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好莱坞社会运作的秘诀,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亲身体验,但这种方法的潜在代价很高。通过书籍和刊物先来一番纸上谈兵不蚩是良策,尤其是对海外人士而言,但有一种比这更省力的办法,那就是通过那些描写好莱坞的影片来了解好莱坞,更加直观,事半功倍。
如何当大亨
笔者很少谈论当明星的秘诀,多数读者来信都是问进军好莱坞当老板的途径。老板有大有小:当迪斯尼的CEO是一种,当某个剧组的木匠领班也是一种,因为你手下领导著几个人,控制著一点钱。平心而论,咱们中国人控制好莱坞有两条捷径:一条就是通过吸引老板、当上能吹枕边风的老板娘──广州的邓文迪就是生动的例子,她老公是福克斯公司老板的老板;另一条就是民营企业家哪天采用日本模式买下哥伦比亚或米高梅。咱们有著几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所以这绝对不是痴人说梦。
可惜这些故事还没有搬上银幕或屏幕。有一点可以确信,登上好莱坞之巅不需要MBA(虽然邓文迪有美国名校的MBA),最需要的是过人的胆识和赌徒心态。能当电影大亨的人一般不是鼠辈。斯科西斯拍摄的霍华德·休斯传记片《飞行家》描写了一个怪癖跟才华一样横溢的人;1993年的《华纳传》(Jack L. Warner)和2001年的《劳伦迪斯传》(Dino De Laurentiis)这两部纪录片的副标题都是《最后一个大亨》(The Last Mogul)。等你发达后,这个头衔你可以继承过来,然后把这两部改成《我之前的大亨》。还有一部1998年的纪录片叫做《好莱坞主义:犹太人、电影和美国梦》(Hollywoodism: Jews, Movies and the American Dream),详细阐述犹太人创立好莱坞的历史;你若想钻营得快一点,不妨谎称自己有犹太血统。我不是主张忘记祖宗,但打入敌心脏有时需要雕虫小技。
如果你的志向比这略低一筹,以下影片可以当作课外读物。进军电影业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脸皮比犀牛皮还厚,同时具备农民企业家的不知天高地厚和西方资本家的笑里藏刀,五讲四美三热爱是行不通的。1952年的《玉女奇遇》(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从一个女演员、一个导演和一个编剧的角度审视一个叱咤风云的制片人(柯克·道格拉斯主演),控诉他如何不择手段利用他人。别看大家咬牙切齿,他不坏怎么会成功呢?40年后,时代进步了,终于有人忍无可忍要报仇雪恨了,且看1992年的《幕后玩家》(The Player),主角(一个电影公司的主管,蒂姆·罗宾斯扮演)收到一名编剧的恐吓信,扬言随时要他的命。如果这还不能点燃你"人之初性本恶"的本能,再看1994年的《与鲨共泳》(Swimming with Sharks),看看人家老板是怎样虐待打工仔的,打工仔又是怎样出人头地的。
话说回来,多数国人对大公司的行政工作并没有兴趣,而通过拍摄独立或小成本制作一步步往上爬是比较现实的做法。《好莱坞的阴暗面》(The Dark Side of Hollywood, 1998)告诉你没钱如何拍电影;2001年的13集电视纪录片《绿灯项目》(Project Greenlight)详细描述了本·阿弗莱克参与的一个挑选独立片资助项目的全过程;正襟危坐传授行业知识的有《我们的好莱坞教育》(Our Hollywood Education, 1992),教你如何平衡商业vs艺术的矛盾;搞笑的有冒充纪录片的《通往圣丹斯的路》(R2PC: Road to Park City, 2000),虽说离好莱坞还差几百里,毕竟万里长征要迈出第一步嘛。
你若是放眼世界,特吕福的《戏中戏》(Day for Night)虽然讲的是欧洲的故事,但被公认为刻画电影业内幕的巅峰之作。另外,可以参考1996年的《戛纳人》(Cannes Man),百分之百的故事片,讲一个老板如何把一个无名之辈两下三下捧成"下一个塔伦蒂诺"。以编剧为题材的影片还真不少哩(看来编剧都有点自恋),有名的如《改编剧本》(Adaptation, 2002),尼古拉斯·凯奇一分为二,诠释追求艺术还是追求名利之间的痛苦选择(假设两者不可兼得的话);没有名气的如《法国出路》(French Exit, 1995),讲两个编剧如何成为欢喜冤家;还有一部华人拍摄的短片,从片名《The Matrices》(2003)到桥段全部模仿《黑客帝国》,主角是奋斗在好莱坞这个异度空间的编剧。
(本文选自《好莱坞启示录》,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