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回归艺术片 好莱坞开始“养生”

2015年02月28日14:52   京华时报 收藏本文     
《鸟人》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 《鸟人》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

  没有了自拍梗和小李梗,有人说今年是奥斯卡的小年。但我们并不同意这种说法,淡化了一切插科打诨,今年的奖项之争是电影美学之争,颁奖后的评论也不再只围绕哪个女明星的裙子更美,而是更多回归到电影本身。2015年,87岁的奥斯卡就像个遍尝美味的食客,当大洋彼岸的我们还在饕餮突然而至的“大餐”,它却追求起了清淡隽永的养生口味。

  京华时报记者聂宽冕

  □转变

  从“大片时代”到“文艺复兴”

  别看现在的奥斯卡像个文艺青年,曾几何时,它也有过偏爱大片的时代,这个时间就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1世纪初。1999年和2001年的第71届和第73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曾经分别颁给了《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和《角斗士》,两者都是非常典型的商业片。1998年,在全球席卷了18亿美元票房的《泰坦尼克号》,同样在奥斯卡上拿下了11项大奖。到了2007年,奥斯卡还把最佳影片颁给《无间道风云》。史蒂芬·斯皮尔伯格、马丁·西克塞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彼得·杰克逊等一大批商业片导演都是奥斯卡的常客。

  真正的转变大概发生在2010年第82届奥斯卡上,影史票房冠军《阿凡达》在投资不到1500万美元的《拆弹部队》面前败下阵来,标志着奥斯卡“大片时代”的告一段落,文艺之旗缓缓上升。

  影评人电子骑士认为,奥斯卡的转变是有意为之。原因之一是前些年有些评选结果遭遇评论界抨击。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认为是现在北美电影产业中,大片与独立电影两大体系分化得越来越明显,“商业大片现在风格性明显减弱,而艺术影片则强化自己的艺术特征。作为一个行业内奖项,奥斯卡如果偏重《银河护卫队》这种商业大片很容易让人感觉艺术性不够,所以它理所当然要选择一些艺术影片”。

  影评人周黎明介绍,今年奥斯卡的文艺口味也受到一些批评,“以往还会尽量平衡商业和艺术两个方面,比如去年最佳影片给《为奴十二年》,最佳导演给《地心引力》,到了今年一些不错的商业片却连提名也没有了。太小众也会影响到其商业前途的。”他预计明年奥斯卡或许将更加兼顾商业和艺术。

  □不变

  流水的表演铁打的审美

  虽然近几年转变巨大,不过奥斯卡也还有它比较稳定的方面,这集中体现在它对表演奖项的评判上。“残障路线”和“技巧演法”一直是获得表演奖项的两大法宝。

  电子骑士表示,今年的影帝之争主要集中在小雀斑和“鸟人”扮演者迈克尔·基顿之间。小雀斑明显走的残障路线,表演夸张、情绪化,基顿的角色则是相对比较独特的神经质和紧张、颓废,更加内敛。相比之下,奥斯卡的眼光还是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对“雨人”那种角色的欣赏。

  女明星比较容易走的也还是扮丑路线和打悲情牌。奥斯卡一向喜欢细腻、丰富的角色,所以摩尔的表演风格很符合。最佳女配角阿奎特的表演相对纪实,她拿奖也和她本身的知名度不无关系。

  □差异

  好莱坞开始养生中国电影还很“饿”

  当我们的票房不断向好莱坞看齐的时候,好莱坞却追求起了文艺。我们和他们之间,差的到底是什么?

  电子骑士给出一个形容:“好莱坞现在是吃饱了多年,撑得有点发慌,已经开始追求‘养生’了;而中国电影现在是山珍海味一下子摆在面前,什么好吃吃什么,也不管是不是有营养。”

  两位影评人认为,在其它的评判纬度上,中国电影行业内奖项应当学习奥斯卡,继续加强权威性。“有人说奥斯卡保守,但电影这个行业原本就是作坊式的行业,有比较强的传统性。保守一点比年年更换合适。其次它很严谨,我们这儿的评奖现在很多流程和规则不够严谨,就是图大家都开心,没有把奖项真的太当回事,对新人的鼓励也不够。”电子骑士说。

  周黎明表示,好莱坞给中国电影最大的启示就是实行双轨制,既能拍合格的商业片,也要拍一些不以赚钱为目的的艺术电影。另外他认为目前国内电影奖项普遍缺乏清晰的定位,“我比较看好导演协会的表彰大奖,它的机制有点像奥斯卡,都是同行在评。这几年评出来的结果我也在关注,非常有说服力”。

  □链接

  《鸟人》等影片将在京展映

  25日,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公布了首批展映片单,除了《美国往事》《教父》三部曲等经典老片外,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也入围展映,本届其他奥斯卡获奖影片《布达佩斯大饭店》《模仿游戏》也将展映,奥斯卡提名影片《消失的爱人》《利维坦》也在展映名单上。

  □奥斯卡佳片

  《鸟人》远不止于形式主义

  很多人以为《鸟人》胜在“一镜到底”的摄影和场面调度。实际上,《鸟人》骨子里是十分典型的好莱坞情节剧,所有事件都集中在几天之内讲述,情节展开的场所也集中在一家戏院,这样的方式易于展现角色激烈的交锋。电影直面明星衰老问题,与一些经典的获奖影片如《日落大道》《艺术家》等在主题上一脉相承。

  《爆裂鼓手》爆裂外衣+励志内核

  《爆裂鼓手》颁奖季前半程的表现并不出众,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它的酷。影片讲了一个严师出高徒的故事,魔鬼方法和凌厉剪辑阐述温情与善良的主题让整个影片像J·K·西蒙斯扮演的老师一样酷到爆炸,而且突出表现了绝不向平庸退让半步的执着精神,与本届评奖的主旋律暗合。

  《布达佩斯大饭店》舞台化风格的作者电影

  这是去年很多文艺青年心中的最佳作品,导演韦斯·安德森在美术、舞台、戏剧、摄影方面的修养甚至让人顾不上赞叹他在电影方面的才华。看似花哨的舞台化表象既掩盖又彰显了他于这部影片的野心,形式之外这部影片包裹着安德森的思考,在情感上也有着深情款款的一面。

  《少年时代》打破纪实与虚构界限

  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少年时代》要算本届奥斯卡上最富有实验精神的作品了,它实现了很多电影人心中的理想拍摄状态:12年拍成一部电影,尽量淡化戏剧冲突,把一切交给时间去打磨,打破了纪实和虚构电影的界限。

(责编: 小万)

文章关键词: 奥斯卡好莱坞文艺复兴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