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作为“德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沃克·施隆多夫终于在本届电影节最后一天出现在媒体面前。昨天上午,这位电影大师几乎一直站着和记者们对话,他说在片场自己从来不习惯坐下来。
“我相信我的电影更早于我就来到了中国。”正如他所言,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戛纳金棕榈大奖的《铁皮鼓》、2002年和其他9位著名导演拍摄的《十分钟,年华老去
》、2004年的新作《第九日》,都是中国影迷熟悉并推崇之作。他承认,有时电影的功能超出了文学载体,“如果没有拍摄《铁皮鼓》,可能就没有那么多认认识片中那个男孩!”
话题一:艺术电影的悲喜
和很多独立制片的导演一样,施隆多夫的作品并不属于商业大片行列,拍摄上同样遭遇过资金困难的问题。“这不是我选择的,几乎是必然的,因为像哥伦比亚、派拉蒙那样的大公司从来没要过我。这既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艺术特权。至于资金问题,很早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来就没容易过。今天我们很方便就能找到数码摄象机,却很难找到发行商,而过去情况恰恰相反。”
这位前辈认为,年轻的艺术片导演必须面对主流电影的竞争,“这是永恒的斗争”!“过去20年,有新的电影人提出模仿大片才能有观众,但观众给出的答案是行不通。现在他们走向反面——拍摄有个人化的小电影,就像那些小的音乐家和歌手,可以‘老歌新唱’,也可以是新歌,我觉得这条路是正确的。” 施隆多夫称,他身边的这些年轻导演抱怨的不是主流电影,而是主流电视,觉得那是对人们“精神的污染”,所以不得不像游击队员一样与之抗争,反对“视听消费主义”。
对于艺术电影,施隆多夫的评价很高:电影革新实际上是来自于艺术电影,小的变革才能推动整个电影大潮流的进步。”
话题二:中国电影的力量
虽然是第一次来中国,但施隆多夫的夫人曾在柏林自由大学学习汉语,去年6月底刚从北京大学返回柏林。对于中国电影,他评价很高:“我觉得中国电影会征服世界,我看不出有什么东西能阻碍它的发展,惟一的挑战来自于印度宝莱坞的电影。”
当他得知自己的电影在北京电影学院曾被中国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所推崇后,十分开心;而对于第五代领军人物张艺谋和陈凯歌,施隆多夫说很了解他们的电影。“我对他们非常景仰,也认识他们,但还算不上可以称兄道弟的朋友。实际上他们是受到了欧洲电影的影响,才拍出那么多好影片,而我的很多灵感也受益于他们的电影……很多小的国家的导演,比如丹麦、斯堪的那维亚等地,他们都会说,张艺谋只有到好莱坞去工作才能真正长大。我们都曾尝试着去敲开好莱坞的大门(其本人曾在美工作7年,都无缘和大公司合作),但这未必是导演成功的金科玉律。”
施隆多夫还特别提到了姜文,因为11年前他曾是其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合作制片人,这部影片的混录工作也是在柏林做的。“我可以从他身上感受到很大的能量。”
话题三:德国缺乏大明星
施隆多夫曾根据普鲁斯特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改编拍摄了电影《天鹅之恋》,法国影星阿兰·德隆在片中出演一个同性恋角色,虽然导演认为他对自我戏路的挑战并不成功,但其大明星的光芒确实难掩。
有记者质问:同样是电影大国的德国,为何就缺乏法国那样的Superstar?他笑着幽默地回答:“其实德国电影人每天受尽折磨的就是这个问题,我也找不出答案。实际上德国并不缺乏像阿兰·德隆、朱丽叶·比诺什、凯瑟琳·德纳芙这样的好演员,但就是缺乏包装技巧。这个问题应该交给法国人回答,他们有秘诀。”
另外,对于自己的作品遭遇盗版,施隆多夫表现得很开通:“作为电影人,一方面我会落泪,因为一个子儿也挣不到;另一方面,做个电影传道士也很令人高兴,花一美元就可以让我的电影雅俗共赏,至少对文化传播起了积极的宣传作用。”青年时报特派记者 韩蓓 发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