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萧红依恋鲁迅?
为什么萧红总在吃东西?
为什么萧红换个恋人就开穿貂皮?
导演许鞍华与编剧李樯倾注了近十年的功力转化而成三个小时的《黄金时代》,里面暗藏了许多值得回味的段落。克制的表层叙事之下,细节才是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情怀。
影片上映后,这些暗藏的宝藏势必会被眼尖的观众们一个个挖掘出来玩味。
No.1 为什么都来拍萧红,而不是丁玲、张爱玲、林徽因……
解读:因为萧红更有时代印迹。
《黄金时代》中,萧红是绝对女主角,去年,也有一部名为《萧红》(小宋佳主演)的传记电影。为什么萧红这么抢手?同样民国女作家,为何电影圈迟迟不为大众更为知晓的张爱玲、林徽因以及丁玲作传呢?
除了萧红的作品在历史上拥有的地位不说,她的一生逃过婚、失去过未婚夫、换了三任“男友”,送走了两个亲生儿。光是这样跌宕的人生,就足够有戏剧张力。又因为其生命的短暂,相比与其他同时期的文人,没有任何政治主张的萧红的际遇其实很多时候是时代使然。
No.2 为什么电影里主人公的经历这么惨,还要叫《黄金时代》?
解读:这是对时代的反讽,这是困在笼子里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之前的名字,叫《她认出了风暴》,来源于萧红给鲁迅朗读过的一首诗。改成《黄金时代》,表面上看,是因为电影里面那一句“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摘自萧红在日本写给萧军的书信)
时代的动荡,战争、贫穷、文人之间的内斗,都让他们的创作之路颇为坎坷。其实,在电影中萧红写给萧军的信里,还有这样一句:“这真是黄金时代……只不过是在笼子中度过的”,因为这多出来的一句,“黄金时代”由歌颂变成了反讽。
No.3 为什么电影里会反复提到萧红对父亲和祖父的童年记忆?
解读:他们是萧红人生底色中的黑与白!
电影开头,侧重描写了祖父对萧红的关怀与爱,父亲对她的冷漠则一笔带过。结尾则加重了严酷父亲的描写。
萧红的作品中,即便是再贫穷、再饥饿后者绝望,她的处理方式依旧是温暖,甚至有些许天真的。那一份温暖的底色,正式来源于祖父对她的爱。
另外,在萧红对于萧军和端木的这两段关系里面,也能反映出父亲对萧红的影响。萧红逃离了父亲、逃离了老家、逃离了表哥,却逃不过萧军这座“牢”,她如同萧军的附属品一般存在,萧军与其他人的“绯闻”也让萧红的不安全感骤升,但萧红心想逃离却因爱而逃不开。这样“被虐”的关系,也是源于萧红童年父亲对她心理上的一些影响。
No.4 为什么电影中的角色演着演着就面向观众开始独白了?
解读:这不光是玩形式,要让观众主动思考。
《黄金时代》中,演员们演着演着,突然对着镜头就开始了自白,或者演员们变成了“报幕员”,开始交代故事背景、人物心理等。
这样的应用,难免会惹来“形式大于内容”的诟病。但导演坚持用这样的表现形式,是希望通过这个效果将所有的信息铺开展示在观众面前,由观众主动选择材料,最终解构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萧红。
No.5 为什么萧红在片中嘴巴始终不闲着,不是吃东西就是在抽烟?
解读:从心理学来看,电影里的萧红的一生都留在“口腔期”。
电影里不吝啬于拍萧红的“吃”,创作者希望以此来反映她对于生活的热诚与执着。
电影中虽未直接的表达萧红童年的不快乐,但从成年后的她不断的吃东西、抽烟、通过写作去表达,生命中的快感和慰藉大多依旧来自于“口腔活动”这一点来看,电影中萧红这个人物的心理状态仍然停留在“口腔期”,这也就不难联想到为何她会拥有悲观、依赖性强的人格缺陷,以至于她此后的一生不断的“遗弃”和“被遗弃”——因为,萧红心智上还是个“被压抑的小女孩”。
No.6 为什么萧红跟端木在一起后,就开始穿貂皮大衣了?
