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很多人认识沈暘是在《白日焰火》获得金熊之后,作为影片在海外宣传的操盘手,在她的坚持和推荐下,这部电影在柏林入围、获奖,并且最终获得了过亿票房。
沈暘的最新项目是《少女哪吒》,这部电影曾经获得上海电影节创投最具创意大奖,由影评人、编剧转型做导演的李霄峰拍摄,该片根据作家绿妖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两个少女的成长经历。
《少女哪吒》导演李霄峰告诉新浪娱乐,“之前已经在筹备一个警察题材的电影并已经开始选景,然而那个项目推动得很艰难。每个项目都有它自己的命运,《少女哪吒》的小说很打动我,故事相对简单,成为一部电影的历程也相对顺利,包括沈暘老师在内的前辈和朋友都建议我先做这一部。顾城有句诗:诚实的人面对的是没有选择。我未必有多诚实,但生活中能推动我往前走的情境,往往是‘没有选择’。”
作为《少女哪吒》的监制,沈暘承担起了影片在海外寻找买家,联系预售,与电影节沟通,宣传等多方面工作。而她对于中国文艺片市场的一些乱象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
为何提前十天拍完?
用电影工业化流程制作艺术电影
新浪娱乐:《少女哪吒》拍了多长时间?
沈暘:45天。
新浪娱乐:基本就已经快要杀青了?
沈暘:对。这次这部片子计划是在55天左右完成。整个团队尽管年轻,但是项目管理,包括团队的各个成员,他们都是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从团队本身来讲的话,比如说像我们的那个美术,是《边境风云》的美术钟诚,摄影是一个荷兰人。
新浪娱乐:看画面风格就不像中国人……
沈暘:对,他的机位就完全不一样。我们两个制片主任,原来都是跟过陆川的团队,从《可可西里》到《南京南京》一路跟过来。录音师,之前是跟张元合作过。我们的执行导演是何平的执行导演。尽管团队很年轻,但是这些年轻人他们都是有过成功的经验。
要把这个片子拍完,一方面是这些人的专业性,另外一方面就是整个流程的管理,包括我刚才说的,前期的剪辑,后期制片的前期介入,素材的方面,所以就是拍摄的同期,同时进行的现场剪辑。其实完全是按照非常标准的工业化的流程,在制作一个艺术电影,而且是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
新浪娱乐:这个班底是谁来攒的?
沈暘:这个班底主要还是导演,包括制片人,他原来在媒体也是非常有经验的,《新京报》的记者冯睿。
新浪娱乐:大致的制作成本是多少?
沈暘:怎么说呢,现在艺术电影的成本,不像以前400万能打下来,现在无论是场地也好,包括人力成本,现在跟过去不能比。
新浪娱乐:你在这个项目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沈暘:主要还是帮助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人的资源,宣传的资源,资金的资源,包括一些投资联系。这次来戛纳电影节,其实主要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国际发行的预售。因为这样一个艺术电影,你肯定是走国际电影节的路线的,我们肯定也还是希望能够先让一些发行时间上,比较匹配的,当然也是在组织上比较匹配的电影节,他们的选片人,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这个项目。
《白日焰火》成功幕后
电影节有人脉,国内强势资源支持
新浪娱乐:你给了《白日焰火》的成功很大帮助,可以具体说一下吗?
沈暘:《白日焰火》确实是今年上半年比较让人兴奋的一个案例,但是真的具有不可复制性。对我来讲,最大的体会就是之前很多艺术电影,在国际上获奖,但是未必票房好,最关键的还是没有资本的介入,或者说就是缺少资本持续的介入。这一次《白日焰火》有幸福蓝海的投入,他背后的江苏广电有很多的硬广告资源,这些其实对于一个艺术电影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少女哪吒》和《白日焰火》又不是一个等级。它其实对一个年轻导演来讲,是刚起步。但是,我们是希望从《白日焰火》中是得到一些经验,探索真正适合中国的中小型年轻导演独立电影的生存发展模式。这个合作有可能是从前期拍摄就开始,包括网站资源的配合,包括新媒体和院线发行之间的整合。这次来戛纳,我不仅是跟国外的发行公司在聊,其实也在跟国内的新媒体公司,发行公司同时在聊。
新浪娱乐:你之前在上海电影节工作,接触到世界各地电影节的资源,这方面是不是可以帮助到《白日焰火》?
沈暘:我特别希望能够用到我在国际上这些人脉,尤其是电影节这些资源,希望不要浪费,因为真正能够帮到我们的坚持在做艺术片的导演,坚持在做艺术片的这些创作者,所以这也是我持续一直在做艺术电影的原因。这些资源希望能够真正的为大家所用,因为商业电影的市场方向,完全是不一样的。
新浪娱乐:你怎么看文艺片的国际合作?
沈暘:其实大家已经都在探讨国际合作,国际合作要从内容上合作非常难。其实从发行的角度,尤其是文艺片,从宣发的角度来前期打造,那种可能性是最大的,因为大家也看到,在戛纳如果找到一个戛纳对法国的发行公司,他们跟电影节组委会有关系,都是来自其他地区的人不能比的。在柏林电影节也一样,不同的电影节有自己不同的人脉,不同的关系群。
为什么艺术片市场不成熟?
老板们喜欢商业片 艺术片票房回收慢
新浪娱乐:中国在这方面的人才特别少,是不是这样?
沈暘:其实是这样的,真的不能说我们人才少,其实还是利益驱使。因为中国的电影市场膨胀,那么多热钱,当然大部分人是亏的,亏的是80%,任何行业都是一样,二八现象,其实大家用这个钱,哪怕是亏,因为赚钱非常的容易,要赚钱也很容易,但是做国际发行,做艺术电影,其实真的是一个长线,有可能资本的投入不是很大,但是你精力投入非常的大,你那些人脉的维系,而且你要面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公司,那么多的电影节,这种是很复杂的,很繁琐的,你资金的回收,又不是非常快。其实艺术电影,它是一个长线的问题,像我们一般跟海外签合同的话,一般人家要求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版权期,在中国这是不可能想象的,我们一般也就两年,一年两年。
新浪娱乐:指的是中国?
