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一份香港报章的头条这样写“港电影工业空前惨淡,圣诞仅一港产片上影,过年后无戏排期。
仿佛正式敲起一声丧钟!
港产片陷於低谷是不争的事实,更有人用冰河期来形容。那么,为什么这一天的这
份报章,会用上这么一段头条?是什么原因引爆这个炸弹?一石击起千层浪,近日写的媒体,沸沸扬扬都在讨论港产片的前景,更有业界人士,要成立应急小组,甚至有导演呼吁大家上街游行!
一切都从特区政府的天真无知开始。
几个星期前,香港政府召集了一些电影界人士开会,想大家发表一下意见——关于香港电影工业的优势。从这个题目可以看得出官员们一厢情愿的乐观;明显地这个题目更大作用是扮靓橱窗,歌舞声平。
开会人士先是愕然,因为大家都明白,港产片目前环境,根本毫无优势可言,又如何歌功颂德。于是大家乘着这个机会,大吐苦水!
发言人甲告诉官员:“电影院生意萧条,比去年“非典”时期还要差。今年圣诞,全港的十家戏院,就只排得周星驰的《功夫》。发言人乙说:“除了几套在内地正在开工的大片之外,全港正在摄制中的港产片,不超过三部。而今年上映的港产片数量,却比去年*多,刚过六十部(2003年是53部)。
发言人丙将话题转向网络热潮:去年有200个网站能提供BT下载,今年有2002个。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每一日大约有67万部电影被非法下载中。(作者按:BT即Bit Torren程式。BT软件在三年前在美国硅谷诞生,是第三代对等联网程式。)
说完这番话,发言人丁(一位导演)接口道:“大家请放心,我相信那每天67万部电影中,没有一部会是港产片,因为港产片的水准低到大家都不愿意下载。
又有另一位发言人(是录影碟发行商)吐苦水:全香港大约有200多家影碟零售店,但有600多家影碟出租店,我们把影碟批发给他们才10多元,他们租一次就赚5元,租4次就回本,影碟生意根本没法经营下去了。
轮到最后一位发言人(也是一位导演),此时已颓丧到极点,忽然爆了一句:“事不宜迟,那我们上街游行吧!与会者霎时间面面相觑,不懂得如何反应!上街游行?用什么说话?
这次会议内容很快传到外面,估计是被某报记者闻风收到消息,于是将它放大,成为头条新闻。
一片悲观论调中,港产片似乎真的到了“空前惨淡”的地步。有的导演更说:“港产片已经完成历史任务,很快会跟*剧同一命运!”
港产片似乎真的无药可救? 我们当然有另一些看法,明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