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第五十四届柏林电影节专题 >正文
新民周刊:主题依然严肃 精神依然独立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2月17日18:09 新民周刊

  好莱坞造势:囊中羞涩的妥协?

  美国影片在今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影片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除了安东尼-明格拉《冷山》、南希-麦耶斯的《爱是妥协》和安东尼-福库的《瓶中闪电》被列为非竞赛片之外,还有《日落之前》、《失踪》、《最后一击》、《女魔头》以及与挪威合拍的《美丽乡村》、与哥伦比亚合拍的《玛利亚》等6部影片参与角逐金熊大奖。

  电影节组委会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这些影片中的国际级明星的到来,的确吸引了全世界媒体和影迷的眼球。杰克-尼科尔森和黛安-基顿主演的浪漫爱情喜剧片《爱是妥协》的新闻发布会,就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柏林国际电影节每年的预算是1000万欧元,和其他电影节相比,这个预算相当低,而在上一届电影节上丢掉两个主要赞助商后,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财政状况就更加吃紧,正如美国的《综艺》杂志所说:“因经济不景气而财源见紧的柏林电影节,要用好莱坞明星和美国电影声势浩大的到场来维持人气。”

  尽管柏林国际电影节一直标榜“既有知识分子的平台,也有大众讨论的引子”,但一个欧洲著名的艺术电影节向商业电影做出如此的妥协,仍不免让人一窥整个世界电影的瓶颈状态。

  主题依然严肃 精神依然独立

  本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唯一没有让人遗憾的,是对电影节传统——严肃主题的继承,政治题材电影仍然占据了重要位置。用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的话说:“只要我还当一天主席,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主题就不会跟政治分开,因为这就是电影节的传统,也是我努力的目标。”克罗地亚导演维柯-布瑞安的影片《见证》、汉斯-彼特-莫兰导演的《美丽国家》、德籍土耳其裔导演费思-阿金的影片《勇往直前》都是这类电影的代表。

  34年前,德国著名电影人和电影史专家乌希-格里高尔(Ulrich Gregor)和爱立卡-格里高尔(Erika Gregor)夫妇共同创建独立于电影体制传统的国际新电影论坛,并打出了“作者电影和艺术创新实验”的鲜明旗帜。今年入选论坛的65部影片,来自全世界的23个国家,充分体现论坛的包容性和世界性。其中南非电影成为今年论坛的重点推介,放映一组特别节目,包括10部片,每部一小时,专门介绍“自由南非的真实故事”。

  论坛历来十分强调政治性。今年入选的《控制室》(Control Room)是一部由美国和埃及合拍的纪录片,真实道出了电视制片人沙姆-海达在美国对伊战争期间的所见所闻,尤其强调媒体大战,他说:“在伊拉克,我们进行着美国政府所希望的报道,我们的频道不过有张阿拉伯的脸,至于头脑、思想,统统都是属于西方人的。”

  论坛从八九十年代开始就十分重视中国电影。尽管今年的中国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其他单元倍受冷落,但仍然有5部在论坛出现。朱文的《云之南》,被论坛的中国区选片人崔峤称为“这次中国看片里最激动人心的一部”,入选国际新电影论坛单元的竞赛部分。新导演潘剑林刚刚完成的处女作《早安北京》在去年12月底才完成,绝对幸运地最后一个入选。此外,许鞍华的《玉观音》、李少红的《恋爱中的宝贝》、《无间道》1/2/3在论坛的午夜场放映。

  作为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作为柏林电影节专业水准的体现,国际新电影论坛奠定着世界电影的发展方向,而在中国仍然只被一些专业的电影人知晓。殊不知,Peter Greenaway、昆廷-塔伦蒂诺、李安、侯孝贤、杨德昌、王家卫陈凯歌、吴文光、贾樟柯,这些大家熟知的导演都是从国际新电影论坛单元起步,获得了世界影坛的承认,说它是“电影大师的摇篮”并不为过。撰稿/英未未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