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奔腾”半世纪:有盛有衰、有笑有泪

2013年11月21日16:33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于音  舒晓程报道

  “让金马带动,电影的巨轮,如金之纯真,如马之奔腾,为艺术献身。至善、至美、至真,以喜怒哀乐,表达人生。让金马精神引导着我们,追求理想,向前飞奔。”这是金马奖主题曲《金马奔腾》的歌词。“奔腾”了半个世纪,金马俨然成为华语电影的标杆性奖项,它的50年发展历程折射的正是台湾地区电影的兴与衰。

  本周六晚,第50届金马奖颁奖礼将在台北隆重举行。今天本报特推出专题报道,回顾金马奖的荣耀50年。

  初创(1962年-1980年)

  纯朴的本土题材受青睐

  作为华语电影圈历史最悠久的奖项,金马奖创办于1962年,当年主要是为了促进我国台湾地区电影制作事业和表彰对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金马”二字源自福建省沿海的金门与马祖两岛,也符合全球各主要影展皆以“金字招牌”为号召的潮流。金马奖与金像奖、金鸡奖并称为华语电影最高成就三大奖,也是三大奖中唯一不设地域限制、评选对象,面向所有华语电影和电影人的奖项。

  早期的台湾电影大多质朴平实,李行、白景瑞等导演都是早期代表人物,而来自香港的李翰祥、胡金铨等导演这一时期从邵氏电影转战台湾,香港商业电影的风格也影响了台湾本土电影。金马奖执委会前主席、著名电影人焦雄屏接受专访时表示,在上世纪60年代,台湾十大卖座电影几乎都是香港片,台湾本土电影难受观众青睐。“那时南部观众流行看台语片,北部观众流行看港片,直到李翰祥从香港来到台湾成立国联电影公司后,台湾本土电影开始进入十大卖座电影榜单。”

  焦雄屏告诉记者,早期台湾电影拍的大多是纪录片、宣传片,不会拍剧情片,受李翰祥的影响后开始走写实潮流了。“这些影片多取材农家、渔家,还兼具农业宣传味道,影片同时注重对亲情、爱情的刻画。这一批电影出来后,因为清新的气质,受到观众欢迎。现在回头再看李行导演的《养鸭人家》,浓浓的乡土气息和强调家庭伦理的质感,还是让大家挺感动。”

  这一时期,金马奖获得者以台湾本土电影人为主,其中李行曾先后凭借《养鸭人家》、《秋决》、《汪洋中的一条船》荣膺最佳导演,三部影片也均拿下最佳影片。而李翰祥、胡金铨等香港导演来台湾拍片后也大获成功,李翰祥拍摄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一举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到了七十年代,根据琼瑶作品改编的 《庭院深深》、《几度夕阳红》等片开始流行,也多次获金马奖。

  不过,早期的金马奖评审机制也不乏问题,期间也进行了改革。1978年的第15届金马奖开始以奥斯卡为榜样,以专业化、国际化及艺术化为方针,颁奖典礼当天评出奖项名单并密封,由颁奖人现场拆封揭晓。

  鼎盛(1981年-1995年)

  新浪潮开创台湾电影盛世

  追溯台湾电影最辉煌的时代,一定绕不过台湾新浪潮电影的崛起。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台湾电影除了琼瑶片就是爱国主义影片,但因影片难看,年轻人几乎不看华语片,这也为“台湾新电影”奠定了基础。那时,侯孝贤、杨德昌等导演拍摄的新电影一波接一波,并接连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大奖,开创了台湾电影的一代盛世,而一手推动这一切的正是人称“台湾电影教母”的焦雄屏。

  1982年,焦雄屏主持《联合报》“电影广场”专栏,但她不希望报纸变成自己的“一言堂”,于是联合黄建业、陈国富等年轻影评人共同撰写短评。“当时台湾文学掀起了乡土小说热潮,我觉得很多内容都可以变成电影素材,我们为什么要看假的谈情说爱,于是大家从评论界开始对那类电影大肆批评,并扶植心中的新电影。”

