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派导演报告》之分代说与少壮派

2012年12月16日21:26  新浪娱乐 微博

  “分代说”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在过去三十年的电影研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黄土地》的第一次亮相,有人以此撰文指出中国导演界的“师承关系”,遂成为分代的开端。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将郑正秋、张石川等中国电影早期筚路蓝缕的拓荒者作为第一代,第二代则包括了蔡楚生、郑君里、费穆、吴永刚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导演,水华、谢晋、谢铁骊、凌子风等建国后开始活跃的导演组成了第三代,而第四代则主要是六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谢飞、吴贻弓、张暖忻、黄健中、滕文骥、郑洞天等。第五代自不必说,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黄建新等人的名字响彻国际,他们随着市场化与产业化的推进纷纷朝商业片导演转型并最终成功地融入市场的洪流,享受资本与权利结合的快感,而在他们之后还有九十年代崭露头角的贾樟柯、张元、王小帅、路学长等人组成的第六代。

  第六代导演出现之后,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影坛无论在类型还是创作风格上都进入到了一个多元化的阶段,笼统的“分代说”已不再适合描述市场环境下年轻导演作品中的个性化诉求。虽然坊间仍有小部分人习惯性的把陆川、徐静蕾等人划入第七代的行列中来,但很显然,在这些新世纪后冒起的年轻导演的身上已经找不到统一的标识。他们的电影有的风格凸显,如丁晟的《硬汉》系列;有的游走在题材禁区的边缘,如高群书的警匪片;有的能够紧贴时代的步伐,把握观众的消费心理,如张一白近几年经营的《杜拉拉升职记》和《将爱》;还有的则已然凭借着一系列的成功经验打造出了自己独有的品牌效应,如陆川、宁浩这两个名字……当年简单的用“代沟”来划分导演群体的方法放在今天已经不太适用,正如王小帅所说的,当今中国电影消费文化当道,不可能再产生所谓的第七代。那么要如何来称呼这些中生代、新生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呢?我们想到了“少壮派”一词。

  “少壮派”是一个广而概之的说法。顾名思义,它是一个群体,是一种分类。本书界定的“少壮派”导演的标准包括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少”,他们大部分都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通常在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上大学,目前是四十多岁的壮年人。相比北京电影学院孕育出来的第五代、第六代,他们的背景更为复杂。他们都是在2000年之后投身电影圈,在商业电影领域取得成功却是最近四五年之内发生的事情,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他们肯定将成为中国影坛创作的主体力量。

  “少壮派”群体的另外一个条件是“壮”,在专业领域里面他们各有所长,比如宁浩擅长黑色幽默,尚敬擅长编段子,张一白擅长整体营销,滕华涛擅长把握观众心理,徐静蕾擅长寻找品牌资源……他们大多都有作品赢得过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票房,新戏的投资也都不低于3000万元(意味着票房超过一亿才能收回成本),但对有些未能严格达到这一标准却也极具潜质、作品曾在最近不同时期成为过“黑马”的导演,如李蔚然、乌尔善、杨树鹏等我们也都保持着关注。

  之所以要如此“功利”的看重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并以此作为检验“少壮派”导演的唯一标准,是因为他们的成绩对于目前内地的电影市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产电影如今每年六七百部的产量对应着几百位导演,为什么最终只有十二人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少壮派”?归根结底,在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不论是少年得志还是大器晚成,都还得靠成绩来说话才有分量。

  现在回过头来看,在2006年暑期档狠狠火了一把的《疯狂的石头》应该算得上是“少壮派”导演群体吹响的第一声“集结号”,虽然区区2300万元票房现在来看根本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成绩,即便放在当年也仅仅是勉强挤进了“年度国产片十强榜”的最末位,但在此之前,除了冯小刚一年一度的贺岁片,张艺谋、陈凯歌你来我往的“团体操表演”以及北上的香港导演们借合拍之名打造的国产大片之外,国产电影里几乎就再没出现过什么像样的商业片。那时候的张一白还在为那趟没能“开往春天的地铁”而苦恼,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样的电影;徐静蕾的“梦想照进现实”后收获更多的也是掌声,不是票房;陆川在可可西里带着一帮兄弟出生入死,拿了无数奖却赔了不少钱;而其他人此时要么是在靠拍电视剧糊口度日,如滕华涛、尚敬,要么就是在广告圈里忙着赚钱,如乌尔善、李蔚然、王岳伦、丁晟。在中国电影的“大萧条”时期,所有的投资人都勒紧了裤腰带,瞪大了眼睛,他们只认品牌、认名气,不会也不敢给年轻人太多的机会。据陆川回忆,他当年基本上每天拿着《寻枪》的剧本像邮递员一样去找各种各样的机会,但老板们却都很务实的告诉他,他们不投电影。

  中国电影的“冰河季”直到宁浩借助刘德华的“亚洲新星导计划”脱颖而出后才迎来了初融的迹象。当年香港导演吴思远评价《疯狂的石头》说:“它的意义只在于拍了一部真正的商业片。”而正是这部“真正的商业片”在赚了钱之后让很多彷徨中的年轻导演看到了希望,并且遏制了他们效仿贾樟柯、王小帅等人依靠拍文艺片走电影节路线的想法,比如王岳伦和李蔚然都坦言是在宁浩的启发下才找到了进入电影圈的捷径。2008年的暑期档,当观众们都在翘首以盼着另一块“石头”和另一个宁浩的出现时,王岳伦和他的《十全九美》应运而生,最终以5200万元的票房收入让他很快被套上了“宁浩第二”的标签,而包括陆川、张一白、徐静蕾、高群书在内的很多“少壮派”导演其实也都是在这个阶段迅速完成了从艺术到商业的华丽转型,《南京!南京!》、《风声》、《杜拉拉升职记》、《将爱情进行到底》等电影的票房纷纷迈过一亿、两亿大关,而此前在广告圈、电视剧界摸爬滚打的导演们也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前赴后继的投身电影,追逐他们埋藏在心底多年的梦想。

  虽然严格说来,“少壮派”最多也只是一个非正式的称谓,陆川、宁浩、张一白、徐静蕾等人之间固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也相对独立,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纲领、风格、诉求和美学观念,但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十分容易的找出那个共同点,就是对电影商业价值的重视。他们虽然因为不同的原因投身电影圈,或多或少也都带有一点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和老一辈的导演不同,他们身处中国电影适者生存的转型期,对电影的商业性自然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所以,且听“少壮派”诉诉做导演的苦处,聊聊对观众的态度,以及对现状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把握,也许从他们的言谈间我们就可以管窥到中国电影的一个未来。

(责编: 应声虫)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