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国际影人:合拍电影如何接地气

2014年04月18日01:22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阿方索-卡隆 阿方索-卡隆
多伦多电影节主席 卡梅隆·贝利 多伦多电影节主席 卡梅隆·贝利

  新浪娱乐讯 4月17日,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外电影合拍论坛——国际合作的本土化策略”在北京饭店举行,本次论坛中奥利弗-斯通、阿方索-卡隆、让-雷诺等中外电影人对于合拍展开了一番论战。主持人是中国电影合作制作公司总经理张恂。

  核心观点

  奥利弗-斯通:“中国要做真正开放的国家,那么对中外电影人来说才有真正的合拍片。”

  阿方索-卡隆:“创造一种新的有机合作模式”

  让-雷诺:“伟大的演员是让观众相信你所塑造的角色是真实的!”

  叶宁:“要在中国做一个电影,最重要的知道观众的需求,这个市场非常繁荣,中国的观影率在第一个季度的增长率比票房增长率还高,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回到大的电影院来看电影了,这个市场未来不容小觑。”

  奥利弗斯通:三次合拍没成功

  主持人:斯通导演,有人说,在好莱坞的电影世界里,您是以思维严谨、语言犀利、真实深刻著称,那斯通导演您如何用电影这个独特语言、独特手段来表达您独特的思想,然后传达给观众?

  奥利弗-斯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发现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在1970年代中国功夫电影时期,是本人非常热爱的一个电影时期,当时电影里的形象、服饰都十分具有中国特色,但是今天这些形象消失了,而正是因为这些形象让我看到了中国最真实的一面。在国际合作上,有很多东西正发生着变化,也有很多东西正在消失,在电影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影人需要反思是什么让我们丢失了最初最真实的东西。

  我们所坚持的东西是关于一个国家的特色,是它独特的魅力。我曾经三次尝试到中国做合拍电影,却始终没有成功。公平的说,我经常批评自己的国家,既然可以批评自己的国家,那么也可以批评其它的国家,每次来中国做合拍,都感到非常困难,因为我想做真正深度的合拍电影。

  主持人:刚才斯通导演说的这些,其实正是我们要讨论的本土化问题。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要求,你到一个国家合作,一定要了解它的文化。斯通导演刚才讲的这些,是斯通导演有他独特的看法,他想与中国合作一些有他自己想法的影片。

  但对于我们来说,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影片去表现,才能够被广大观众接受呢。前一段时间有朋友咨询,说合拍片有什么要求:

  首先要双方共同认同剧本内容,这个剧本是接地气的,是被中国人所接受的,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世界各个国家,了解这个国家的诉求是什么很重要,成功性才会更大。

  因为合作不是简单的事情,每个国家有差异性,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文化不同,彼此要尊重,不是说某个题材不能拍就是不好,恰恰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保护我们的孩子,中国电影还没有分级。

  要搞清楚如何来本土化,如何来接地气?当然斯通导演的观点也说得很好。

  奥利弗-斯通:实际上真正让美国电影人着迷的是中国上世纪时期的这段历史。对于中国的孩子你们要保护,你们要分级,这是你们的历史。但是在这里提的是对于这个国家而言,真正的本质是什么?在1949年以后中国所发生的历史,对我们来说,这是非常有魅力的一段历史。

  阿方索-卡隆:“创造一种新的有机合作模式”

  主持人:在《地心引力》中,观众们看到了一些中国的元素,阿方索-卡隆导演来跟我们分享一下,这些元素是怎么设定的?在国际合作中如何看待本土化的重要性?