  焦雄屏还在报纸上发起十大优秀影片的选拔,结果第一届选出的第一名影片是《在那河畔青草青》,“导演是大家完全不认识的侯孝贤。”多年后,侯孝贤和焦雄屏成为好友,他深有感触地表示,“当时的评论对我影响非常大,拍电影不是自己随便拍拍的,是有责任的。”

  此后,随着《光阴的故事》、《小毕的故事》等片扬威金马奖,台湾新浪潮导演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类影片题材贴近现实社会,回顾民众的真实生活,但新电影都是艺术片,没有明星,并不被传统的金马奖看好。据焦雄屏介绍,金马奖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压制新电影。“我当年也做过评审,但整个评审过程中不争辩,太不专业了,而且很多结果太荒谬,像《童年往事》、《恋恋风尘》都是能拿大奖的,但只得了小奖,金马奖就是不肯定新电影,主要还是观念保守。”

  低迷(1996年-2007年)

  台湾本土电影全面失守

  随着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等导演在世界级影展上大放异彩,台湾电影开始大举往重艺术、轻商业上靠拢,一众导演开始慢慢脱离观众,忽略市场。在市场化的竞争下,原本市场就有限的台湾本土电影被好莱坞影片及港产片占领,台湾本土的电影市场陷入全面失守的尴尬。

  有人将台湾电影的低迷归咎为 “新电影”,但焦雄屏客观地指出,台湾电影没落很大原因是台湾商业电影不正,因为艺术电影本来就很小众,没有扛起电影市场的责任。“那时台湾的商业电影拍得不够好,香港商业电影强势进入,只剩下艺术电影苟延残喘。以至于后来导演变本加厉,比如蔡明亮等导演过度个人化的发展,藐视商业发展,与大众背离。”著名制片人李烈也不认可将台湾电影的没落归咎于侯孝贤、杨德昌等新电影代表人物的说法,“台湾电影经历过最兴盛的时代,那时你只要有两三个演员的名字,甚至于一个导演的名字,连剧本都没有,就可以卖得很好,所以很多人开始跟风,并且越拍越粗糙,我觉得那些才是真正伤害了台湾电影的东西。”

  台湾电影的没落也反应在金马奖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台湾本土片得不到金马的垂青,各大奖项几乎都被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夺得。

  复苏(2008年——)

  本土题材复兴备受认可

  虽然台湾电影一度没落,但台湾电影人从未放弃努力。近6年来,台湾电影在保持原有的人文格调的同时,开始注重商业与市场。2008年,《海角七号》在本土创下5亿新台币纪录,又在当年金马奖上拿下6项大奖,这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台湾电影复苏”之说开始蔓延。

  对于 “复苏代表作”《海角七号》的横空出世,焦雄屏认为一切和大社会环境有关,“这是对台湾新电影巨大的批判,那些灌输艺术思维,强调个人哲学的片子,大家已经厌烦了。《海角七号》回归了最简单的跟观众沟通的方式,影片有爱情、亲情、励志元素,整个社会都是和谐的,主题符合大家需要。”

  随后两年,金马大奖相继颁给了台湾本土导演张作骥执导的《不能没有你》和戴立忍导演的《当爱来的时候》,钮承泽的《艋舺》则成为2010年“台湾本土票房王”。2011年,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在本土分获4.1亿和8亿新台币的票房,台湾本土片全面“复苏”。金马不再是赔钱文艺片挽回尊严的场地,而是这些奋起直追的台湾本土影人“应得”的成就。

  如今的金马奖也愈来愈受认可,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07年起出任金马执委会主席的焦雄屏的大力改革。“金马奖以前和戛纳电影节一样采取小评委制度,但却要决定如奥斯卡般大而繁杂的技术奖项,如剪辑、摄影、美术,这并不合理。”最终,焦雄屏采取复审、决审二阶段投票评审制,提名阶段强调专业性,决选时要复审、决审评委共同投出最终奖项。

  金马奖50年之际,台湾电影未来何去何从?焦雄屏的眼光是“世界级”的,“中国三五年之间或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但华语片品质上、创意上有世界影响力吗?跟好莱坞能真正抗衡吗?”而导演钮承泽也认为,金马奖是华语电影携手并进的机会,“现在大家要做的,是一起面对好莱坞。”

(责编: 隐)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