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报票房数字的事儿,在中国电影界可谓是屡见不鲜,这已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一大公开秘密。电影院会虚报票房数字,不是多报,是少报,因为电影院卖出的票房是要与电影发行公司分账的,少报可以少分钱给发行公司。前些年,因为电脑不普及,更没有计算机网络,所以电影院都是售票员直接用手从票本上撕票给观众。卖了多少票房电影院说了算,少报票房成为必然。
和电影院少报票房不同,电影发行公司则喜欢一味多报。不过它们不是向电影院多报,因为即便多报,它也无法从电影院多分钱。它们是通过媒体向大众多报,因为票房数字越高,说明这部电影越好看,越好看,就会有越多的人看,越多的人看,票房就越高。从高报票房到票房高,这个关系式被发行公司认为是颠扑不破的“公理”。
其实这种发行公司高报票房数字的事儿,不是中国特色的东西,世界各地都有。业内人士也都心知肚明,不过不愿意去捅破,不去较真罢了。但没想到近日竟然有人不给电影公司面子,捅破了一桩高报票房博票房高的丑事。不给面子的是北京崇文地税局,没面子的是电影《十面埋伏》的制作发行方北京新画面电影公司。事缘北京新画面公司在8月8日就称《十面埋伏》的票房收入已达1.5亿人民币(若然如此,《十面埋伏》累计到今日的票房应该有1.8亿之多),而北京崇文区地税局前日也公布了一些有关《十面埋伏》票房的统计数字,称截止到8月17日,这部电影在全国已实现票房收入1.35亿元,广告收入800万元,共计应实现税收收入510万元。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多数人都认为张伟平的新画面公司是为了炒作才高报票房。毫无疑问,公众更相信税务部门的统计数字,因为它们要收税,没理由将《十面埋伏》的票房故意缩水。而张伟平是商人,他的新画面公司是为了赚钱,没理由做纳税积极分子,争着把票房数字报高,以便多向国家纳税。
有关新画面是否炒作,以及新画面的人抱怨媒体对《十面埋伏》的恶评影响了该片的票房,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不必再争论了。饮水不知思源的人,是无须再去和他讲道理的。现在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虚报票房的事会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不禁不止?这个问题看似很复杂,其实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问题的题面已经给出答案了——不禁,当然不止。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空子,电影院虚报可以少分钱给别人,电影发行公司虚报可以借炒作赢得更高票房,而我们没有一个独立的专门负责票房统计与公布的机构,票房多与少都是电影院和电影公司说了算,当然会有这样的虚报事件发生。像北美地区有专门的北美票房跟踪统计机构,香港也有类似的机构负责票房的统计与公布。虽然这样仍旧不能免除有电影公司以自购票赠送来炒票房的事情发生,但总比我们“一言堂”的票房来源要规范很多。
中国电影的整体水平还不够高,但市场更不够规范,所以才会出现有人“想”(无意的)多纳税的怪事。规范电影市场,给中国电影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建立独立的票房统计机构,打击那些想多纳税的人,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泊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