沈暘:海外的,国际发行的话,海外要求20年的产权。
新浪娱乐:两年是指外国电影进到中国的版权?
沈暘:我是说在中国的话,一家公司,他希望一年就能收到,不用说一年了,就在短暂的几个月时间里面,就马上收回,票房收回成本。中国的票房结账,最长可以到一年,有些版权,有新媒体各方面,其实也就剩新媒体了,是这样一个版权。我们是非常的短期行为,短期利益,短期的心理预期。在国外做生意,更多的是长线行为。当然首先有品质上的保证。
新浪娱乐:中国电影现在的内循环已经这么大,为什么还要去海外呢?
沈暘:举一个我自己的感受,我这次来的飞机上,看了一部中国前一段的大片,还有一部好莱坞大片。你有可能看的过程你会很享受,但是一看结尾,你就会觉得没有留下东西,这就是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最大的差别,艺术电影它的拍摄,它的项目发展,它更多的是基于创作者,作者的角度。
电影史是不一样的,有关于工业的电影史,有关人文的电影史,真正留下来的还是艺术电影。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中国的从业人员,他的创造力,他的天才,他的才情,能够在国际上真正得到认同的,还是艺术电影。你也知道通过电影节,能够放大他们的品牌,包括投资人,其实也一样。我说投资人也是,投一点点的钱,真的是很少,现在商业大片,人家不差钱,不要没有资源的钱,但是又有很多没有资源的钱非要挤,你们为什么就不考虑一下,艺术电影,一旦你投资我们,你们得到的回报,无限放大,真的是放大。其实还是不一样的。
市场还有哪些问题
艺术电影投资始终堪忧 票房高好片少
新浪娱乐:商业电影投资越来越高,那投艺术电影的钱,会比以前多吗?
沈暘:没有。
新浪娱乐:票房增长好几倍,艺术电影市场的钱还是很少。
沈暘:非常少,以我现在第二部的经验,我觉得是没有任何改变的。有可能会有一些钱,猛打猛撞的进来,其实他完全不知道,无知者无畏嘛。他一旦了解,知道结果以后,他的这种态度,就能转变会非常快。
新浪娱乐:大家都讨论《白日焰火》和《桃姐》,像这样的电影会不会给中国市场带来一些变化?
沈暘:是这样,这肯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为大家都在探讨,你要有艺术电影市场,你首先得要有相对固定的,比较理性的受众人群。这部分人群,你要一直联合他们,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艺术院线,为什么艺术院线在中国一直没有办法推广,当然各方面的原因都有,但是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它缺少一定量的影片支撑。
新浪娱乐:有没有做一些测算,比如说影片海外的收入多少,国内的收入多少,先走海外,再往回来,还是一块做?
沈暘:其实艺术电影它的收入,我们能算出来的导演,就那么几个在国际上特别受认同,其实第一类导演,它的海外市场非常稳定。像我们这次《白日焰火》,都已经达到了海外市场最广的发行面。其实艺术电影的发行范围的广度要超过商业电影,商业电影收入的现金会远远高于艺术电影,但是其实它海外市场是很狭窄的,只是在北美、东南亚。
大家也看到,现在国内的屏幕超过两万块,《白日焰火》对国内市场到底有多少艺术电影受众探到了最大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借这样一些市场有限的空间,能够在国内院线发行艺术电影。其实去年很多成功的电影,其实都是好看的文艺片,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商业类型电影。(王玉年/文)
对话李霄峰&中伟:不想做太平常的东西
李霄峰曾参与《可可西里》《达达》等影片的创作与制作,《少女哪吒》是他的导演处女作。赶在影片进入杀青倒计时阶段,导演李霄峰和他的搭档荷兰籍摄影师中伟Joewi Verhoeven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分享了他们使用全球首支Angenieux Optimo Anamorphic 56-152镜头的拍摄经验。
基于什么标准选择器材来确定影片调子?
中伟:定影片调子的时候,我跟导演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交流。我们一起去勘景,画了400多个分镜。我们在北京做了试片,分别测试了变形宽银幕与普通镜头的效果,并确定了变形宽银幕的拍摄计划。
李霄峰:我跟摄影师一起研究各种绘画,讨论画面风格。我们对于画面的追求是一致的,我们不想去做一些太平常的东西。选择了变形宽银幕,风格基本上就定型了。
当前大部分制作使用遮幅获得宽银幕画面,为什么选择2.35:1格式变形宽银幕?
中伟:使用遮幅看似能达到变形宽银幕的效果,但在实际感觉上远远不同。使用遮幅,最终使用的画幅小了很多,画面的上下很大部分都被裁掉了。我们通过光学方式来达到宽银幕效果,就把4:3画幅的CMOS用到了极致,这对机器的噪点控制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使用这支镜头感觉有什么不同?
中伟:首先,不损失画面周边信息,获得更宽的视角与取景范围。以前一些老的变形宽银幕镜头,要满足画质光孔必须收到4或者5.6甚至到8,还有最近对焦距离太远,镜头畸变,呼吸效应等等问题。新设计的这支镜头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尤其是呼吸效应。镜头的轻便也加快了拍摄的进度,工作人员都觉得比较轻松。
李霄峰:最大的不同感觉在拍摄效率,轻量化的器材组合带来的结果就是就是反应速度快,包括抢光的时候、转场、换机位的时候,大家伙儿的速度特别快。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