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近年来的青春类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脑海里浮过诸如《暮光之城》《关键第四号》《彼得·杰克逊与妖魔之海》等等片名,很容易让那些并非原著的粉丝,而是只想看一部好片子的影迷们皱眉头:这类剧情狗血、情节简单、对白贫乏、场面中规中矩,缺乏足够亮点的电影,看了没什么意义,不看也没什么损失,实属鸡肋。虽然也有着《纳尼亚传奇》这样值得一看的作品,但却意外的遭遇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导致三部曲换了三个片商,都不敢接这烫手山芋。这窘境就如同《哈利波特》系列一样,最受好评的是《阿兹卡班的囚徒》那一集,可不幸的是,这一集却是系列里票房最低的。这让当时还不出名的导演阿方索·卡隆郁闷了很久,可如今他已经扬眉吐气的拍出了《地心引力》,青春系电影又该何去何从?
树青春片新标准 隐喻当下社会怪现象
也许,《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能给那些疯狂寻找青春畅销小说来改编的片商们一个启发。和上面提到的电影一样,《饥饿游戏》的基因也来自《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单,原著风靡全球(貌似不包括亚洲),故事则很容易让人想起《大逃杀》等许多极端日本文学作品,讲述未来世界极权统治下,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为了维护权力,统治者将国土分为若干区域,定期从中选出参赛者,举行“饥饿游戏”比赛——将所有人关在一座特制的丛林里,互相杀戮,直至剩下最后一人。
相比起《暮光之城》这类吸血鬼和狼人是情敌,人类女孩搞劈腿的狗血爱情剧,或者《彼得·杰克逊与妖魔之海》这类天神之子遗传超能力拯救世界的无聊套路,《饥饿游戏》无疑在青春小说里显得深沉许多。青梅竹马被迫分道扬镳,为了生存假戏真演,制造噱头博得观众同情,收视率决定命运,《饥饿游戏》并不是简单的把吸引观众的噱头集中在未成年人杀来杀去这一点上,它试图隐喻当下社会的许多怪现象。在电影版的第一集里,这一点还不能被做得更深,导演小心翼翼地拍摄故事,显得有些温吞水,但随着第一集取得了不错的评价,而且在北美拿到了不可思议的4.08亿美元票房,全球6.91亿美元票房之后,《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显得底气十足,开始正儿八经的,往史诗方面大踏步迈进了。
“游戏”之外内涵深 观众代入感强
不同于《饥饿游戏1》着急留住观众所以很快进入杀戮情节,146分钟的《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在前面用了至少一个小时来铺垫剧情,展现出这座名为“都城”的未来社会的方方面面。痛恨女主角的总统,操纵节目选手的议会高层,国会区那些所谓“上流社会”的奇装异服和怪癖行为,还有继续发扬光大,批判电视节目对于观众的洗脑,以及更多的麻木看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虽然议会依旧进行着惨无人道的“饥饿游戏”,但心甘情愿被统治的市民们却真的在洗脑状态下,把这种杀戮行为当成一种娱乐性十足的刺激节目,为选手们投票、疯狂,甚至在临行前的特别节目上,选手们还特地制造出“这是我和大家见的最后一面”的悲情场面,试图令观众催泪,为自己获得人气。这与国内某些“XX好声音”等电视节目里,选手挖空心思制造悲惨身世来获得大众同情是何其的类似。不知道坐在银幕下的观众们,看着电影中那些为选手感动流泪的观众,心里究竟作何感想?
第一集里已经进行过一次杀戮游戏,如果第二集再来一次,这显然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所以当故事进行到后半段,杀戮过程和如何生存都已经不是影片要表现的重点,你是否能信任你的同伴?如果你信任,能信任到什么程度?这成了第二次“饥饿游戏”要和观众探讨的重点。在明知道最终胜利者只能是一个人的情况下,凯妮丝与其他优胜者所结成的联盟,随时都可能瓦解,他们互相信任,却又不得不互相提防,当队友让凯妮丝去睡觉,他来守夜的时候,凯妮丝内心的挣扎,让人感同身受。这很像团队拓展时常训练的闭眼倒合作游戏,你闭眼,往后倒,你的同伴说能接住你,可是你的本能却告诉自己,万一他没接住呢?究竟是否应该信任你的盟友?
直到影片的最后一幕,这个问题才让观众恍然大悟。革命要开始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心甘情愿被上层操纵的玩偶。凯妮丝洒下的革命之火,即将燎原。从求生到怀疑,再到反抗,观众随着凯妮丝的这条路走下去,《饥饿游戏》也从《大逃杀》走到了《V字仇杀队》。看,青春小说不止是三角恋与超能力,年轻人的故事,一样可以如此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