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翁美玲逝世20周年专题 >正文

纪念翁美玲征文:翁美玲--经典中的经典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5月15日01:33 新浪娱乐

  那个时候我还是背着小书包扎着小辫子呢,能让那个时候让我有机会看到这么漂亮的靖哥哥和蓉儿,我觉得是世界上最难忘的事了.

  蓉儿:金兵要是打来了,我们就回桃花岛,在那里,除了我,没有人敢欺负你!:)

  靖哥哥:蓉儿,你总是作诗,和你在一起,总显得我那么笨。

  蓉儿:靖哥哥,你总是那么好,和你在一起,总显得我特别坏。

  蓉儿:靖哥哥,我死以后,有三准三不准。 我准你娶华筝,不许你娶别的女人,因为华筝是真心对你,你若娶了别的女人,我怕她会骗你。 我准你为我立一个坟祭拜我,但不准你带华筝一起来拜我,因为我始终还是个小气鬼!(哭) 我死后,我准你为我伤心一段时间,但不准意志消沉。

  现在来说说翁黄版的靖蓉绝配吧,这与其说他们精彩的演绎,不如说是上天独具匠心的安排。那时的翁美玲初入娱乐圈,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黄日华虽说已经在TVB崭露头角,但那时的他才20岁,也是不谙世事。射雕纯粹就是他们的本色表演。这里的本色表演绝对不是贬义词,奸夫淫妇的本色表演,世上本来就多,但至真至朴的靖蓉之恋,却只有翁黄二人。从翁美玲的负气自杀、黄日华的碌碌无为,可以看出他们都不是有“机心”的精明人,在当时可称得至纯至真的孩子。靖蓉本来就是小孩子,也只有稚气未脱的孩子才能演好,而一个孩子又懂什么演技呢?靖蓉这对绝世无双的伴侣是很难靠演技去演的。因为普通的演技用来演绎内心冲突激烈的复杂人物是对路的,但对于大朴至纯的人物,一般的演技就望洋兴叹了,只有演技已臻化境的人才能用技巧去演靖蓉,这样的人还没出世呢!但是很少人懂的这个道理,于是乎就有了阴柔有余、正气不足的郭靖(张智霖,说老实话,他演的已经很不错了)和痴情版的黄蓉(朱茵,虽然很漂亮,但不可爱),有了弱智加小新的郭靖和丽春院里的黄蓉(张纪中版),他们都是妄图靠演技来挑战而一败涂地的典型。展望将来,似乎也不会出现经典的靖蓉绝配了:娱乐圈越来越复杂,人也越来越早熟,到哪里去找两个本性纯真的孩子?就算有演技已经出神入化的人,年龄必然也远远超过了靖蓉的年龄。想到这里,再看翁黄的靖蓉恋,更觉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唯一的绝世侠侣经典!

  黄日华版的郭靖:憨厚(因憨厚而傻,并非因傻而显得憨厚)、可爱、温暖、一身正气、青涩、纯真、英俊(如果说有不符合金庸原著的地方,就是这个了)。再加一点点俺的小心思:黄日华的身材真是没得说,最喜欢他弯弓射大雕的姿势。服装设计的也好,黄日华和翁美玲站在一起,就是大漠飞鹏和江南柳燕的感觉!我小的时候看了这部剧,白马王子就非靖哥哥莫属了,呵呵,就是现在看了,也觉得怦然心动呢!

  翁美玲版的蓉儿:调皮、可爱、稚气、小气、温柔、多情,特别是小兔子牙,哎呀呀,真是疼死人煞!我父母跟我一起看的时候,也对这个俏蓉儿爱不释手呢!张纪中聘的打手说这个蓉儿是个善妒的市井少女。嘿嘿,市井少女总比丽春院里的姑娘强吧。所谓市井,不外乎就是小心眼,喜怒哀乐形于言表。有人觉得蓉儿既然是黄岛主的女儿,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就该大气一点,难道让蓉儿演成瑶伽一样的大家闺秀么?翁美玲的江湖小儿女姿态,才是真正能让靖哥哥一见倾心呢。最难能可贵的是,翁美玲演出了蓉儿温柔多情的一面,她的目光始终追随着靖哥哥,连跟别人说话,眼角也时不时地瞥向那个傻愣愣站在一旁的靖哥哥。翁美玲和黄日华没有成为一对真是让人惋惜,这样她就不会死,华哥今日也许就不会这么不得志。只有对心中爱极的人,才会这般地牵肠挂肚啊。而张纪中版的一对,却完全没有了翁黄那种柔情蜜意,何况他们还是真实的一对恋人.

  接着说83版的射雕:看了83版射雕的拍摄花絮,不禁更加深信翁黄就是靖蓉,而靖蓉就是翁黄。看场下黄日华拿着大喇叭喊,而翁美玲靠在他身边笑颜如花,这不就是靖哥哥和蓉儿吗?唯一跟电视剧里不一样的是他们披着厚棉袄,黄日华有时还戴着眼镜。那时的拍摄条件真艰苦,演员都是真打,炸弹是真的就在他们身边爆炸,黄日华从山坡跃下射雕的姿势看着都让人捏一把汗。最喜欢黄日华为了御寒而唱歌的样子,是“铃儿响叮咚”的曲子,最后喊一声“嘿!”真是超可爱!感觉摄制组的成员们都很相亲相爱,大家快快乐乐地做一件事情,那个年代……当然83版的射雕在场景、道具上都是没法跟现在比的,但就好像你不能指责拿破仑不会用坦克打仗一样,你不能苛求20年前的东西。况且,那个时候拍成这样已经是奇迹了,想想看那个时候我们电视里放的都是什么东西。电视剧最重要的是情节和人物,如果有那么一点思想内涵当然更好了,如果看风光,我去看旅游资料好了,如果看特技,你再怎么也拼不过好莱坞,一部电视剧自夸风光特技好,就好比一朵花夸自己长的够斤两一样。

