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生:我们对罗大佑的认识甚少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09月08日17:26 南方网
谈起罗大佑,26岁的李高峰说了一句颇为经典的话:罗大佑的歌很有深度,喜欢罗大佑的人通常都是有深度的人。学生时代玩过音乐,现在从事金融工作的他仍是罗大佑音乐的追随者:罗大佑的新专辑他会买来听,甚至在网上写写罗大佑的乐评,与网友一同讨论罗大佑的音乐。
李高峰说,认识罗大佑,是他读小学的时候,当时一首《童年》虽由成方圆来翻唱,歌词有所删节,但也唱红了大江南北。到了上高中的时候,对罗大佑了解得更多,觉得他歌词写得好,简单、明了、容易上口,极具平民化色彩,更为精辟的说法就是罗大佑歌词的深度表现在他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奢华的情感。从那时起,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罗大佑。他认为罗大佑最好听的歌是《光阴的故事》,其中的一句歌词带给他很深的感触:流水它带走了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罗大佑最轰动的歌他认为是《鹿港小镇》:家乡的人们得到他想要的,却抛弃他所拥有的。
说到罗大佑的歌坛地位,他认为罗大佑是80年代初集大成的音乐人,为那一代人的偶像。
其实,在我们进行的“佑迷”调查中,李先生只不过是喜欢罗大佑音乐的其中一个代表。由我们的调查可知,真正对罗大佑的音乐有所了解并喜欢的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生的人。近日在一所大学二年级学生中做的一份调查令我们惊奇地发现:80年代后出生的人对罗大佑居然认识甚少或毫无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有4人是经常听罗大佑的歌,有28人偶尔听,有8人从未听过(占20%)。一位来自香港的19岁女孩张口就说,“罗大佑?我不认识!”在“喜欢罗大佑的程度”一项中,把罗大佑当偶像的只有1人,非常喜欢的有4人,这4人分别来自山东、普宁,另两位均来自吉林。很明显,来自北方的学生比南方的学生更熟悉罗大佑。其中一位来自吉林的学生认为:喜欢罗大佑,是因为他创作的歌词有种淡淡的愁,而且有叛逆的精神,批判现实的色彩,不愧为“歌坛佐罗”。在“罗大佑的歌坛地位”一项,认为罗大佑是重量级的歌星的有12人,一般的歌星有27人(占67·5%),绝大多数人认为罗大佑的成功在于他的创作,而非他的演唱。本报记者李淑君 实习生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