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既是豪放的酒吧女老板阿秀,又是内敛的陶窑女工匠周渔,她爱上了图书馆里的诗人,从爱他的诗,到爱他的人……一天,她乘火车遇到了另一个男人……
剧情:
周渔(巩俐饰)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性,她每周都要乘火车到省城看望生活清贫个性有
些忧郁的诗人陈青(梁家辉饰),对陈青的那种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服从,使她觉得自己失去了独立的人格,爱情变成了一种负担。这时周渔遇到一位经常和她同车的粗犷且具有男性魅力的青年人张强(孙红雷饰)。在他的追求下,她对陈青的爱情发生了动摇,于是她每周在两个男人之间穿梭,火车上经常出现她的身影,火车似乎成了她心灵栖息的地方……
导演孙周说:
一列火车上,满是人,很多为生计或者为别的什么奔忙着的人。其中,有一个女人,叫周渔。她的奔忙先是为了一个男人,然后是两个,最后,是为了她自己。这便是《周渔的火车》要讲述的爱情故事。
我一直想拍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探讨爱情的本质。可是在写作中我发现,爱情的本质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周渔的爱情就在那列火车上,承载着她的矛盾、欲望和对爱的幻想,经过大大小小的车站,卸下一些,又装上一些,但她始终是运动着的,充满活力,那是周渔成长的地方。
因此,这也是一部关于女人成长的电影。
当周渔在我的笔下,在拍摄中活起来的时候,我只能跟随她,就象那列火车,我不知道她的终点在哪里。也许,我永远不能够真正体会她,但却真实地看到了她的成长,而那才是最令我感动的。
都说女人是水,却象是被冰封了的,而周渔融化了。她通体透晶莹的光泽,肆意流淌。
在现实的的生活中,女人的成长不仅仅是意味着轰轰烈烈的成功,还有许多点点滴滴的变化。我相信,更多的是由于这些变化,令女人成长,更加美丽。
花絮:
总制片、导演风采各具
该片总制片人邰祖辉在过京剧团,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近年来参加拍摄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一个都不能少》、《漂亮妈妈》等几十部影视作品。他对人真诚宽厚,对艺术严谨完美,甚至苛刻。我们亲眼目睹了他因为盒饭的质量不高,向群众演员道歉的谦和,也亲眼看见他严厉要求主演、主摄重拍的虎威。
见孙周导演,不由让人想起运筹帷幄的周都督、稳操胜券的陆逊。孙导对我们讲解参加拍摄的要求时,言简意赅,几句话就让我们心中有底了。
让人怜惜一凡人
过去一直对巩俐惊为天人,几天接触下来,却被她的疲惫和辛苦所感动,反而怜惜她太平常,太普通。平时,她好像既没有过人的天分,也没有过人的体力。每天10多个小时的泡现场,累得她疲惫不堪,低眉顺眼,裹衣卷缩。磨不开必须应酬时,与人点个头,笑一下,也是倦意写在脸上。不过一旦面对镜头,她确实光彩照人,不同凡响。
有一天,在寻甸万亩连片的大草场上拍摄,每场戏的间隙,巩俐一下来就瘫倒在躺椅上,一位老大爹用当地话说:"不单子,平时只见人家风光,今天才见到人家这样不单子。"("不单子"是云南方言,大意包含了不容易、可怜、辛苦的意思。)
到了下午,在"高炮"式的摄像机下,镜头语言要求俯拍、旋转、追摇、反拉,并要求演员狂跑起来,表现出痛苦的宣泄。此时,周渔穿了戏曲青衣行当的服装,并将大花脸脸上的大红颜色抹在自己脸上,长袖翻飞,狂挥乱舞,疯跑而去。这一段戏由于机位和技术性要求很高,可把巩俐累惨了,反复了12次之多。时间已是下午4点多钟,天空聚起乌云,已有雨星子飘到脸上。剧组的工作人员、群众演员、围观的老百姓一起喊起来:"过,过,过。"巩俐点点头,导演才大声宣布,"过"。此时,全场欢声雷动。大家一起高喊:"过了!"
梁家辉令人感动
银幕上的梁家辉不错,生活中的梁家辉更令人感动。有一次,剧组人员饿着肚子拍完戏,冒着小雨撤回到酒店,走进大堂,就看见了梁家辉。年轻人围上去,他说,你们都饿了,赶快去吃饭,吃完饭我来陪你们。之后又安排人来联系,敲定准确时间。果然,晚饭之后他准时来到了人群中间。与每一个人合影、签字,始终保持着热情的微笑。大家都满意了,他才带着倦容离去。此时已经10点半钟。在拍摄现场,围观群众一拨一拨的围着他,合影、签名,甚至有人把小孩递给他抱着,他也高兴地接过来,让人照个够。直到人人满意为止。
专访:
爱情是运动的,就像《周渔的火车》
现代都市爱情片《周渔的火车》,是孙周和巩俐继《漂亮妈妈》后再度合作的作品。
近日,记者(以下简称"记")与导演孙周(以下简称"孙")展开关于影片的谈话:
关于电影的表达
记:电影是个人的表述,但这种表述要有交流的功能才有表述的意义。《周渔的火车》您要表达什么?与人交流什么?
