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磊[微博]:电影不是有了谁就能成,而是剧本、题材能不能成。不应该老是宣扬“以小博大”,没有拍过一部票房过五亿电影的导演就不是好导演,而应该是没有拍过一部被观众喜欢的电影的不是一个好导演。
何平[微博]:一部优秀的电影,无论是制片人还是导演,都需要有极大的热情,给观众讲好故事,剩下的元素是添砖加瓦。无论是投资人和导演最重要的是对喜爱的作品不放弃,这样才有机会去搏,背水一战,我们的前景就是我们梦想。
昨天上午,上海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之电影新浪潮第一场《潮流制片人·优质电影 中国制造》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举行。在主持人、著名导演何平的引领下,监制、出品人江志强,制片人李烈,制片人Philip Lee,星美传媒集团董事长覃宏与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中磊,就如何制造优质的华语电影,分享他们的观点、体会和经验。
论坛开场,何平就将本场的核心问题“如何制造优秀的华语电影”抛给五位制片人。几乎每一位嘉宾都认为,好的剧本加上导演对作品的热爱才能成就一部佳作。
“一部作品的成败,赔不赔钱,不应归吝于导演,老板也有责任。”作为《卧虎藏龙》、《英雄》、《寒战》、《北京遇上西雅图》等多部优秀华语片的幕后推手,江志强表示,投资取决于“剧本好不好,导演可不可信,会不会尽心尽力”。对于这点,《艋舺》、《翻滚吧!阿信》等片的制作人李烈也深表认同,“剧本绝对是一个电影里最重要的角色,没有好的剧本,导演再好、主创再好、演员再好,电影本身就有缺憾,缺乏竞争力。”李烈还指出这两天参与创投项目的感受,“昨天参加创投会时发现,年轻导演创作剧本时观念有偏差,他们先想到将卖座的元素结合,而非有多么想说这个故事,对于这部作品有多热爱。而这个方向对于刚起步的年轻导演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从《人再囧途之泰囧》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近期中低成本的电影在票房与口碑上的双赢备受业内人士关注,既然小投资就能赢得大票房,那么中国电影还需不需要大制作的电影?
对此,覃宏认为,中国电影应该是百花齐放。“对于中国电影、中国文化来说,需要大制作的电影,不管是大商业片、大文艺片,还是一些大制作的,包括技术上面的进步,推动我们追赶好莱坞,这是不可否认的。这些大的影片,包括华谊《十二生肖》,我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脊梁,我们不能丧失这种大片的制作,包括技术上面的追求,以及创意上面对于好莱坞的追求。”王中磊也表示,中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对行业有一定推动力,给予新导演、新演员机会,但中国电影需要丰富结构与市场,一种电影很难支撑这个行业,更重要的是,中国影片本身在国际上就是重要的语言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