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ee
《速度与激情7》正在全球各地刷新各种票房纪录,影评界也是一番好评如潮的景象,这大概也是继希斯-莱杰去世后最近似的一个现象。到目前还没有人问如果保罗-沃克没有发生意外,那么影片在口碑和票房上是否还能如此傲人。好莱坞并非是个没有人情味的地方,影评人和影迷的焦点也都聚集在保罗-沃克上,他银幕内外的“离开”已经征服了一切,别的在这一刻也都不那么重要了。
我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看过《速7》,但影片对我来说多少有些个人的情怀,一方面是我曾经去过片场探班,另一方面也正是在片场,我有机会采访了保罗-沃克。而那一天,是2013年11月5日,保罗-沃克去世前不到四周。下面我要说的,没有车祸意外的详细因果,也没有媒体的报道,也不会对保罗-沃克的生平有什么介绍(这些在以往的报道中都有详细说明),纯粹是我个人对于这两次事件的体验,也算是在我得记忆褪去之前,对保罗-沃克本人的一点微薄的悼念。
《速7》片场——亚特兰大的阿布扎比
保罗:“家总是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11月初的南加州依然阳光明媚温暖宜人,而探班发生在纬度更偏南的亚特兰大,所以在接到环球的确认后,我没有想太多就穿着不比夏装多多少的衣服飞往亚特兰大,抵达已是晚上7点多,由于1996年奥运会的关系亚特兰大机场大得好像一个迷你城市。转悠半天一走出机场我就开始哆嗦,当地的温度还不到10度……抵达酒店后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件外套,店员看着我头上戴着洛杉矶道奇队的帽子,再看看穿着短袖短裤的我,秒懂。
次日一大早,环球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大堂等候,和我同组参加探班的一共有4个国家的媒体:一个来自法国汽车节目的帅大叔,一个虽然是洛杉矶人但为德国一家媒体撰稿的帅大妈,还有一个来自澳洲、金发碧眼身材高挑颜值极高的美女(而且她还是个狂热的游戏迷),以及代表新浪的我。
驱车大概40分钟,我们到了市郊的片场,路上环球的姑娘们告诉我们影片其实已经拍摄过半,在亚特兰大的工作也接近尾声,很快剧组要返回洛杉矶,休整一段时间后前往阿布扎比拍摄最后一点戏份,今天拍摄的其实是在剧情中发生在阿布扎比的一场戏的内景。
那会儿我们当然没有人会想到,作为主演的保罗-沃克却再也没有机会前往阿布扎比。
片场由一个巨大的旧仓库改造而来,门口一辆豪华的三层大巴格外惹眼,没错,是三层,第三层是露天的,像个移动露台。
“你们要不要猜猜看,那个是谁的trailer(片场演职人员用来休息的房车)?”环球的姑娘问我们。
“这还用猜?”
“必然是范-迪塞尔(Vin Diesel)的吧?”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探班流程基本都大同小异,先在一旁观看剧组拍摄,然后抽空拉主创们来进行采访,当天拍摄的是一场豪华的派对戏,保罗-沃克和范-迪塞尔带着自己的飞车帮混入派对执行什么任务。所以大多数的时间就是看着百来号穿着华丽的临时演员们,在并不存在的音乐的“伴奏”下,尽情地狂欢着,哪怕你穿着高跟鞋同样的动作扭了一天,还是得做出一副非常享受的样子。而两位男主角则在人群中一遍遍地穿梭过去。
首先抽空接受我们采访的是泰瑞斯-吉布森(Tyrese Gibson)和米歇尔-罗德里格兹(Michelle Rodrigues),两人都活力十足,充满能量,交谈得很愉快。
但和大多数以前采访过的明星一样,过程再愉快,采访之后没多久我甚至很难想起和他们说了什么。多年来我都提醒自己,他们是明星,我是记者,我的工作是替粉丝去挖掘他们,不是自作多情地和他们交朋友,他们对我再友好,也是做给可能会读到我的报道的粉丝看的,对我本人,他们没有理由有任何兴趣。
这时候轮到保罗-沃克了。在采访他之前,我并不会额外在意他。严格来说,他只是系列的双主演之一,而且,客观来说,是相对较弱的那一个。
“道奇队的粉丝?”帮我们录像的摄像师们还在调试设备,保罗-沃克先开口问我。
“嗯?”我意识到他看到了我的帽子,“不算,不过我倒是经常看他们比赛。你呢?”
