在此前的喜剧片《不是闹着玩的》和《就是闹着玩的》中,河南方言成为一个重要的看点。凡事都有两面性,外地观众抱怨说:“不是所有的河南话都能听得懂,有时候还得看字幕。”
名人评说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参加完《一九四二》试映会,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发微博。张泉灵说:“两个半小时,心在油里煎着,在大石头底压着,叫不出痛来。那几个笑点像是油锅里再淋进几滴热水。直到片尾曲响起,一滴眼泪从我眼眶里溢出。几分钟长的片尾字幕,没有掌声、没有交谈,一片静默。散时,大家轻轻鼓掌道别,平日里舌灿如花的影评人们也只有两个字的评价:很好。”
对于这样一部拷问灵魂、反思历史的电影,演员李冰冰[微博]感慨:“中国现在太需要这样一部电影了!!认识历史、认识民族、认识自己!”李冰冰认为,《一九四二》带来的震撼有一股“直戳心底”的力量。
文化名人马未都专门撰写博文《〈一九四二〉让人内心煎熬》,颇为动情地表示:“我原以为中国导演不喜读史也不具史观,拍不出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斯皮尔伯格的 《辛德勒的名单》这样具有历史凝重感的作品,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一个满身光环的人愣是褪去光环,闯入黑暗之中寻求,智勇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