孙:我认为一个人的表述是要看表述针对什么人而做。当然我希望和大家有交流,但从我的观点来看,你绝对可以表达,然而去准备着与某一个群体或更多的人产生共鸣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开始就有这方面的把握也是瞎扯。在这部影片中,我只是尽力表述自己对爱的感觉。至于能否与别人有更多的交流,那是电影的运气。一部电影从导演手里脱胎而出就已经有生命了,它是独立存在的,严格地讲和导演没有关系,交流与沟通的多少是它的运气。作为导演,我所有的热情在创作过程后已经结束,后面的一切都是副产品。我始终坚持,电影在生产和创作的时候是不可能设想与人交流的,电影是个很私人的东西。一部影片耗钱费力后的企图,直接和投资人有关系,谁叫你花了人家钱,对这个企图我无能为力,只有尽力去做。
记:能谈谈您当初为什么离开电影吗?8年的广告经历给现在提供了什么经验?
孙:我喜欢沈从文,喜欢他的气节。他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不让我说我可以不说,但不代表我没有这个能力。"8年没拍电影并不等于离开了电影8年,每年我都在弄剧本,而这8年间要是不拍广告我会疯了……通过拍广告的经历,我渐渐能够一方面体谅投资人的诸多要求,一方面又保持我做电影的艺术个性。
关于周渔的火车
记:《周渔的火车》讲的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爱情故事,为什么要去表达这样的情感?
孙:一是想和巩俐再次合作,《漂亮妈妈》的时候我们合作很愉快,那时就相约再合作。另外,对巩俐这样的演员,要研究她以前角色没有的东西。她以前演过很多爱情戏,但这一次完全从个人角度,是一个女性对爱情特别自我的态度和感觉。北村的这个小说也不是合适的,那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视角、立场都是男人的东西。所以我们重新设计。设计的中间很痛苦,钻进了死胡同,因为一个女人对两个男人的选择,常规说这故事没有很大的意义,能不能说点别的?看小说的时候,我喜欢火车的那种韵律,喜欢在这样一个关系中的那份感觉。在琢磨这种感觉时开了窍,发现爱情是运动的,就像火车,没有终点,只有擦肩而过上下的落客……
记:影片表达怎样的男女之爱?
孙:男人一般是确定了目标才去做,女人则一般在过程中才定下目标,所以周渔能在和男人的关系发展中确立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爱人是女人的一面镜子,女人通过他发现自己,又通过另一个爱人发现另外一面的自己,并且为了她的自我,女人还要赶火车,遇到另外一些事情另外一些人……但是,这又涉及另一精神领域的东西--对爱的幻想,这是在爱当中最有意思的。
记:中国人的爱情片表达健康爱情的很少,表达得好的更少。《周渔的火车》在这方面怎么样?
孙:不知道能做到多少。能否表述清晰我一直都很困惑,到了剪接台,这部片子是个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如果它是个情节化的东西,我会特别清楚它的面貌和表述程度。但爱的观点实在是因人而异的,是很私人化的东西。
记:现在影片后期已经接近完成,那么这种私人化的感受您认为在片中出来了吗?
孙:我觉得出来了。剪接过程当中有许多个方案,到现在为止,我仍然喜欢第一方案,有一种留白很多、不完整的感觉。但最后考虑诸多因素,没有用第一方案。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现在已经丢分了。
记:您对周渔这个角色怎么看?
孙:我由衷地尊重这么一个女性,她在用最正常、最热烈、最忠实于自我的方式去爱。但现实中很多女性在这个方面通常是带点儿刹车的。所以影片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周渔常说跑来跑去会发生点儿什么,其实你想让它发生点儿什么就会发生点儿什么。"
记:巩俐在接受采访时谈过"这部影片孙周采用了全新的拍摄手法",能具体谈谈这方面吗?
孙:我不觉得拍摄手法有多新,是因题材而确定的。这部电影故事结构跳跃性大,主体是人的意识活动,时间和空间对之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题材令拍摄看着有些新颖。
关于巩俐的表演
记:谈谈与巩俐的第二次合作。
孙:拍巩俐,导演蛮难的。拍巩俐是一个命题作业,不是一张白纸你去画,画她的人是张艺谋。但她是迄今为止我碰到的最出色的演员,和这样的人合作很有快感。你扔给她什么,她担下来就走。然而继续与她合作并希望求变,对她和对我都是难题,余地非常小。我们都不想重复她以前做过的,观众对她的期待很高,我们哪怕只重复一点,观众也不满意。所以,要尽可能拍她以前角色表现中没有的,哪怕做三分也行。这样就很难,而这一点从拍《漂亮妈妈》开始就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巩俐最气我的一点就是,我在现场永远不说哪场戏好,只说"还行"。
记:巩俐谈到过在表演区域上你是最懂她的导演。
孙:我面对一个演员永远都是去面对一个人。巩俐作为一个人已经在那里存在,所以我说"不管张艺谋怎么看你,现在是孙周在看你。"从前她的角色和故事都是实的,从孙丽英到周渔,故事就都不是线性的、实的,而是散点的。如果说以前的巩俐,演一个实的角色是扛了千钧在走,今天则是给了她一片羽毛在走,轻却不易。
记:和巩俐合作,是否是在一个高度上去够另一个高度?