“我是,”他说,“土生土长的洛杉矶人嘛,难免的。”口气中似乎有点惆怅。但更惆怅的是他的下一句话,在4周后的意外发生后,我估计这句话我会记住一辈子。
“洛杉矶,作为家,总是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这句话,这不是我一般采访时,明星会和我说的话。
设备调试完毕,接下来就是真的采访,我们俩也都进入了工作模式,大多数关于影片的内容我都不记得了,唯一的印象就是,谈表演,这是他的工作;谈到车,那才是他的激情所在。片场有辆法拉利概念车,全世界只有2辆,剧组征用了一辆,“但他们不会让我们开,甚至都不会让我们坐进去。”保罗说,满脸都是羡慕嫉妒恨。
采访并不长,但和之前的采访比,我的感觉是我和一个人聊了一会儿,而不是采访了一个明星。甚至还萌生了一个幼稚的念头,也许下次去看道奇比赛还能看到他,或者通过林诣彬(《速激》系列3-6的导演)能够真的认识下他。
保罗之死:圣克莱瑞塔的悲剧
在离家如此近的小城,去了如此远的天堂
2013年11月30日下午6点左右,有朋友给我发了那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扯淡吧,又来了。但出于职业习惯,还是上网查了一下,顿时我觉得我楞了一会儿。
明星去世,在新浪的几年没有少碰到,但只有两次让我觉得有真正的情绪波动,一次是MJ,因为那个人是童年记忆的一部分,另一次就是保罗-沃克,因为在不久前,我还和这个活生生的人说过话。
新浪处理此类事件已经是有近乎标准化生产的效率,在和北京同事的配合下很快我们就完成了首轮的基础报道,事件背景、原因,以及一些周边。当时关于事发地点只提到了城市名,位于洛杉矶附近的一个小城圣克莱瑞塔,以及对当地地形的一个描述,并没有具体的地址。我查了一下地图,发现圣克莱瑞塔距离我住的地方开车不堵大概也就是50分钟,而城市非常小,根据描述“事发地的街道看起来就好像一个天然赛道”这条线索,我在导航上标出一个疑似的位置,然后驱车上路。
去过美国的人都知道,美国高速公路的车速相当快,尤其是在南加和德州所有车辆平均速度到了市郊都在120公里以上,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速度的追求和随之而来的激情,很自然地会出现在大多美国年轻人身上。
圣克莱瑞塔是个典型的美丽宁静的小镇,到了晚上和美国大多数地方一样,街上几乎看不到路人。我有些忐忑地将车开到了导航的位置,宽阔得有些夸张的街道,的确很符合“天然赛道”的描述,但还没有看到车祸现场的痕迹,而此时距离事发的下午15:30已经过了近5个小时。不过我看到街道的一侧明显停了比其他地方多的车辆,于是决定就地停车,步行前进。
没走多远,拐过一个巨大的弯,首先进入眼帘的是2、3辆电视台的车辆,路灯下的警戒线,封锁街道的一辆警车,以及路边汇聚的大概20-30个来悼念的影迷。现场多少充斥着一点忧伤的情绪,但没有什么过激的表现,所有人都很安静严肃,交流也都局限于窃窃私语,没有人去打扰警察或者试图越线。
我的目光向警戒线后大概20米的位置扫去,路边的树丛下,一辆吊车正在处理着一团已经看不出是什么的残骸。
那里,就是几周前还活生生出现在我面前的那个人,最后的地方。
我也多少有些不知所措,我单枪匹马,除了手机甚至没有专业的设备来捕捉些画面。大概过了30分钟,从四面八方赶到现场的影迷越聚越多,已经有超过100人,与此同时最后一点残骸处理完毕,警方撤掉了警戒线,影迷们迅速涌向现场,而此时我注意到人群分成了两拨,原来其中也有一小撮并非真正的影迷。影迷们都聚集到了一小片相对干净草坪前,纷纷放下带来的一些悼念品,有画像,有影碟,有小车模型,还有各种蜡烛。而另一撮人,则就好像秃鹫一样,在残骸最后所在的位置寻找有没有遗留下来的任何零件,虽然称不上很吵闹,但他们的行为依然引起了影迷们的不满,有人大声嚷了出来:
“有人刚刚死在这里,你们放尊重点好吗?!”
那些秃鹫们大概也是自知理亏,动作收敛了些,但并没收手。
我没有停下用手机拍摄我能想到的一切画面,但同时也很遗憾自己没有带来任何东西,哪怕一根蜡烛来略表敬意。看着一旁被撞倒的限速牌,不禁感叹现实就是很讽刺,一个追求速度的人,一个因为主打速度的电影而出名的人,一个工作认真,热衷慈善的好人(他在拍摄间隙来到这里的主要目的就是因为一场慈善活动),最终却因为速度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家,那么近,却又那么远。”就在这个离洛杉矶如此近的小城,保罗-沃克就这么去了如此远的地方。
事情过去几天后,媒体的报道我并不想多说,就在洛杉矶这个影视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城市,我和邻居、同行们聊起天来都会不自觉地提到他。大家普遍都认为保罗-沃克虽然不是大红大紫的明星,平时也很少有人会主动提到他的名字,但却都有着一致的印象:一个工作认真,朴实无华,踏踏实实的好人。
"If one day the speed kills me, do not cry because I was smiling." - Paul Walker(“如果有一天我因竞速而死,请不要为我哭泣,因为我一定是笑着离开的。”——保罗-沃克)
这是在他去世后,网上盛传的一句保罗-沃克的话,究竟他是不是说过这句话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但却很好地折射了影迷心中,保罗-沃克的一种生活态度。
(Lee)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