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地英雄》的那一天,空气中飘浮着阴冷的味道,很符合电影要流露出的东西。
一片血光、一片佛光之后,电影落幕。关于谁是英雄,我们且不去争论。但留在脑海中的,是遣唐使来栖那张英气逼人的脸、响马安嗜杀的眼神以及那双白皙的拉二胡的手,惟独姜文的脸很是模糊不清。仔细回忆,只有那两身行头甚是清晰——一套仿佛《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的大盗打扮;一套犹如日本军的装备。
现实中,姜文的脸也开始模糊。霸气还在,只是到了不惑的年龄,变得随和起来。在9月的上海,《天地英雄》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居然对“姜老师”这个称谓惶恐地说不敢当,居然会主动征询记者的意见:“我有时间说吗?会不会太长了让你们听着烦?”而不像赵薇那样偷偷地剥糖吃。
可说姜文温柔,你信吗?或许只有张元和赵薇才懂。《绿茶》放映的时候,张元一脸茫然、一脸诚恳地对媒体说:“我发现他是一个柔情似水的男人,在《绿茶》里是这样,在生活中也是这样。”赵薇则心直口快地说:“我一点都不觉得他脾气不好,他在戏里可温柔了,比我还温柔。而且他是那种特别迷人的男人,你看他身材多魁梧啊!外形多硬朗啊!最吸引女孩子的就是他了。而且他心特细,很多细节他想到了,大家都没想到。”
而姜文也似乎极愿意和“能读懂他温柔”的赵薇在一起。机缘巧合,两人合作的两部片子陆续放映,新闻发布会上陪她窃窃私语、谈笑风生。这也就罢了,当赵薇没听清记者的问题时,是姜文在旁为她轻轻重复;当赵薇面对记者的提问无言以对时,还是姜文拉过了话筒解围。姜文的温柔尽显。
转眼间,姜文的温柔“褪去”。在游轮庆祝会上,他对身旁大堆影视美女不闻不问,礼节性碰杯之后,就拉着同性朋友躲到游轮通道里严肃聊天……惹得媒体出来代言“兄弟比红粉更重要”。还有,还有姜文极念旧情、极讲义气。据说为刘晓庆出来,他出了不少力,为她请律师,为她奔波……
霸气的姜文、随和的姜文、温柔的姜文、“不近女色”的姜文,正交错着展现在我们眼前。
姜文的那一张“臭脸”
-贝昕(特约)
姜文出场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似乎是一以贯之的严肃。
这两个月,这张脸看得颇为多。9月的《绿茶》、10月的《天地英雄》,从现代的陈明亮到唐朝的屠城校尉李,姜文在时空中穿梭着、蹦?着。
可恍惚中,你似乎又看见了《有话好好说》中的赵小帅、《鬼子来了》中的马大三、《寻枪》中的马山……而多年前那个温柔多情的姜文早已消失了。姜文身上流露的那股子霸气——不,在我看来,是一股子痞味——在中国影坛中蔓延着。
痕迹如此明显。何平算大牌导演了吧,可仍然得吃姜文的那一套,谁让人家NB呢!7年磨一剑的东西,明显地带有姜文式的导演风格,就像《寻枪》。看出这点的不止我一个人,在《天地英雄》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居然有人特意跑到参演的人面前问姜文有没有常在一旁指点何平。问到中井贵一(片中饰演遣唐使来栖),中井说:“我不知道这里的规矩是什么,反正监视器前导演的位子旁边有姜文的位子……”他露出迷惘的神情,而问者都会心微笑。想像一下吧,那个场景真是一个动用私刑、肆意滥杀的恶毒场面。难怪来栖死了,而屠城校尉李(姜文饰)不仅活着,还抱得美人(赵薇饰演的文珠)归。
敢于拒绝姜文的,是有着同样臭脾气的陈逸飞,因而有了“《理发师》风波”。在文坛、商界厮混多年的他如何能忍受姜文的指手画脚,于是陈逸飞抱怨“他不懂‘规矩’”、“是我选错了人”。而姜文很淡然,很理所当然,甚至还有些委屈:“我没有什么私心杂念,只是觉得我和导演沟通有一些不太满意的地方,但我演《寻枪》的时候和导演也有过沟通上的问题,后来不也挺好的?”姜文口中的“挺好”是以陆川的妥协为条件的,从“只是我有时会简单粗暴,我扔过陆川的椅子”到“我觉得陆川可以继续做导演,他没问题,而且会令人有所期待……”。
