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候选人”阿弗莱克和“公民”戴蒙(图)

2012年11月22日17:39  外滩画报 微博
本·阿弗莱克与马特·戴蒙 本·阿弗莱克与马特·戴蒙

  《逃离德黑兰》(Argo)的导演本·阿弗莱克和《应许之地》(The Promised Land)的主演马特·戴蒙是好朋友。这两部新片,都是他们目前为止政治色彩最浓厚的作品。不过,他们两人中恐怕只有一人,想要在政治界爬得更高。

  1997 年《心灵捕手》上映后,马特·戴蒙和本·阿弗莱克这两位天才男孩扶摇直上,成为好莱坞的一线男星。当时,几乎看不出任何迹象两人日后的职业生涯将会与政治挂钩。《心灵捕手》讲述了一个蓝领天才打败“压迫阶级”知识分子精英的故事,其中蕴含的民粹主义倾向显然是政治化的一个明证。但时至今日,这层政治性的意味才更加明晰。如今,两人都已从初出茅庐的好莱坞菜鸟,成长为备受尊敬的资深电影人。他们的政治倾向也逐渐显露—当然,和大部分演员一样,都是倾向左翼的。

  阿弗莱克和戴蒙都在铁杆的民主党阵营马萨诸塞州长大,在职业生涯中,也都坚定地支持左翼自由派候选人。影评圈不时会冒出猜测的声音,认为他们有一天会参加竞选。戴蒙在媒体上坚决地否认,尽管导演迈克尔·摩尔曾公开呼吁戴蒙参加总统竞选,他的回答仍然是“不”。但阿弗莱克则明确说过,他可能会逐步踏入政坛。近期,他们最具政治色彩的电影作品先后问世:即将上映的《应许之地》和前不久上映的《逃离德黑兰》。这两部电影,以及这两位主创人员的职业生涯,为我们展示了名人如何明智地参与政治的不同模板:一个为改变现状大声疾呼,另一个则真正有望赢得选举。可以这样说,未来某一天,吉利总统(《鸳鸯绑匪》男主角,本·阿弗莱克饰演)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可能性,要比伯恩总统(《谍影重重》男主角,马特·戴蒙饰演)大得多。

  戴蒙一直都更敢怒敢言。他的自由派政治倾向在奥巴马执政期间越发直白。他站在左翼的立场上批评总统的政策,为纽约的劳工家庭党(Working Families Party)拍摄了一段宣传视频。今年年初,他在一次教师抗议集会现场接受了媒体采访,愤怒地发表了力挺教师群体的即兴演讲,由此被捧为自由派的人民英雄。而另一边,阿弗莱克则是奥巴马总统的支持者。他最近在奥·莱利访谈节目(O’Reilly Factor)中直言不讳地为奥巴马辩护,但仍然小心地避开了大部分有争议的敏感话题。

  这两位演员的个人魅力和智商,都足以胜任从银幕到政坛的转换,但阿弗莱克选择的道路更加顺理成章。在当了几年起起伏伏的偶像明星之后,他从 2007 年开始转向导演,在家乡波士顿拍摄了两部犯罪电影,《失踪的宝贝》和《城中大盗》。这两部片子都和政治毫不沾边,但它们让阿弗莱克的公众形象获得了重生—在此之前,他基本上和一系列的烂片,以及与珍妮弗·洛佩兹荒诞的订婚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阿弗莱克重塑形象的道路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他的电影瞄准普罗大众的口味,发掘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主题。他最初两部电影的故事选择了波士顿南区的有组织犯罪作为背景,这一题材因为此前《神秘河》和《无间行者》的带动,当时的人气十分火爆。

  更重要的是,阿弗莱克的电影绝不会过度复杂,它们情节简单,类型突出,充分展现了他愉悦大众的本领。策划最后获得了成功:《失踪的宝贝》和《城中大盗》都同时获得了观众和影评人的称赞,阿弗莱克也随之以正面形象重返公众视野。

  随着第三部电影《逃离德黑兰》问世,阿弗莱克潜藏的政治野心开始浮出水面。他将自己对好莱坞的热爱,与对美国知识分子阶层发自内心的欣赏结合起来,融入了这部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军事任务:1979 年,一名 CIA 间谍和一群电影工作者一起,伪装成一部电影的摄制组,成功将困在加拿大驻伊朗使馆的 6 名美国外交官营救出来,逃离德黑兰。这部电影被称为“政治惊悚片”,听上去很商业化。

