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国安冷题材也能受关注

2015年05月18日16:16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于无声处》海报 《于无声处》海报

  岳齐/文

  以为冷题材注定冷收视,就像忘了“跟风容易被拍死在沙滩上”一样,太天真。从《蜗居》、《裸婚时代》到14年大热的《离婚律师》、《大丈夫》,荧屏中都市情感题材一路稳扎稳打,抢下的似乎不止半壁江山。六六同名小说改编的《心术》,再到不久前走红的《长大》等行业剧。前有《甄嬛传》,后有《武媚娘传奇》古装传奇类热潮也势头不减。有章可循的成功让这些热门题材热力加分,而跟风随大流的捷径一旦过久,必然造成题材内容大量撞车,同质化作品铺满荧屏。在单一重复中挤破头,难到这就是电视剧该有的“稳中求胜”?

  一边是面对同质化题材塞满荧屏,求新若渴的观众,一边是颤颤巍巍稳中守旧,深陷创作瓶颈的电视剧市场。“冷题材”如此不受待见,难到它就注定火不了?

  在最近刷屏的新剧中,有一个另类代表。凭着“冷题材”意外蹿红,央视首播,CSM50城收视率夺得同时段第一,在开播后连续三日登顶,即便随即遭遇五一小长假停播,节后复播收视不降反升,继续雄踞全国50城收视首位,在昨日收视率中以1.983全国第一的成绩。

  作为冷题材,《于无声处》的确不是“独门独户”。医疗、公安等涉及专业知识的行业剧无不因创作的高专业门槛,难成风潮。深入浅出需要业内人士跟自己死磕,而观众凭借生活经验的支撑,对熟悉而不够了解的领域,有时反倒兴趣十足。

  说《于无声处》够拼,够“狠”,因为它题材的“冷”,起点怕要算得零下。国内鲜有先例的“国安剧”新剧型,对多数人陌生的“国安”题材,对于许多人而言认知度是甚至是零。至少目前,这算得上“绝对冷题材”,第一部甚至要从建立观众对题材的基本概念开始。不仅如此,高满堂编剧、阎建钢[微博]导演、隆晓辉制片,胡军[微博]、左小青[微博]、赵立新[微博]领衔,这部剧从幕后主创到主演阵容,与人气偶像毫不搭边,陌生“冷题材”又出乎意料的选了纯实力牌打纯硬仗,这份“内外皆冷”,实在透心凉。  

  就创作而言,《于无声处》面对的是与其他“冷题材”一样专业“门槛高”的通病,除此之外“国安”的限制和这一领域长期神秘化造成的陌生,甚至不知道“国安”是什么。认知、了解、把握的难度是这个“限制级冷题材”对难度的升级,创作之外,题材大众认知度低无疑拉长了铺垫的战线。观众从知道到了解再到接受、喜欢,建立关联,引起注意进而引导兴趣,这是一次摸索,在既有难度上雪上加霜。

  同时,涉及与国家安全机关,极具特殊性、敏感性,在创作中必然存在各类束缚牵绊。无法深入内幕细节,也无法在创作中实地采风,策划创意难的切口如何打开,每一个细节如何落实? “雾里看花”已是为难,特殊题材不允许偏差、演绎,要猜,更要“准确”,审查的硬要求下,难上加难。

  而《于无声处》就这么挺过来了。

  “冷题材”拼起实力,是否有硬货决定了它能不能火。

  从《于无声处》的呈现,可以看到创作中对每个细节的打磨凝练,紧张悬[微博]念与工厂生活交织并行的张弛有度,生活化情节、情感处理的细腻真实,马东、陈其乾、冯书雅的人物层次和内心呈现、生活质感与人物命运,都在细节中凸显。80年代怀旧质感,对于年代特色元素的选择,蛤蟆镜、摇滚风、海魂衫,以及对工厂生活的表现勾起了一代人的记忆;推理、悬念、跨国案件支撑起神秘紧张的故事线;在深入细节的真实中铺展出生活质感,人物的细腻刻画、情感纠葛,都打牢了这部剧的底子。