其实,“演而优则导”中称得上人物的,确实只有姜文一个,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姜文在一个个导演面前“灿烂”着。用句谄媚的话,在张艺谋才尽、陈凯歌迷茫的今天,他作为中国最佳导演的未来也几乎可以预见。而这也纵容着他的坏脾气。
离开了片场的姜文,痞味依然不散。
在一次和网友聊天时,当有人问“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你最喜欢的女演员是谁”时,姜文“黑着脸”而且义正词严地回答:“你觉得问这样的问题有意思吗?你要是觉得这样做很好,你自己也觉得舒服,那没问题,你就这样做好了。但你现在还小,你知道你会在将来为自己现在的舒服付出代价,而且可能是比你想象惨重得多的代价。”嘿嘿,看见没,一个关心姜文喜欢什么颜色和哪位女演员的网友将会在其今后的人生中付出比他自己想像的还要“惨重得多的代价”,恐怖吧?而当网友问他最近在忙什么的时候,姜文的回答是:“活着。”网友追问说:“能说具体点吗?”他答:“活着,还不具体?我想知道自己从哪来,到哪去,为什么会这么活着,我还会用电影表达我对活着的认识。”网友又问:“你说的活着是指生存状态吗?”姜文又答:“我不太爱用新词,对新词理解不清容易产生误解。”
“活着”的姜文以无法掩饰的轻蔑对待着网友,也对待着一切他瞧不上的人。只是,戳穿了,正如一位影评人士说的那样:“他活得并没有他外在表演的那么轻松自在——现在我相信他的那种永不出场也是一种刻意的表演。他的内心其实相当紧张,这种紧张对真正的艺术并无好处。”一个简单的道理是:紧张的身体容易僵硬。一个整天端着架势处处较劲的人,一个对网友善意的提问也要较劲的人,我怀疑他在最该较劲的地方还会有什么劲。
有不少事实可以佐证他时刻处在紧张之中。有记者在近一小时的采访中,发现姜文“原地转圈,不时用脚踢墙”。而且据说,姜文不愿去泡吧,他不喜欢背后有人,他喜欢缩在角落里,就像他不愿意坐公共汽车,宁愿走路或骑车一样。
难怪,40岁的他要时常摆着一张“臭脸”,用刻意“营造”的霸气来掩盖缺乏安全感的事实。
姜文,随心所欲不逾矩
-童林(特约)
我看过姜文的每一部电影。熟悉姜文,是需要岁月的磨练的,至少需要从22岁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40岁的中年男子。
今年,凭着《绿茶》和《天地英雄》,他屡屡登上大报小报的头版或是封面,风光无限。很多年前,就有人说过,他是中国最牛的男演员。当他在镜前最光鲜的时候,他转做了导演。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赢得无数赞誉,自然,又有人说,姜文导戏比演戏更牛。
可能是说的人多了,姜文自己也这么认为了,便越发地牛气起来,姜文式的“偏执”像一枚独有的注册商标贴在了他的脸上。影评家已经在一本正经地探讨:姜文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饰演的角色是不是都有太明显的偏执、自恋的痕迹。一位观众更形象地描述道:每次看姜文的访谈,都能感到姜文对于自己智力的自信,能看出他为自己高人一筹的聪明而沾沾自喜,估计他身边的人都太弱智了,所以会让他有这样的错觉……
一块最“难啃”的骨头,可以说是圈内的记者对姜文的公论,极少有人能电话采访到他。就算是面对面的访问,用一位资深娱记的话说:“姜文说出来的话能噎死人。”《理发师》与《陈赓大将》先后因他而停机,其中的原由没人细究出来。我们只是听见温文尔雅的陈逸飞先生说,姜文素质太低。我们只是看到有报道说,在拍摄《陈赓大将》时,陈赓到雪山取雪为周恩来治病,剧组布置好了近千名士兵,远处是雪山的背景,陈赓骑马从山上下来。一切安排、演练完之后,请来姜文(饰演陈赓)实拍。姜文却对导演说“韩刚你来”,要求“调整方案”,改演“骑马上山”,整个部队和摄制部门不得不调整方向重新排练。
