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的舞厅》:英伦三岛的内部矛盾

2014年05月23日21:47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吉米的舞厅》戛纳首映 《吉米的舞厅》戛纳首映

  英国导演肯·罗奇的新片《吉米的舞厅》亮相戛纳影展,这部号称是肯•罗奇最后一部剧情片的电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位英国老导演常年拍摄英国人民内部矛盾,秉承着一辈子和大英帝国较劲的原则,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被他和他的编剧搭档保罗•拉维蒂反复搬上银幕。拍片几十年,入围戛纳十几次,从没有向好莱坞商业潮流妥协,一直坚持拍摄政治片,他是戛纳影展嫡系导演里政治狂热分子的代表人物。

  《吉米的舞厅》和肯•罗奇当年的金棕榈电影《风吹麦浪》很相似。首先,《风吹麦浪》讲述的是爱尔兰独立战争期间的故事,一群爱尔兰热血青年自购武器反抗英国人的统治,爱尔兰小伙子被英国人迫害致死后,村里的长者在葬礼上吟唱爱尔兰民歌“风吹麦浪”的场景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吉米的舞厅》依然在爱尔兰英国历史的群戏和音乐上做文章,故事的主要内容是爱尔兰独立战争之后的历史事实,爱尔兰共产党领袖吉米•格尔顿回到爱尔兰,和他的支持者一起重建了舞厅和活动场所,但是遭到当局阻挠和打压,最终吉米被当局驱逐出境,影片中吉米的追随者们在新建的舞厅里载歌载舞,学唱爱尔兰语歌曲的场面为充满紧张情绪的电影起到了活跃气氛的作用。所以《吉米的舞厅》从剧情上来说是一部相对轻松愉快的作品,即使结局并不圆满,也是可以接受和充满希望的,没有苦大仇深,只有一群人为了做成一件事而共同努力的精神。

  肯•罗奇是一个关注现实的导演,剧情片和纪录片并重,所以他的电影的摄影都有固定的特点,比如以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山区景色,特别是以背景中的绿色为调色板的基准色。镜头总是带着一点点俯角,也就是说处在和角色等高,或者比角色略高一点点的高度上观看角色。景别上最近的距离是带着肩膀上沿的特写,没有更近的距离,且近景和特写的单个镜头长度都不会过长。一般来说这种拍法都是为了消除情绪的主观代入,增加影片的客观性,从旁观者的角度为观众讲故事。

  能够在戛纳和柏林这两个政治意味浓郁的影展频繁得到机会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已经足够证明肯•罗奇强大的公关能力。和其他有政治诉求的电影人不同,肯•罗奇在摄影等技术层面上的成就让他成为了政治家里的艺术家。即使不去理会他的政治诉求,单独观看他在《吉米的舞厅》里对英伦三岛美妙景色和爱尔兰民歌的展示,也是非常享受的。

  (新浪特派戛纳报道团 康一雄/文)

(责编: 加缪)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