  先说情节,尽管我已经把一本《射雕》看的滚瓜烂熟,但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还是跟着故事的发展或喜或悲,欲罢不能。明明知道下一个情节是什么,但还是禁不住地心神不宁,渴望着看下面的发展。香港编剧和导演们的功力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这可不是我媚港。说实话,这版射雕对原著的改动挺大的,多数是因为当时的拍摄条件造成,一些是编剧的灵感突破,这部分就构成了83版射雕无法超越的闪光点。本文开头的那些对白就是编剧创作才华的表现,那些话,让你一边感动一边回味,再配上翁黄深情的表演,让你心醉倾倒不已。当然这出剧本还是有失误的,比如洪七公送到临安皇宫的《武穆遗书》何以到了铁掌峰的擅入者死的秘洞里。蓉儿被欧阳峰打落悬崖后,靖哥哥居然“气色很好”(丘处机语),脸上不带悲凄之色。反倒蓉儿被欧阳峰掳走之后,他胡子拉查,神色委顿,似乎蓉儿死了一样。当然这些都是暇不掩瑜。想当年我初读《射雕》,读到靖蓉密室疗伤时还想,七天七夜掌不离掌,那便便怎么办啊?何况他们吃的还是西瓜。呵呵,后来读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遗嘱》,才知道当时的我是“傻鸟”,是没资格读小说的。这几年来好歹也是做跟文学沾边的工作,慢慢学会了欣赏一部作品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甚至无关紧要的,这其实挺不容易的,现在很多文化界的学霸们,虽然名头响亮,但这个最基本的道理却是从来不懂的。

  人物我就不多说了,反正只要你看了这部剧,那些演员绝对会占据你心目中射雕群侠的位置,尤其是东邪西毒北丐老顽童,表演自然,不着痕迹。哈哈,说说杨康吧,阿苗一直是俺心目中当仁不让的古装第一小生,从玉树临风的江枫到王者之气的李世民,俊朗挺拔的阿苗足以让现如今的F4、陆毅之流羞死。阿苗的贵族气派,即使身着布衣也是十足的小王爷,待得他穿上裘衣锦袍,真是让人流口水的心都有。阿苗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的,特别是他在轩辕台大斥郭靖的那一番话,真是气势如洪,当反派当到这个份上,真是难的,还有他临死前悔悟的那一段,也是让人黯然落泪,对他再也恨不起来。

  至于内涵,香港一向被喻为文化沙漠,但我认为这个文化沙漠是装模作样文化的沙漠。香港有他独特的文化征,在传统继承上,虽然做了殖民地,也比内地的要好的多。倒是由于吸纳了西方文化的营养,东西合壁,创造出了盛极一时的东方流行文化。在《射雕》中,虽然不见豪华的金戈铁马,但胸中一股豪气却贯穿全剧,有时觉得演员笑声有点假,但那估计是配音的问题。岳飞的《满江红》作为插曲时时响起,也提醒着观众当时国破民危的历史环境。华山论剑的最后几集,更是看的人热血沸腾,扼腕叹息。

  忘了说我也觉得阿翁演黄蓉有个重大的突破——演出了温柔!这份感觉小说中万万不够、万万不够!我好喜欢她的温柔啊,记得吗?她对郭靖摇摇头,有一种类似母亲看着孩子,姐姐看着弟弟那种好温柔的感觉,有几次的,最动人心弦的一次是在答应给华筝医病后。还有郭靖受伤之后她照顾他的关切神情,还有抚摸父亲头发时候的轻盈……小说中有一个情节,靖蓉在岛上,蓉儿掏出一把小梳给靖哥哥梳头,郭靖说像他妈一样,电视中没有这个情节,但是这种感觉,也在阿翁那里以其他的方式得到了表现,真是神似!如果说其他删去的情节都由编剧或导演做了其他的替代安排,这个却是没有痕迹的!还有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动作,就是蓉儿冲开穴道后来与父亲辞别,第一次被父亲引到母亲沉睡的纱床前,“蓉儿,这就是你娘。”“我娘?”(台词或许不准确)蓉儿抬手,手落到母亲身上,定住,并不放下抚摸。——好经典的一幕啊!我感到这一个动作好微妙好微妙,妙极!

  "如你重返我们中间,整个世界变成天堂”这是刻在阿翁墓碑上的文字,回味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听张柏芝的那首《星语心愿》,“眼睁睁地看着你/却无能为力/任你消失在世界的尽头.....”听着听着就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些往事。刚认识她的时候,我还是个8岁的小孩子,那时候她每天都在电视上演绎蓉儿和靖哥哥的故事,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看过金庸,也不太明白爱情,是她让我看到了人间一种极致的幸福----和心爱的长相依。

  她那么聪明,所有的事情都在她的掌握;她那么善良,从不忍心伤害别人;她又是那么任性,让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为她头痛。那时候,阿翁简直就是我生活的目标。可是不久,我就听说她已经离开了我们,永远离开了我们,我感觉我丢了一个梦。等我长大以后,我明白了爱情,也明白了当初的阿翁,是一个怎样痴情重情的女孩儿。重拍《射雕英雄传》的消息成了娱乐圈的热点,于是又想起了她,其实再不会有一个黄蓉如阿翁般美丽,再不会有一个黄蓉如阿翁般伶俐,因为阿翁的黄蓉是用生命演绎的。(陈霞)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翁美玲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