  虽然有一些影评人推测,这部电影对当时处理人质危机不力的卡特总统异常宽容,是为了弱化本次大选中罗姆尼试图将奥巴马比作卡特的言论。但这部电影的核心,是一场超越党派,对美国式英雄主义的歌颂。因此,《霍芬顿邮报》和福克斯新闻台两家政治立场水火不容的媒体,都对它赞誉有加。

  戴蒙也拍过一些票房不错的电影,不过他选择的道路更像一个激进的活动分子,而非政治家。《辛瑞那》、《绿色地带》和《告密者》都不是热卖电影,但每一部都体现了民粹分子对政府的腐败和渎职的愤怒。戴蒙还做过更加“左派”的事情,包括为一部批判金融危机的纪录片《监守自盗》担任旁白,和在老搭档史蒂文·索德伯格拍摄的两集艺术传记电影《切·格瓦拉》中友情出演。如果哪天戴蒙参加竞选,他在这部片子里的镜头很可能会被福克斯新闻挑出来播放一两遍。

  今年年底,戴蒙的《应许之地》将会上映,电影用戏剧性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小乡村因为拒绝开采天然气而被吵得鸡犬不宁的故事。这部他参与编剧并一度执导的电影,已经为他树立了一些政敌。《华尔街时报》报道,天然气行业为了批驳电影中的主张,已经发起了一场宣传活动,包括发表最新的科研结果、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电影院门口分发小册子。而在放映《逃离德黑兰》的影院门口,你不会看到抗议。《逃离德黑兰》的政治内涵从最初就意在取悦每一个人。

  如果说以史为镜,可知兴替,那阿弗莱克的选择是从银幕通往政坛更好的道路。好莱坞一直以来都有培养政治影星的优良传统,但那些在政治竞选中成功的演员,很少会拍戴蒙那样激进的电影。

  在 1970 年代,电影明星参与政治,就像是一种社交礼节。从沃伦·比蒂、罗伯特·雷德福到简·方达,“左倾”演员们学会了利用自己的声望获取草根民众的支持,从而为己所用。但尽管有很多猜测,他们中没有人真正参与大选。比蒂也许是最接近大选的人,他曾分别为 1972 年的乔治·麦戈文(GeorgeMcGovern)、1976 年的杰瑞·布朗(Jerry Brown)和 1984、1988 年的盖里·哈特(Gary Hart)担任核心竞选顾问,但显然成绩并不出色—这些人无一当选总统。

  当然,最有名的两位演员兼政治家是罗纳德·里根和阿诺德·施瓦辛格。他们两人有很多共同点,但政治倾向却大相径庭。他们都没有拍摄过明显的政治性电影,而是通过在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形象积累声望,最终获得选民的支持。里根在银幕上的形象是一名桀骜不驯、心直口快的牛仔;施瓦辛格则是一名猛男特工,能让世界屈服于自己的意志—在他参选州长时,这正是陷入政治和经济动荡的加利福尼亚州所急需的气质。至于阿弗莱克,他精明地在《逃离德黑兰》中让自己扮演英雄主人公的角色。而此前他似乎也一直在为自己积累“英雄形象”,如果将来他参加竞选,这些角色都将为他加分,因为它们超越了党派争端,有普遍的吸引力。

  也许,最能体现阿弗莱克和戴蒙对自己政治定位差异的,是《逃离德黑兰》和《谍影重重》系列中 CIA 特工形象的不同呈现。《谍影重重》中的CIA特工都是冷酷无情的恶棍,背叛了政府对他们的信任。这种形象在“水门事件”年代的《暗杀十三招》和《英雄不流泪》等电影之后几乎就没有在银幕上出现过。尽管戴蒙不是《谍影重重》系列的制片人,但他在公众脑海中的形象已经与这些电影紧紧绑定。反观《逃离德黑兰》,尽管片中也毫不留情地揭露政府官僚的效率低下,但它最终还是将特工群体塑造成美国式的英雄。这部电影将为阿弗莱克带来许多来自华盛顿的朋友。如果阿弗莱克的政坛生涯当真启动,这些朋友,包括《逃离德黑兰》这部电影,迟早会派上用场。换句话说,《逃离德黑兰》可以看成是阿弗莱克一封提前写好的政治筹款信,收件人是任何民主党候选人必须依赖的两大关键集团:好莱坞的电影圈和华盛顿的政治精英。

  声明:本文由《外滩画报》http://www.bundpic.com(转载请保留)拥有版权或由内容合作伙伴授权提供。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