  阿方索-卡隆:这个故事中,中国的元素,是整个故事当中有机组成部分。当时决定和中国进行这样一个合作,是知道将中国的元素加进去对这部电影来说会有一个很大的帮助,电影里面呈现了美国、俄罗斯、中国的太空站,其中中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我十分认同在内容的设计方面要提前做很多的思考。

  加入这样一个元素,是希望观众能够从中看到令他们欣喜的内容。不仅仅是因为有中国元素,而因为这个元素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的电影市场,不仅仅墨守成规去遵循以前的模式,而是是否能创造出一些新的合作的模式,这种合作能摆脱仅仅是说资金方面的合作。是否能用另一种有机的合作方式?现在需要有一种有机的融合。

  对于中国电影行业来说非常好的是,有一个本土市场,利用本土市场,作为进入世界电影市场的基础,而不仅仅去复制其他人的模型。

  希望能在中国做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并且将它发展为国际电影,通过合拍,来实现这样的目的。

  弗雷德里克-亨茨贝瑞:“可以通过发行来进行合作”

  主持人:除了合拍电影还有哪些合作的模式可以做?

  弗雷德里克-亨茨贝瑞:还可以通过发行来进行合作,通过全球制片公司之间的发行来达到进一步的合作,比如有的公司负责北美的发行,有的公司负责亚洲的发行。

  让-雷诺:“伟大的演员是让观众相信你所塑造的角色是真实的!”

  主持人:现在中国电影发展非常快,依托中外合拍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中国演员走到了国际舞台上,既要坚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同时又要走出国门适应本土化,在这方面让雷诺先生有什么话要对中国演员说吗?

  让-雷诺:对于中国演员来说,首先,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不论是中国的演员还是别国的演员,你所塑造的角色能够让观众信服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前提是找到好的故事。

  今天做电影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让观众对这个故事感兴趣,相信故事的真实性,并且相信你所塑造的角色是真实的,他们能在你的角色中找到投射到真实生活中的东西。说起来简单,但是这个任务却是非常艰巨的。

  叶宁:“给观众心灵一些慰藉,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相连接,《北爱》因此获成功。”

  这个市场非常繁荣,中国的观影率在第一个季度的增长率比票房增长率还高,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回到大的电影院来看电影了,这个市场未来不容小觑。”

  主持人:叶总,面对国际合作的项目,您认为如何让它接地气,本土化策略是什么?

  叶宁:万达说的国际化,例如关于AMC的收购,在去年底AMC成功上市纽交所,各方面的指标也都很好。现在这个时代对于中美或者中欧的合作是一个真正合适的时机,AMC案例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中国的本土化核心:

  第一首先要洞察,有没有利益的互补。

  第二是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各位来到中国,首先还是了解尊重在这基础上然后再寻找合作的机会 。

  主持人:万达在影院建设等各方面发展非常快,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合拍电影,但是对于选择题材很困惑,有人总是问中国的观众喜欢什么电影,在工作中你是最直接了解观众的,在中外合拍电影选择题材的时候,应该怎么考虑本土化的因素?

  叶宁:要拍一部电影,首先要问,拍什么?怎样使观众喜欢你的电影。

  中国的观众大多是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21岁左右。这是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时代,是年轻一代的世界,他们喜欢社交媒体,他们跟美国年轻人一样,希望做自己,希望获得更多的尊重。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大多生活在城市里,他们有梦,他们想买房想结婚,他们有很多的欲求,是混乱的。

  电影对他们非常重要,可以给他们心灵一些慰藉,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相连接,所以万达拍了《北京爱情故事》,这个故事成本非常低,只有700万人民币,但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在这部电影当中,看到了关于爱、关于婚姻的种种,是跟时下年轻人息息相关的,触动了他们的心灵。

  要在中国做一个电影,最重要的知道观众的需求,这个市场非常繁荣,中国的观影率在第一个季度的增长率比票房增长率高,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回到大的电影院来看电影了,这个市场未来不容小觑。

  对于中国的电影行业来说,还很年轻,刚刚开始,有很多要学的东西,尤其是从在座的国际友人身上学习,所以这是个非常好的合作机会,去找到好的故事好的人来合作,找到合适的时间来放映。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