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中国有着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也许因为如此,大家对于高考这回事也习以为常,但秦海璐认为,这部电影虽然并不反对科举制度,但希望引起思考——高考是不是人生中唯一一次机会呢?“但是对于这件事情到底怎么样,我们不去评论,只是把它呈现出来——这件事情对于当事者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青春这一派是什么,家庭这一派是什么,老师、学校这一派到底是什么东西。”
说到自己的青春,秦海璐直言对青春没有回忆。因为很小就离开家里独立生活,她并没有与父母对抗的叛逆期,反而是因此很早就知道自己是怎样的,要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比起那些可以在家里撒娇的孩子们,“无从评论遗憾和幸运,要说遗憾,可能是因为没有家里人宠爱,从小没有过过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带着长大的这种生活,可能是一种遗憾。但是可能我要比所有人都能够更快接受社会,更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平常心去面对它。如果说你在家里,得到家里的呵护、溺爱,但是你出来却有可能碰一鼻子灰。我觉得这个谈不上遗憾,大家都得失不同。”
片中的几个主要角色都是敢于做自己的90后,秦海璐认为,这才是影片的真正主题——“青春派”就是自然的一派,“其实就应该是这样,很多时候人会掩饰自己,比如跟家里隐瞒真实的自己,或者是说不想跟别人倾诉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有一种束缚感,不是‘自然派’。其实所谓《青春派》就是自然的一派,这个名字可以很俗来理解,也可以是很意味深长的意思。因为高考这样的一件事,家庭是变形的,老师是变形的,但只有孩子这一派是没有这种压力的,他们想保留的这一派,为什么没有以周强这样的孩子作为男主角,他是不自然的一派。”
即使主旋律片子,也有想表达的东西
新浪娱乐:现在青春题材电影很多,这部电影特别吸引你的元素是什么?
秦海璐:我跟刘杰认识十几年,他之前拍《透析》的时候也找过我,但是时间不行。这次他又找我,但这回的情况不太一样,其实是基于信任的理念吧,因为我跟他在电影创作上面的理念和标准其实是差不多的。第二,因为我也有一个编剧的能力在,能够对他有帮助。所以我的部分其实是最后的时候拍的,除了要加重砝码以外,每次撒老师的出现可能都会是一个重量的加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要承上启下把他之前拍的那些东西都串起来。因为他拍的可能跟剧本不太一样,在这种前提下才拍的这个片子,没有什么吸引不吸引的,就是朋友间的一个信任。我也很信任他,我相信即便是一个主旋律的片子,对于他来讲一定是会有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在里面。
新浪娱乐:这么说,你现在演戏其实对导演的信任是最重要的,角色反而无所谓?
秦海璐:我觉得其实不是对导演的信任,因为我也跟很多新导演合作,无信任而言。我觉得还是真诚最重要,你真诚地去拍电影的时候,拍出来的东西还是会不太一样的。我就是想知道这个导演真正想要表达什么东西,如果他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我比较关注的,例如对新导演,会给他一些方式方法,告诉他你怎么样可以表达到你要的这一层,包括用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去完成这样的一个动作。
新浪娱乐:剧本基本上是一个重新的创作吗?
秦海璐:对,每天来现场,我们就讨论前面拍了什么,现在要拍什么,演员要怎么演。
反思科举制度,高考是否唯一出路
新浪娱乐:这几个新人的演出特别出色,你们下了很多功夫吗?
秦海璐:有关系吧。但是很重要的是导演见了那么多孩子,他找到了合适的。原来我也说过,演员再能演也不如合适的。演员没有万能的,一定会有他非常合适的角色。他找了几个最合适的孩子,我们其实做的工作就是在拍的时候,当他们呈现不了最好的状态时,我们用一些方式方法来帮助。所以,可能相对来讲,我们做的工作,肯定没有因为合适多。
新浪娱乐:剧本一开始就有主旋律的底子在,而且你又要演老师,感觉是一个很正的角色,当初演这个角色的时候是怎么考虑?
秦海璐:导演之前有给我看过视频,高三老师,很凶悍的那种,比我现在呈现的凶悍多了。我大概明白导演是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因为学生和老师是两个对立面,家庭是一个辅助的面,等于是三面。
因为中国有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大家也习以为常觉得(高考)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当然我们也不排斥这个东西,可是问题是说,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把它当成人一生当中唯一的一次命运转折?我觉得其实没有那么至关重要。就拿科举制度来讲,高考真的可以改变像片中周强这样的孩子,通过他的努力学习,从农村到城市读大学,这样确实是公平的。可是对男主角来讲,他是个天才,16岁就升高三,跳级上来的。可是因为高考失败,他这辈子就完了吗?我觉得也不尽然。但是对于这件事情到底怎么样,我们不去评论,只是把它呈现出来——这件事情对于当事者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青春这一派是什么,家庭这一派是什么,老师、学校这一派到底是什么东西。
新浪娱乐:有时候电影可能并不会给出一个判断或态度,但一些小疯狂小叛逆却是无伤大雅吧?
秦海璐:因为我们首先并没有反对科举制度,这是非常明确的。例如影片中周强这样的孩子确实通过这种形式,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但是不是唯一的一次机会呢?比如我们往后说,如果拍《青春派2》,周强毕业以后真的可以飞黄腾达吗?可以当官、当老板,还是当某一个领域的佼佼者,未见得。很多人读了大学找不到工作,读了研究生也在家待业,那又说明什么呢?
《青春派》记录当下,90后无所畏惧
新浪娱乐:今年国产青春题材的片子很多,之前例如有观众看完《致青春》感触,青春过去了好像人就没有价值了;《中国合伙人》则引发了对于成功学的讨论;到了《小时代》,则是里面物质崇拜的质疑。那你们这次有希望带给年轻人一些什么信息吗?
秦海璐:其实对于《青春派》来讲,更大限度表达了大多数青春孩子的现状,因为对于物质崇拜那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基础,在中国来讲其实还不是绝大多数。当然那是很多人向往的一种生活,因为没有人不想过好日子。对于《致青春》,那是大家对青春的一种怀念,就好象说我身边的这些人,看完这个片子之后,觉得当时确实老师都是这样,但是现在对于他们来讲,他们并没有记得老师当时对他们有多么的严厉,而是记得同学之间的情谊,大家一起拼搏的日子,很怀念,是一个很温馨的画面,而并没有说记得当时考不上大学这辈子就完了,那是一个怀念。而《青春派》就是记录了当下这一时期的孩子,现在所谓的90后,他们的无所谓,他们对很多事情的无所谓,其实他们没有什么畏惧的东西。
新浪娱乐:他们不畏惧高考?
秦海璐:我觉得他们不畏惧高考。
新浪娱乐:你跟他们沟通过吗?
秦海璐:记者会的时候这些孩子也说,不就是考试呗,他们觉得没什么。很多90后现在对工作也是这样,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了,可能自我的东西会更多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的青春片特别多,我觉得是因为在这之前,可能很多方方面面的人都已经感受到了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定格中年轻的、青春的概念已经有很大不同了。所以,大家都在抓这个青春到底是什么不同,我们的青春是什么样子,现在的青春是什么样子。其实大家已经非常明显感觉到对于90后的孩子或者是80后的孩子,对他们来讲可能现在的孩子呈现出来的状态跟我们以前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等于是很巧合的在这一年里,大家都出了这么多东西,还是一个社会话题,今年的青春题材我觉得是一个社会关注点的爆发。
新浪娱乐:通过跟他们的相处,你觉得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