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扬扬的宣科诉《艺术评论》刊登吴学源《纳西古乐是什么东西》案,以宣科一审胜诉暂告一段落。不过据《新京报》报道,原告与被告双方都对判决不满,已分别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看来还得持续一段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一审回避了争议本身,在判决中称“学术问题不介入裁判”,也就是说,判定宣科胜诉的依据不是学术问题,而是“《纳西古乐是什么东西》一文存在侮辱性内容”。
这至少使我们这些局外的学人松了一口气,因为无论法院的实际立场如何,至少在判决中确认了学术问题不属于司法范围,学术问题不能由法院裁判的原则。至于这篇文章是否有侮辱性内容,白纸黑字俱在,法律应该不难作出公正的判决。
其实,有关纳西古乐的事实并不复杂,也不是什么难以解决的学术问题。既然称之为纳西古乐,首先应该是属于纳西族的,至少也应该是产生或流传于纳西族居住的地区的。其次是古到什么时候,一百年,几百年,还是千年以上?再次,还得看它是否能追溯到“唐宋元时期”,是否在汉族地区已经失传。
前两个问题只要在当地稍作调查就能了解,后一个问题是音乐史常识,吴学源文章中基本已说清楚了。宣科也声称这些汉族音乐是明初由内地传入。据我们作的移民史研究,这批移民文化层次不高,不可能传播高层次的音乐。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要将他们传播的音乐提前到唐宋是没有说服力的。
真正的难处在学术之外。因为有人将“纳西古乐”看成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胜项目,谁要调查或批评就是破坏申报。有人故意将“纳西古乐”与纳西族人民和纳西族文化混为一谈,谁要弄清真相就会得罪纳西族,就是损害少数民族利益。有人把“纳西古乐”当成摇钱树,现在又与文化产业、旅游经济、地方利益联系起来,用意很明白,即使看在钱的份上也不应该加以批评。
只是即使有这些理由,我也看不出在学术上必须让步的道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和标准,已获批准的昆曲、古琴和世界上其他项目,哪一个作得了假?与其将洋相出到国外去,还不如国内严格把关。反之,如果真的经得起审查,为什么不堂堂正正地答辩?将矛盾引到民族问题,实在有点居心不良。究竟是滥用名称,还是严格把关?究竟哪一种态度对纳西族有利?答案不言自明。至于“纳西古乐”的经济效益,本来就与学术无关。昆曲、古琴的学术含量是毫无争议的,但现在和将来恐怕都不会产生多少经济效益。有的旅游项目日进斗金,但不会因此而成为真正的古迹。
总之,《艺术评论》和吴学源有没有侮辱宣科和“纳西古乐”,应该由法院判决,但“纳西古乐”属什么性质,学术价值如何,够不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由学术研究得出结论,必须由学术界说了算。否则,无论谁有多大的能耐,到头来只能是一场闹剧。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