似乎,给我的感觉是,不论是姜文演的角色、姜文导的戏,还是姜文这人都带着那么点霸气。也就是因为那股子霸气,他敢在某电影新闻发布会上毫无顾忌地当场指出某记者的“弱智”。小姑娘给说得泪眼汪汪,姜文也在整个娱记圈引起公愤。娱记们气哼哼地叫嚷着:姜文可以闭嘴了,喋喋不休是衰老的征兆,别人弱不弱智、智商高不高,不是你可以判定的事情,艺术家也不像你这么当的,从这点上说姜文就已经失去了一个真正艺术家“悲天悯人”的德性。事后,姜文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变:“她一哭,我就觉得不忍了。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娇惯得多,要是我父母说我‘你怎么那么弱智啊’,我就到一边自己去想去了。她可能比我小很多,我挺过意不去的。”这种忽而开骂,转身又细语呵护的态度让我们这些智商尚不能高人一等的一般人实在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从以上所举过往的种种事例看,姜文不好合作的说法的确有迹可寻。没办法,谁让人家是有个性的艺术家呢?但要是说姜文对谁都一副挑三拣四、不服气的样子,也不尽然。他最近便在公开场合多次在媒体面前大夸特夸赵薇。他也会看场合、论心情地展现一下他的绅士风度。前阵子,在上海宣传《绿茶》的时候,因为人太多,姜文居然破天荒地主动提出来让记者都坐下,并配合地让主办方重新安排座位。姜文很耐心地等待一切就绪后,语调柔和地回答每个记者的问题并一直保持微笑,甚至几次打断主办方“最后一个问题”的警告,坚持让记者把问题问完……
于是,有人指出:姜文越来越善于摆出倾听的姿态,对媒体的态度也渐趋随和。
依我看,这样的姜文其实也是最为熟谙中国人之间种种最世俗、最心照不宣的游戏法则的。说穿了,姜文的“霸道”终究还是“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霸道”,他懂得在自己位置上应该对大众如何的“恩威并用”,他也能在每一个必要的时候都将所谓的“个性”在看似顺其自然中成功地兑换为新一轮自我实现的资本。
这样,人们才会在爱恨交缠的复杂情绪中无法从根本上漠视姜文的影响和存在……
何平:姜文能感动观众,这就足够了
-本报特约记者袁媛?
《天地英雄》上映后的第5天——10月4日的下午,记者和何平通上了电话。虽然他说拒绝接受电话采访,但一听到记者告诉他票房成绩不错,态度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折,而关于姜文的话题就由此开始。
《周末》:有人评价说,《天地英雄》是近年来国产电影中少有的救市影片。您认为是什么促成了《天地英雄》的成功?抛开导演的因素不谈,是因为它说了个好故事还是因为片子里有一批好的演员?
何平:电影的成功是一个整体的成功,靠某一个单项是不行的,光是故事说得好,或是只有好演员都还不够。观众能不能欣赏、接受一部影片不是看单项,而是看影片整体。
《周末》:这么说,《天地英雄》是故事说得好,演员也好了?在《天地英雄》的开机仪式上,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姜文演技最出色,赵薇潜力非常大。现在影片公映了,再看这部片子,您认为姜文在戏中出色地发挥了他的演技没有?
何平:我不用回头再看了,姜文在这部片子中演得很出色,我不止一次这样对媒体说过。现在还是这样说。
《周末》:那您以后还会不会再邀请姜文出演您执导的戏?
何平:当然会了!只要有好的机会,我一定会再邀请他上我的戏。
《周末》:不少看过这部戏的观众反映姜文在戏中不算太有突破,角色沿袭了他自身一贯的霸气。您当初在选择演员的时候,看重的是不是就是姜文身上的这种霸气呢?
