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拍《南泥湾》称主旋律也有创新突破

2013年05月06日15:19  北京晚报

  “我拍了60多部电影,电视剧也拍了上千集,但是拍《南泥湾》这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我还是非常的如履薄冰,是带着崇敬和敬畏的心情去拍摄的。”

  在三里屯嘉禾院线“橙会所”的一个小放映间里,彭丹用这样一段开场白向坐在台下的十多名请来的嘉宾们介绍她的第一部故事长片《南泥湾》,这场“延安儿女联谊会”中来的嘉宾大多是当年“三五九旅”的后人,其中包括郭沫若的女儿郭庶英,郑天祥的儿子郑京生以及杨勇的儿子杨小平等。

  当天的彭丹头上包着粉色的头巾,黑色长靴搭配一条白色几何图案点缀的黑色紧身裙,40岁的她仍然保持着姣好的身材。最后,她在一个包间中坐了下来时,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坐姿端庄挺拔,依稀能感受到一个芭蕾舞演员的功底。

  主旋律电影也有创新和突破

  为拍摄《南泥湾》,她3年中去了4次南泥湾,采访了当年的老战士和当地的老百姓,跟他们在一起“同吃同住”。拍摄3个月中,因为距离驻地要4个小时,每天几乎只吃一顿饭,最冷的时候,有零下30度。除了担当本片的导演和主演,她还是出品人、制片人、剪辑和电影的编剧之一。

  《南泥湾》从今年的3月份开始公映,目前有些地方还没有下片,虽然片子还没有收回成本,但彭丹觉得,跟很多同类题材的电影相比,《南泥湾》的票房已经很不错了。

  算起来,彭丹的外公曾担任过解放初期遵义市的副市长,但她否认自己的红色背景。

  彭丹说,这部影片有3个特点,首先是全部实景拍摄,没有搭任何景,也没有去摄影棚拍;其次是首次在大银幕上展现了王震和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当年一些普通战士们生活、生产以及情感故事;最后,这样的一个宏大题材的故事,却采取了低角度、小人物的视点,“这跟过去的很多主旋律题材的电影是不一样的,是有创新和突破的。”

  “创新”和“突破”成为了当天彭丹跟记者聊天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对于主旋律的演绎,我想用一个崭新的视野,去反映那个年代,让现在的人觉得,这个年代离我们并不久远。赋予它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片中,她饰演一名“哑女”,一句话都不说,这也是影片的一个结构性的悬念。在一次去南昌大学的演讲中,有一位90后的女大学生告诉彭丹,自己非常喜欢其中的一场戏,就是片中的男主角自己做了一把木梳子送给彭丹饰演的苗子,这位女孩说,她的男友会请她吃大餐,买昂贵的礼物给她,也会说甜言蜜语,但是却很少有人会用心做一个礼物送给她。

  片中有一场接吻戏,最后男排长跟苗子说的不是以往常见的“有没有交党费”之类的套话,而是一句“能亲我一下吗?”“很朴实的几个字,甚至不是一个很完整的话,但是反映了一个鲜活年轻的生命,在弥留之际很纯真的要求。我觉得很人性。就像是现在,如果我们在面对一个英雄的时候,他跟我们女孩子说,你能亲我一下吗?我相信生活中我们绝大部分女性是不会拒绝的。”

  彭丹说,其实主旋律电影也可以拍很美好的爱情,“也可以很人性化,很时尚!时尚和爱党爱国不矛盾,与我们爱这个民族不矛盾,做时尚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拍那种搞笑的穿越剧。”她觉得,其实在那个年代,也有那个年代的时尚和追求理想。

  和本·阿弗莱克合演《B-29情缘》

  提起彭丹,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她曾经是一位“艳星”。上世纪九十年代,彭丹在香港被黄百鸣、王晶这些导演相中,饰演《邪杀》、《极度兽性》、《六魔女》中的香艳女郎,极受欢迎。在留学美国期间,曾经拒绝了《花花公子》杂志的天价封面拍摄邀约。在香港时期的彭丹也坚持没露点,这被有些媒体解读为她得以成功“洗红”成功的关键。

  1999年成为了彭丹“变脸”的一个转折点,此前的她,留给观众的是一个香艳妖娆的背影,周旋在那些豪门望族之间,她就像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满足了男性社会中对于女性的绮梦幻想;

  1999年,她突然变脸,从野性热烈的红玫瑰变成了圣洁的白玫瑰,在中影老总韩三平的力挺下,回到内地开始出演了第一步主旋律影片《开着火车上北京》,从此开始了将近15年的红色主旋律电影之路,其中出演的影视剧包括《张思德》、《黄埔军人》、《可爱的中国》、《浴血坚持》、《铁道游击队》、《最后的骑兵》等。

  从红到白,彭丹转换的毫不费力,中间几乎没有任何的过渡色,这一点,像极了女人善变的本性。

  但彭丹说,这一切都是源自于她在美国留学期间的思考,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她作为公派留学生,去美国世界排名第一的茱莉亚艺术学院留学,梅·斯特里普和马友友都是这里毕业的。美国的主旋律给她留下了太深的影响,“那种大美国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主旋律,像《阿甘正传》,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看?说明主旋律是完全可以拍的好看的。在国内,过去是众多的原因造成了主旋律电影拍的不太好看,比较生硬。”

  这15年来,除了偶尔在一些商业电影电视中演出外,彭丹的确出演了很多主旋律影片,“如果光是为了出名,谁会傻到坚持15年啊!”

  拍完《南泥湾》,彭丹的好运接踵而至,在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上,《B—29情缘》作为第一部推荐的合拍片出场,片方宣布,这部美方投资5000万美金,中方投资3000万美金,反映中国入缅远征军的战争大片将采用双导演的合拍方式,美方导演和男主角是刚刚凭着《逃离德黑兰》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本·阿弗莱克,而中方导演和女主角就是彭丹。下个星期她将飞去纽约看景,再去洛杉矶见美方导演,挑选美国的演员,5月底会到中国的桂林、昆明、腾冲取景。

  此外,彭丹下个月还要拍摄一部特技加动漫的电影《功夫宝贝》,已经看完了景,会在山西太原开拍。目前正在完善剧本。

  彭丹说,这两部片子都是片方的制片人在看了《南泥湾》后主动找到她的。

  这一次,善变的彭丹又如何上演变脸呢?

(责编: 应声虫)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