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6月23日,一条关于电影分级制提案受支持的消息引起各媒体关注,中心点是“三级片”或许能合法上映。不过,这里说的“三级”只是电影创作的三个级别,无关色情。
电影分级制沉重的叹息
陈苗华
中国电影分级制就像一个怀胎十月而无法顺利生产的孕妇,千呼万唤,却总是犹抱琵琶。在创作的自由度上,文字是放纵的,电视是从容的,惟独电影,至今为止仍处于一种颇为尴尬的局面,像一个生活在旧时代的封建女子,深锁闺中,笑不露齿。条条框框的限制使得编剧和导演想象的翅膀在缺氧的压抑中渐渐枯萎,最终千剧一面。看电影的人慢慢地月朗星疏了,拍电影也就成了少数圈中人实现某种理想的自恋情结。于是,当可供民众娱乐的选择日渐丰富时,电影的式微也就可以想见。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中国最缺的就是好剧本。这句话荒谬中透着无奈,创作好剧本并不比创作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更难。现在的问题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才叫好剧本,剧作家们一直在市场认可与审查制度的夹缝中求生,如履薄冰。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大鸿米店》在雪藏七年后解冻试映,尽管发行方小心翼翼,最终仍然逃不出被彻底销毁拷贝的宿命,那感觉就好比一个即将释放的囚徒以为逃出生天,忽然之间又被宣判死刑。与此同时,地下刻录的盗版DVD却卖得如火如荼。
眼看着美国人和卖盗版的小贩在大把大把掏走中国人腰包里的钞票,终于有个别有识之士坐不住了,提出电影采取国际流行的分级制做法,一部影片不再被要求“老少咸宜”。电影分级制给观众更多的选择,也给电影更大的生存空间,这是一个迟早要诞生的婴儿。
习惯了等待,习惯了忍耐,因为我们的神经早已麻木了。
“三级片”合法上映悲哉喜哉?
许峰
“三级片”到底指什么,其实概念很含糊。从字面理解,大抵是不入流的,或者不入主流的。它极少公然在电影院里放映,因为担心影响孩童;它还处于半遮半掩之间,犹抱琵琶半遮面;它一直躲藏在城市街头的音像出租店里,没人管便罢,有人管时就是它的末日。
看过“三级片”的人都知道“三级片”到底是什么,高雅的说法就是人性的裸露,粗俗的说法就是该脱的时候脱,不该脱的时候也脱,脱戏似乎是给“三级片”下定义的标准。当然不排除有的“三级片”视觉效果很美,让人有艺术的享受。因为艺术和色情是两个概念,前者陶冶人的情操,让人向善,后者刺激人的欲望,让人从恶。
6月23日,一条关于电影分级制提案受支持的消息引起各媒体的关注,中心点是“三级片”或许能合法上映,此“三级”不是涉嫌色情的那种“三级片”,但既然有“15岁以下不宜”、“不满18岁不宜”等“档次”,那么它和现在的“传统”的电影表现形式一定是有很大或者更多区别的。
我相信此消息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天大的好事,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么一天,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一定会把握住政策上的宽松和制度上的保障而创作出经典艺术之作,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崇尚艺术、追求美感的需求和心理;但是有些人呢,他们会不会刻意制造一些所谓的情色艺术,哗众取宠,或者刻意去满足一些人的窥探欲、猎奇欲以及其他不健康的心理。当然只是猜测,从推动艺术进步的角度出发,电影分级制是一种标志,正如专家所言,随着中国加入WTO,内地不仅要更多地引进外国电影,还要让国产电影更多地走出去。但由于我们没有实施电影分级制,在政策规范上没有与国际接轨,很多影片我们不敢引进,自己的电影产品也出不去。
改变现在电影观众的老少皆宜的状况是适应市场、迎合不同消费群体的明智之举,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没有其他的相应措施和规定出台,电影制作的“开放”意味着什么?不是有一些音像制品也标明着“少儿不宜”么,但是孩子该看的还是看,谁真的拦着了;不是不允许孩子吸烟么,但是有人还是该卖就卖。昨天看到一则消息,家长给孩子买的VCD上,给儿歌伴舞的是裸露的女郎。这是不是该纳入“三级”当中?
不管如何分级,电影始终是一种文化产品,而不是精神垃圾,当它以艺术的形态出现时,分级只是针对不同年龄层和欣赏水平的观众而已,但当它沦落为精神垃圾的时候,那它不但是对观众的不尊重,也是大众文化的堕落和迷失,因此,在分级制推出之前应同步严格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电影分级制成为中国电影的又一次腾飞,而不是堕落的开始;确保电影分级带给我们的是视觉和艺术的享受,而不是赤裸裸的感官刺激;确保电影观众的绝对指定性,而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者不拒,由现在的老少皆宜继续延续为分级后的老少皆宜,电影分级制的生命力和市场潜力大概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