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关于戛纳的应景文字,似乎与王大师谈的好莱坞问题有一点点瓜葛,于是搬过来。现在正好有点时间,再罗嗦几句吧。
其实昨天看到我们报社记者采访马楚成的一篇访谈,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地方,与这个问题也有一些关联,照抄如下:
“记者;你担任摄影时曾以《甜蜜蜜》获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奖,有没有想今后能以导演身份获奖呢?
马楚成:想。但我不会为获奖而拍片。我不欣赏那些只会拍一些拿奖而不卖座影片的所谓文艺片导演,我希望自己拍的电影能让演员演得开心,观众看得开心,老板(投资人)赚得开心。在我眼中,票房好就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记者:如果有一天你不用考虑票房和老板,你会去拍一部怎样的电影?
马楚成:我会拍一部有关小孩子成长故事的电影,会拍得很文艺。”
其实就我的见识而言,骂好莱坞的与骂独立电影人的似乎都一般多,王大师为好莱坞叫屈,不免叫人有点“酸楚”。
想起杨德昌,拍了这么久的电影,也就去年的《一一》终于冲出影展,走向市场。不知道他的电影是不是赔本的,但作为一个影迷来讲,我感到看不到他的电影是一种损失。所以私心里我非常赞成所有的奖项都应颁给这类导演的作品,奖项是电影的一个卖点,奖项越多,这类电影越能得到推广,我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可以看到它们。一个影迷的幸福生活也就是这样了,比如这两天很轻易地买到了《一一》DDVD。
所以看到马楚成无意中讥刺“所谓文艺片导演”,感觉到他内心的一点点醋意之余,我自己也有点儿酸意。又见到王大师为好莱坞鸣冤,便情不自禁插上几句嘴。
我是赞同把电影作为艺术来看待的,不过这也不妨碍我对“电影作为商品”的认识。movingdust说:“当‘好莱坞’作为一个批判对象时,它并不指涉好莱坞的全部,它的含义是:矫情空洞的故事情节,电影表现手段的固步自封,当然还包括你(王大师)提及的对商业化的追求。好莱坞的绝大多数电影都是这样在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商品,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好莱坞的制片人制也决定了好莱坞电影的商品特质。”“好莱坞”其实已经成为一个形容词,我们大都能感觉到它的含义,杨德昌、侯孝贤的名字不会被加上这个形容词;在好莱坞工作的今年戛纳两个最佳导演科恩和大卫林奇也不会被认为是“好莱坞”的;早期拍《性谎言录像带》的索德伯格后来转了型,被指“好莱坞化”了……这里的“好莱坞”其实指的就是把电影完全作为工业产品的倾向。
其实我也同意王大师所说的“好莱坞是世界电影业运作最成功的商业模式”,也迷迷糊糊地赞同“中国电影好莱坞化之日,便是中国电影复兴之时”这句话。电影是艺术,但同其它门类的艺术相比,成本挺高,所以赚得回钱就不得不是个首要考虑的问题。但王大师关于“商业电影养活艺术电影”的说法我不大赞同。也许这种情况挺多吧,不过看得更多的是独立电影人处境的艰难。南方周末有一篇陈果的访谈,他当够了商业片的“资深副导演”,深知拍主流电影的种种不如意,比如导演希望用新人担任主角,可能制片就会要求他用刘德华,创作自由受到很大限制(这其实就是好莱坞),现在就坚持拍小成本的非主流片。不过值得提醒的是,非主流电影票房不好,但其实往往是可以收回成本的,因为成本少。好莱坞电影投资大,市场风险也大,那位大叫“我是世界之王”的导演不是没尝过破产的滋味。
我总是越说越乱越说越迷糊,赶紧说完了走人吧。“骂”一个电影是好莱坞的,或“骂”一个电影人“好莱坞化”了,我想是说话的人认为这部电影已经完全丧失了“艺术价值”。这样的骂其实对于好莱坞本身来说应该没什么伤害,本来就没把艺术作为追求目标,票房才是硬道理。
好莱坞被这样骂不知有多少年了,人家其实根本没把这些话放在心上,这回戛纳电影节上戈达尔又骂了一通,那也挡不住好莱坞跳着康康舞数钞票。王大师更犯不着上火。
其实心里明白王大师是在问:中国电影的方向在哪里?我个人觉得,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但“骂好莱坞”其实是个可以忽略掉的问题,独立电影人既然强调电影的独立特质,他再怎么骂又怎么可能影响到中国电影的方向?影响方向的是官员,是审查制度,是拍主流电影的人。一部电影因为把北京拍脏了就被禁掉,这肯定可能决定以后的电影方向;以高度的政治热情耗费巨大投资拍出超级难看大烂片然后仍然可以赢得可观票房,这也能决定以后的电影发展方向。
一个地下电影人骂一部电影太好莱坞了,有谁理他呢?
《一一》里面有段对话,吴念真在大家谈论钱的时候掏出了耳塞,旁边的人说他书读得多了,对钱看得不是太重了。好莱坞的毛病就是对票房看得太重,你会说这当然是好事。不过我仍然希望至少有一些导演能够尽可能地把心用在电影本身上。
或者折衷一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拍艺术电影的人拍商业电影的人有什么好吵的,各走各的路吧。你骂我“好莱坞”,我嘲笑你没大钱挣,怪没意思的。还是想想怎么拍好自己的电影,赚好自己的钱吧。钭江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