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梅兰芳》的核心价值:舞台不可承受生命之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5日22:23  新浪娱乐

  贾磊磊/文

  京剧艺人的演绎生涯离不开舞台,不论他们是在台上还是在台下,舞台始终是他们抒情言志的场所,是他们魂牵梦系的圣地,他们几乎每天都在上台、下台,不知不觉之中京剧舞台与他们的人生舞台相互并联,就像京剧的艺术意义与他们自我的人生价值相互融汇一样,人在演艺过程中获得了荣誉,也拥有了气节,人所站立的舞台为此也有了尊严。渐渐地舞台成了一个不是可以随便上下的地方,尤其是那些把京剧视为生命的人,舞台更是一个神圣之地、崇高之地。台下的观众虽然看的是戏、是乐儿,台上的艺人演的却是神、是魂。作为平行移动的一种“主题场景”,京剧的舞台在影片《梅兰芳》中即不仅成为演绎京剧艺术的娱乐场所,而且也成为承载人类尊严的神圣平台。

  十三燕宁愿倾家荡产也不离开京剧舞台,他不是怕输了戏,而是怕输了尊严;梅兰芳宁愿掉脑袋也不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登台表演,他不怕丢了命,而是怕丢了气节。两种对于舞台的不同选择,一留一去体现的是同一种对京剧舞台的崇高认知。包括十三燕看不得马三往台上吐果皮,邱如白见不得别人在台上演“粉戏”,对于他们来说糟蹋舞台就是践踏艺术,践踏艺术就是在践踏艺人的尊严,为此,舞台在影片《梅兰芳》里便成了圣地,梅兰芳在上面倾身鞠躬,十三燕在上面声咽气绝,京剧艺术的兴衰荣辱,一代伶人的悲欢离合,一一展现在这八尺见方的舞台上????????????

  舞台,是梅兰芳心中的圣地

  一部影片的核心意义有时并不是从第一个镜头开始的,就像《梅兰芳》整个影片的精神支点实际上并不是从少年梅兰芳在灯下阅读爷爷的遗书开始确立,而是从梅兰芳与邱如白面对着墙上的古画、共同祭拜古人的那一刻开始建立的。尽管我们不能够说梅兰芳爷爷的遗训与他的精神成长无关,但是我们却可以确认,影片中梅兰芳人生价值观的确立是从上述那个镜头为起点的。我们可以把这类镜头称之为影片的“核心镜头”,把与这个镜头相关的叙述语句称之为“核心句式”,电影的这种“核心镜头”是我们读解整部影片文化意义的关键所在。画中那两个宁可饿死也不吃沦丧了的国土上长出来的粮食的兄弟,我们想应当就是中国商代的著名人物伯夷和叔齐。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因为自己曾经归顺于西周而感到羞耻。为了表示对于自己行为的忏悔和对于前朝(商王朝)的忠诚,他们决定不再吃西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以野菜为食。后来他们不就连周朝山野上生长的野菜也不吃了,而且断然拒绝了周武王让他们出山仕周的请求,最终活活饿死在首阳山脚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在《梅兰芳》中邱如白指着画像上的俩兄弟对梅兰芳说“我们就是这样的兄弟”。换句话说,他们要做的是那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可以生死与共的人,就像伯夷和叔齐那样,即便面对当朝的帝王也敢于坚守自己的人格与气节----这无疑是对后来情节的一种预置。梅兰芳果然遇到生死攸关的时刻,面对肆意屠杀中国人的日本鬼子,面对架在脖子上寒气逼人的钢刀,梅兰芳毅然回绝了让他演出的邀请。在那一刻等待他的也许是一场酷刑,也许是一道寒光。然而不论是什么,梅兰芳此时并没有丝毫的改变。不能演戏,曾经是梅兰芳最怕的一件事,对于一个把自己的一生都倾注在舞台上的艺人来说,不能演戏的失落与痛苦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客观的现实使他自己不得不放弃演戏,他不能够在国破家亡的时刻为日本人登台献艺,面对生命的威胁也罢,面对人格的侮辱也罢,梅兰芳对此已经全然不顾,舞台,是他心中的精神圣地,在这里梅兰芳坚守的难道仅仅是京剧艺术的纯洁性吗?不是,他坚守的是民族的气节与做人的尊严,在精神境界上梅兰芳就像是现代的伯夷与叔齐,宁愿慷慨赴死,也不愿意苟且偷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相关专题:陈凯歌作品《梅兰芳》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