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之路》:现代版《警察与赞美诗》

2014年02月08日08:52  新浪娱乐 微博
《敌人之路》剧照 《敌人之路》剧照

  理查德·波查拉镜头下的美国和墨西哥边境,是一片令人绝望的荒芜。这里人烟稀少,寸草不生,来自南美洲的偷渡客们,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铤而走险跨越边境。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则干着各种不痛不痒的营生。这里是鱼龙混杂的窠臼,警察和罪犯之间矛盾滋生,在监牢中度过十八载的威廉姆·加内特(福里斯特·惠特克饰)刚刚刑满释放,重新回归社会。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好好做人,开始新的生活;要么,任由愤怒丛生,再次犯下致命的错误。《敌人之路》的故事就在这“两条路”的张力下开始了。

  改编自1973年法国导演乔斯·乔凡尼(José Giovanni)的惊悚悬疑片《城里的两个男人》,理查德·波查拉的《敌人之路》摒弃了前人作品中浓墨重彩的黑暗风格,并不渲染极度的社会暴力,转而把重心放在主人公个人命运的探索上。《敌人之路》更像是一部现代版的《警察与赞美诗》。这一次,导演的镜头对准的,既不是寒风凛冽的纽约冬天,也不是充满偏见与不同的法国社会,而是日照充足,却始终了无生气德州小镇。主人公威廉姆·加内特也仿佛是欧·亨利笔下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小人物,面对崭新的未来,内心同时充盈着激动和恐惧。而现实正是在他们最满怀憧憬时,给予他们致命的一击。《敌人之路》的展开缓慢而柔和,个人命运的走向,被社会这张大网及其中的各种力量所左右:宗教、社区、人群、敌我……威廉姆·加内特每向前踏出一步,都经历了多方势力的博弈。尽管怀揣美好的意愿,也遇见了愿意与其长相厮守的伴侣,他却不再是他自己,正如他的愤怒,也早已在长时间的牢狱生活后,完全摆脱了他的控制。

  理查德·波查拉对“控诉”不感兴趣。《敌人之路》不是为了揭露社会的不公或是司法体制的无赖,电影甚至果断地取消了“善良”与“罪恶”的二元对立,架空了所谓的价值观,就好像茫茫的西部大漠,大风起兮,黄沙弥蒙双眼。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部作品只能算作一部个体“成长史”(也许,在这里用“毁灭史”更贴切电影的语境),命运的偶然和必然在广袤无垠的西部沙地上相遇,除了承受它,我们别无选择。

  作为观众,我们很难判断威廉姆·加内特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同样也不能在处处与他作对的警长身妄下断语。前者拥有犯罪经历,虽然出狱后尽最大所能改邪归正,却始终无法抹去“罪犯”的烙印;后者的刻薄和仇恨事出有因,作为观众,我们痛恨他的冷酷,却不能指责他残忍。《敌人之路》里充满了诸如此类无法归类的灰色地带,主人公道德选择的困境也随着情节的发展让观众时时感到窒息。电影孕育着转瞬即逝的矛盾和反讽,它们一点一点累积,最终堆砌成一触即发的危险——心灵的黑暗暴露在明晃晃的太阳底下,无助的杀戮也发生在这片土地最美丽的日出时分。

  《敌人之路》是一部出色的剧情片,一部充满叹息的现代寓言。福里斯特·惠特克丝丝入扣的演绎为本片加分不少。电影结尾的镜头精彩异常,当初升的太阳在天空中洒满了无垠的血色,主人公黑色的剪影在山脊上渐行渐远。他最终幻化为一个无法捕捉的渺小的点,消失在银幕深处,而他刚刚开始的新生活,也就这样无奈地变得面目模糊,接下来能够登场的,也只有一个匆匆的谢幕了。(柳莺/文)

(责编: 小万)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