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其实不会认真计较一部电影的上海味够不够,主角说的对白带什么腔调,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好不好看。
《长恨歌》拍的是上海弄堂里一个女儿家的传奇故事,上海人可能会介意能否准确诠释那股上海风味。但相对于全国其他观众,“上海”只不过是一个小小因素。等于影片送到威尼斯参赛,评审团才不理会什么上海不上海,好不好看,艺术和技术水平才是他们优先
考虑的。
《长恨歌》改编自王安忆的小说,似乎必须向王安忆的读者交代,能否传神又精确地表现出原著的神髓。但正如我们有改编其他作品(例如漫画)变成电影的经验。《长恨歌》的读者就算有成千上万之多,但换个角度,不是《长恨歌》读者的数量不够多。连改编金庸武侠小说也得照顾一下非金庸迷,何况别的作品?所以关键点不在于忠不忠于原著,拍出来好不好看才最重要!
最近的例子当然是《七剑》和《头文字D》,都是改编的。徐克把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改得几乎面目全非(这也是他一向的作风),但似乎没有人从这个角度质疑。因为,徐克拍出了《七剑》的神髓,他要交代的、忠于的,并非梁羽生的读者,而是经过提炼之后属于他个人的创作。另一个例子是刘伟强的《头文字D》。几乎所有漫画迷都觉得刘拍出漫画的味道(这也是他一向的强项),周杰伦真像拓海,那条秋名山的弯路就是漫画书里所描述的一样……于是,他基本上满足漫画迷,但更重要是电影拍出来,充满官能快感,同时又能满足一些非漫画迷,这样就变成双赢局面,皆大欢喜!
昨天说到郑秀文比张曼玉吃亏的地方,是大家心目中已有一个存在的阮玲玉,却各自有一个虚拟的王琦瑶。所以,想讨好全世界已是不可能的事。惟一制胜的是把角色演绎得好看,导演把故事也拍得好看。
像《长恨歌》,最好看的其实就是加入了梁家辉所演那个程先生的视点,这个视点从来没出现过在王安忆的文字里。
《长恨歌》如果值得争议,应该在于它成为电影作品之后好不好看!文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