  厚实的故事是本,呈现的方式选择往往影响剧能多火。

  “冷题材”认知度低,起点居于劣势,突围的要素之一便是有特点。让偏门有点可看,有料可挖。而这部剧看下来,正剧“不正”、小人物有点逗。“冷门正剧”玩起幽默,看着确实有点不一样。不论是胡军从正经硬汉变身“逗比憋屈特工”,本身带来的颠覆,又或是剧中角色创造的笑料,都着实让人惊喜。一个国安如此贫嘴逗比,机智过人却要装傻卖呆;一个痴迷福尔摩斯的助理工程师,比特工更敬业的进行“案情分析”,在男女主生活甚至爱情中插科打诨;不仅有两个大男人一粗一细,相爱相杀,还有文艺厂花拯救颜值,更让内心戏虐得更惨,两个男人斗得更凶。“不正”的轻松正剧,加料玩法也让这部剧有更多可能。

  这部剧的人物关系搭建很是有趣,人物设置与塑造更是层次分明、丰满走心。马东满是缺点,常莽撞冲动,真实有血肉,在感情中因为身份有苦难言,纠结压抑,内心撕裂状态,在极致中抉择的人性展现。陈其乾的人物层次似乎更为分明,他是精英,却也是精明功利,一心希望爬上去的小人物,他慢慢走入间谍的陷阱,“你回不去了”,注定了悲剧的人生,这其中更有着两世人生、命运与选择,爱与信仰的深层探讨。

  在其中也不难体会到国安工作者“于无声处”坚守、奉献的牺牲与付出,很大程度上,国安特质与人物命运结合才能看到此番呈现的独特,而在呈现与讲述中,似乎能国安这一陌生符号化的概念也变得丰满立体,真实而有血肉,从某种层面上这部剧应该也包含着一份人性的思考与对行业的致敬。

  这部剧整体看来更算得上深入浅出,轻松诙谐背后的走心与凝重,直指人物命运,直戳人性内核,这样雅俗共赏无门槛、多层次,当是一部好剧才有的厚度。

  “冷题材”因为内容好看火了,一部剧有了魂,因为内核立得住,才能经得起推敲。

  “冷题材”去拼运气的事不常有,分析《于无声处》受赞始末,诊断报告该是:“必然”。联系这部剧的呈现与了解到的幕后,经得起拍砖源于用心积累与打磨。总制片人隆晓辉也曾语重心长地感慨:“你不知道我们为它磨了多久的刀。”的确,唯有在制作中每一环节都精雕细琢,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担得起“良心剧”。

  毕竟好马也要遇伯乐,“冷题材”会火还是因为赶上了好时候。没深度的博眼球一波又一波,帅哥美女在审美疲劳后魅力大减,观众心累,口味变了,不再接受吃腻的“俗套”,简单粗暴的“速食”、“强刺激”失灵,这个时候,“冷题材”的春天显然不远了。而这部剧印证了在浮躁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清风正对了求解脱的观众的胃口,也为整个电视剧市场提供了令人安慰的新走向。

  事实上,题材冷热会影响热的速度,“冷”必将增大突出重围的难度。“冷题材”的冷不是因为不需要,更多时候是因为太多望而却步,而它恰恰是必须的新方向。它的成功需要更长足的沉淀、更深厚的功力和更细致的打磨,少了更多偶然因素和幸运的借力,对剧本的要求奇高。

  冷,需要用心血去积累它的热,《于无声处》时间就耗了五年。相比当红题材自带“吸粉利器”,“冷题材”就是一批“草根选手。没有大热的特质预兆而被预判归类,“能把题材的“冷”捂热的,只有这部剧自身的内在热度和能量。

 

(责编: sisi)

文章关键词: 于无声处国安题材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