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方日报:“康洪雷现象”突显电视业之怪现状(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7日17:54  南方日报

  同行说法:

  拍片前做好市场调研 杨健(《暗算》制片人)

  《暗算》当时在卖的时候没有遇到障碍,但是在播出的时候,电视台就担心片子会不会很另类,结构会不会很奇怪。像《士兵突击》,它既没有明星也没有女性演员,而且没有战争场面,只是军队里的家长里短,当时觉得这部片子危险,但没想到出来这么受欢迎。我们在投资片子的时候,只能根据概率确定这部片子会不会有好的效果,但要说万无一失绝对不可能。要最大可能地避免这种风险,我觉得主要还是要事前做好市场调研,问问各个层面的观众的看法,来确定观众到底是怎么想的。

  收视率是必要的,我们需要一个标准去衡量电视剧是不是受欢迎。但是收视率反映的是否准确是一个问题,因为收视率是根据安装在居民电视上的信号接收器的数据测量的,但是这些接收器代表的人群不一定全面,可能会某个性别的、某个年龄的观众居多,这样测出来的数据是不准确的,不能照顾全部观众层次。

  我们在投资时肯定会对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和商业上有一个预期,而且我觉得一个成熟的导演不会只顾自己的艺术追求而不顾观众的需要。艺术和商业不是对立的两面,而是相辅相成的。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在慢慢提高,即使是一些偏重于艺术的,观众也在慢慢接受。

  本报记者 陈祥蕉

  实习生 吴敏

  康洪雷专访:

  我不是“票房毒药”

  刚刚获得金鹰节最佳导演奖的康洪雷正如日中天,从全国各地来的片约络绎不绝,不少投资公司更是慕名前来在北京奥运村附近的工作室里与康洪雷热谈。在电视剧业界,康洪雷成为“许三多”,从此前默默无闻到成名,他潜伏了整整20年之久,如今他因《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火速蹿红,成为国内电视界风头最盛的导演。

  康洪雷属于典型的直肠子,不习惯接受记者电话采访,见了面解释说,因为自己喜欢掏心窝子说话,所以电话的工具他不信赖。果真,从“叫好不叫座”的《士兵突击》,到至今没有给制片方赚来大钱的几部成功之作,再到因意外事故而炒得沸沸扬扬(blog)的新片《我的团长我的团》等“敏感问题”,康洪雷都开诚布公,一一回答了本报记者的当面采访。

  谈电视剧营销

  “我不是票房毒药”

  记者:业界分析说,去年全中国最火的一部《士兵突击》起码可以赚500万以上,结果只赚了60万,而张纪中(南方日报:“康洪雷现象”突显电视业之怪现状(3) blog)的电视剧仅一集就卖出过这样的价格。

  康洪雷:这首先涉及到电视台买片人员眼光的问题。最初的时候一些电视台对这部剧的题材、叙事形态和整体面貌没信心,换句话说,电视台认为可以赢得观众,赢得收视率的诸多商业元素,《士兵突击》不具备。这种背离以往购买经验的电视剧,电视台购片人不愿意冒风险,即使买了价钱也不高。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