孙:和她合作我先期就建立好了一个平台。我非常认可巩俐现在的成绩,充分地尊重她、挖掘她。她是一个天才,观众对她有期待,而她在帮助导演解释心中那份东西时会变得更加淋漓尽致起来。作为一个优秀女演员,她的确出神入化。
记:和巩俐会有第三、第四次的合作吗?
孙:可能会,但时间上不会靠得那么近。还有几个针对她的题目,我们对这些题目的创作都会很兴奋。
梁家辉谈《周渔的火车》
与去年上演的《刮痧》相比,梁家辉显然认为在《周渔的火车》里的表演要难。"《刮痧》是在美国拍的,里面的人物与我本人很接近,因为我的生活体验比较多,还有就是那里有一个高手--朱旭老师,一个很有经验的老艺术家,所以我们都很安心,我们一直都是比较轻松愉快的表演。而《周渔的火车》是我与巩俐和孙周的第一次合作,剧中的角色是我没有演过的,我很担心。其实,当初接剧本时我就担心,我与孙周几次沟通了解人物,才下定决心。我觉得这个角色挺有挑战性,在拍摄的过程中,孙周导演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
"我原以为在《周渔的火车》里扮演的人物是一个诗人,感到压力很大,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达到那样的水平与程度,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个喜欢写诗的人,压力减轻了许多。他是一个内向、懦弱的人,偶尔碰到了巩俐演的那个女人,双方擦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我演弱的角色不少,演那么懦弱又会写诗的人还是第一次。演这个人物我还是碰到许多困难,我虽然是最早一批来内地演戏的演员,但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缺乏生活体验,孙周导演每天都会跟我说许多东西,现在很少有导演愿意每天花时间去提醒你了,所以,我真的还是挺感谢孙周导演。"
谈及与巩俐的合作,梁家辉对她的评价也很高,"巩俐很专业,也很国际化,她在剧中扮演两个角色,这部戏的主线不在男人,不在我和红雷身上,我们是绿叶。"
电影虽已拍完,但梁家辉对那段时光还难以忘怀,他与记者谈起了拍戏时遇到的惊险和打击。"在拍我和巩俐在铁轨上玩的那场戏,戏里是我和巩俐刚认识不久,两个人在铁路上手拉手走铁轨,然后一列火车过来,那是真火车,不是道具,火车一来我就先跳下来了,而巩俐要一直走到完,下来后,巩俐还说要不要再来一次。谁敢,真是惊险。"梁家辉还说到了巩俐遇到的车祸。他说那是刚开始拍戏不久,巩俐他们的车在丽江回昆明的路上出了事,车子全毁了,好在人没事。
剧组简介:
导演:
孙周男1954年珠江电影制片公司
作品:《心香》《漂亮妈妈》等
编剧:《漂亮妈妈》
●孙周履历表
《武松》获1981年第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飞天奖;
《高山下的花环》获1982年第二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飞天奖;
《今夜有暴风雪》获1983年第3届金鹰奖、飞天奖的最佳导演奖;
《给咖啡加点糖》获1987年金鸡奖最佳摄影提名;
《心香》获1991年政府奖最佳影片奖、金鸡百花奖、上海影评人协会影评人奖、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法国蒙彼利埃电影节大奖。
此后8年间,孙周一直从事广告拍摄工作,直到2000年和巩俐合作《漂亮妈妈》,重出江湖。
演员:
巩俐女1965年
作品:《漂亮妈妈》《菊豆》
梁家辉男1959年
作品:《刮痧》《冲上九重天》
孙红雷男1970年
作品:《我的父亲母亲》
作曲:
梅林茂男
作品:《花样年华》
剪辑:
张叔平
作品:《花样年华》
摄影:
王昱男1966年
作品:《走到底》
制片:
邰祖辉男
作品:《漂亮妈妈》
于纪元男1949年
作品:《漂亮妈妈》
美工:
孙立男1973年
作品:《漂亮妈妈》《夏日暖洋洋》
录音:
王学义男1961年
作品:《鸦片战争》《西洋镜》
编剧北村
北村,原名康洪,中国福建省长汀县人,一九六五年生,一九八五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学士,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六年就职于福建省文联,后离职从事专业创作,现居北京。
一九八三年发表小说处女作,至今共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聒噪者说》、《玛卓的爱情》、《周渔的火车》、《长征》、《公民凯思》、《消失的人类》等。长篇小说《施洗的河》、《武则天》、《老木的琴》等。电影《周渔的火车》、电影小说《武则天》、电视剧《台湾海峡》等,为中国先锋小说重要的代表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