解读:这是在暗示萧红在这段感情里“翻身做主人”,不再委屈自己。
当电影还停留在萧军与萧红的爱情时,萧军拿着一包旧衣服回来,对萧红说,你穿我的大衣,我穿毛衣吧;萧红的鞋带断了,萧军割下自己的鞋带系上。而萧红在电影里第一次挽住端木胳膊,朝远处走去的时候,萧红已经穿上了皮草。
与萧军在一起,萧红总是附属品、弱势的。而与端木在一起,萧红是主动的那一方,端木是萧红的追随者。
No.7 为什么萧红送个小竹竿那么纠结?
解读:因为当年大家都在撮合她和聂绀弩!
电影当中,萧军与萧红分别后,萧红去了西安,和端木与聂绀弩在西安生活。在萧红与端木之间关系暧昧的时刻,萧红与聂绀弩有一场谈话,萧红拿着手中把玩两年有余的小竹竿,对聂绀弩说,前段时间端木想要过来,但我不是很想给他,不然你帮我告诉他,这个小竹竿你拿去了?
在那个时候,二萧已经分开,萧红本身对端木也是犹豫的,但她无法直接表达这样的一种心境,于是借用小竹竿来倾诉。有意思的是,据说当时他们所处的朋友圈里也有一种议论声音说“如果二萧分手,那么萧红的归宿至少是聂绀弩,而不应该是端木”,虽然那时候聂已有家庭。
No.8 为什么萧红和鲁迅的关系在电影里那么亲近?
解读:萧红把鲁迅当父亲。
在后代人看来,鲁迅是萧红文学上的伯乐,也堪称是精神上的导师。当然,也不乏有人揣测二人之间是否有一些男女之间的情愫存在。
不过,电影中另外一段关于鲁迅与萧红之间互动的重要情节,是鲁迅在躺椅上,萧红在旁边倾听他的话语,而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则在外屋。从观感上来看,这样的布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家庭生活——女儿黏着父亲,而母亲在忙家务。联想到片子里萧红父亲出场时那压抑阴郁的氛围,想来导演编剧认为,萧红其实是把鲁迅当成是父亲那样去看待。
No.9 为什么电影结尾处,选择了定格于哈尔滨时期的萧红?
解读:因为这是萧红一生中最潦倒也最自由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结尾,萧红去世后,她病重期间一直陪伴左右的骆宾基独自走在街上,蓦然回首,眼前出现了年轻时的萧红在窗台上的样子……
根据常理,电影中在回忆一个逝者的时候,往往脑海中闪现的是此人与回忆者交往中,最闪亮的一刻。而电影中片尾处出现的这段萧红影像,恰恰是她人生中最穷困最潦倒的时期——被未婚夫遗弃、怀有身孕、没有钱……但那也是她人生中最满怀希望的时期——与萧军相爱、自己的文学才能刚刚被认可、哈尔滨遭遇水灾也为她提供了逃脱的机会……身处饥饿贫困之中,但希望就在眼前,这大概是全片中一直郁郁寡欢的萧红精神世界最放松的一刻,也是她生命中实际上的一次“黄金时代”。
No.10 为什么说这部电影不是萧红一个人的传记?
解读:它除了是对民国时代的记录,还充满着许鞍华的“夫子自道”。
在观片过后,另有一种声音在疑问:“本以为这是个讲萧红传奇经历的电影,怎么给拍成了一个女人琐碎的一生?”也许我们更可以认为这部电影明里是在讲萧红的经历,暗里则是充满了导演许鞍华的“夫子自道”。戏里的萧红一直强调,她就想找个地方安安静静的写自己的东西,而戏外的许鞍华,则是一直强调,她就想拍自己想拍的电影,鲜少去“为观众拍片”。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