何平:片中的三个男演员都有霸气,有霸气的不是姜文一个。我选择姜文是因为他符合人物本身的需要。
《周末》:您说过:“校尉李这个角色必须由姜文来演,别人的气势根本压不住。”这个气势你指的是什么呢?是不是像您刚才说的,这是部以男人为主的戏,剧中三个男主角又都有霸气,而校尉李是第一男主角,就必须让姜文来演呢?
何平:这个怎么说呢?这就像人找对象一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觉着合适的不一定你就喜欢,其中的原因很难说得清。我觉着姜文好、他行。其实,最终的目的也是让观众被演员塑造的角色感动,姜文能做到这一点,这就足够了。
姜文“正面全裸”
-陶蓓整理
1.对待记者的态度
——“我有时间说吗?会不会太长了你们听着烦?”9月25日,《天地英雄》在上海金茂摆开阵势,姜文对记者的态度也好了很多。谈话刚开始,他突然一本正经指着一位摄影记者说:“对不起,您的镜头盖没有打开!”而以前他曾这样说:“我容易着急,在新闻发布会上听到音响不好就去拨弄插头;哪怕是新闻发布会上,一排摄像机挡在最前排,让我看不见任何文字记者,我也会烦躁……”
2.关于进军奥斯卡
——姜文觉得无聊:“我们不值得为无聊的问题浪费时间。你们应该提些有营养的问题,但我不想伤你们的心,我们不是十二三岁的孩子了,我可以简单地回答这跟我没关系。其实奥斯卡是电影成为产品之后的事情,我虽然去过很多欧洲电影节,但我没去过奥斯卡,我对它陌生,所以那还不是我的兴趣!”
3.关于转型
——“我都一把年纪了,还有什么好转变的。你要觉得有类似之处,那就算有吧。”8月18日,在北京《绿茶》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你曾经跟张艺谋合作过现代都市题材电影《有话好好说》。那部影片你扮演的角色与《绿茶》里这个人物给人的感觉有些类似。你觉得他们之间有不同吗?如果有你怎么看待这种转变?”姜文如是回答。
4.为何频繁更换剧组?(背景:姜文先后离开《理发师》《陈赓大将》剧组。)
——嘴硬地辩解:“变换工作是件正常的事情,就像现在很多人跳槽一样。不断选择工作的不仅我姜文一个,所有的事情也不见得都是我引发的。”姜文悠然地说,他说不拍也没什么可惜的,因为他不想拍不好——“拍戏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如果丧失了这种享受,不如不拍。”
5.生活中的他是什么样子?
——“你想知道?这点时间还不够,咱们往后继续聊。再说,自己评价自己往往不太准确,等我死了之后再说吧!”
6.怎么看待爱情
——“人陷入爱情时,不知什么时候就掉了进去,那种不能自拔的感觉,跟平常不一样。这也是我愿意表达的,我没法对爱情下结论,那种状态十分新鲜……”
7.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说实在的,以往我参加首映更多的是兴奋,现在拍了十多年电影,更多的是感觉累,因为现在促销的气氛更浓了,这让我们主创人员更多地感觉是无所适从。这几年可能在有些人看来多做点像这样的宣传活动能对票房有好处,而我却一直怀疑演员经常出现,跟观众接触,这样对影片是不是有好处。我总感觉对于那些经常在电视上出现的演员,观众可能不相信他演的戏了。比如我妈,她没法相信我的戏,她关心的是别的事,比如巩俐是不是真的打着我的脸了,她没法进入情节,因为她对我太了解了。所以我说如果演员跟观众混得像一家人似的,创作者与观赏者之间的关系就丧失了。”
8.现实生活中赵薇更适合做情人还是朋友?
——“你还别说,这问题我还真的考虑过。但是合作时间太短了,还不到一个月,来不及想清楚这个问题。你看我们刚才又是说、又是在纸上写写画画的,都跟这事有关。以后找机会一定要跟赵薇好好聊聊。不过目前没有结论。”
9.是否始终在坚持一些东西?
——“从上小学起我就开始坚持了。人一辈子都得坚持点什么。记得人艺的老前辈曾经告诉我:‘哪个演员要把自己的脸扔给化妆师,什么都不管,那他就完蛋了!’所以我会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