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反映出山区失学儿童现状向希望工程献礼的新片《一个都不能少》已经同观众见面了。
观众的真实反映究竟怎么样,我们还不太清楚。可媒体几乎是一边倒地为老谋子大唱赞
歌,老谋子也不止一字地公开表示,此片是他从影生涯十几年来最令人满意的作品之一,甚至还在大家普遍认同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之上。溢美之词暂且抛开不谈,事实上这部电影就真的那么“无可挑剔”吗?
全部启用了非职业演员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卖点之一,也是张艺谋本人所津津乐道的,可稍有点电影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决非是张艺谋的“发明创造”,前人早已有之。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众多导演就是提出了“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的口号。为了更接近生活,大地启用非职业演员也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标签”之一,像我们中国观众非常熟悉,曾获国际大奖的经典名片《偷自行车的人》中的男主角就是由大街上找来的一位失业的工人扮演的,张艺谋把外国人“嚼过”的“剩饭”又拿来“炒”,未免有点“拾人牙慧”之嫌。况且,《一个都不能少》走的这种过分追求真实,轻视电影剧作的表演技巧的路子,不仅会给电影艺术的发展带来损失,而且在国外早已是被众多电影大师们弃之不用的“过时”手段,居然被我们某些媒体奉若神明,实在是有点幼稚可笑。
我们再来看看本片的第二大卖点,即所谓“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说句实话,片子拍得很感人,但看到魏敏芝为寻找张慧科千辛万苦一掬热泪之后,却很难给人们什么思考,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一部好片子的魅力是走出影院之后才能感受到的。”而《一个都不能少》恰恰缺的是这种回味和思考,造成了水泉村小学教育穷困落后的真实原因究竟在哪里?是村长不重视?抑或学生、校长的愚昧所致,影片几乎毫不触及,至于水泉村小学的教育面貌如何改变,张艺谋大概也不愿深入下去,仅仅想到了电视媒体的力量,试想如果魏敏芝不是碰上好心的电视台台长,甭说是水泉村小学的文具、书桌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赞助,恐怕连个张慧科都找不回来。在这里,张艺谋把电视媒体当成了水泉村小学“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这也是他过于天真的看问题了。
有人说,这次张艺谋临时决定在戛纳“阵前换马”,是明智之举。否则会像《有话好好说》上次雄心勃勃地参赛威尼斯却又空手而归,“国际大导”的面子往哪儿搁啊?毕竟,在世界电影艺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一部手法陈旧、内容浅尝辄止的片子要想在强手如林的戛纳分得一杯羹,谈何容易? 最初发表在1999年5月《中国妇女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