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郭德纲身陷纠纷专题 >正文

评论:我为啥不喜欢郭德纲的相声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15:32 北京晚报

  五一长假,郭德纲(blog)成了电视平庸时代的救星,平日里忙得不可开交的我,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郭氏相声。

  郭德纲真是个表情丰富的人,此前,我在北京公交车车身广告上,看到过他代言一种减肥产品,“迅速抹平大肚子”之类,表情,比较有蛊惑力。

  电视上也不例外——总的来说,他功底扎实,表演状态不错,夸张和自然结合得比较好。

  本来,我以为自己肯定应该有个把机会笑得不可开交,但是,我没有,至多就是嘴角咧了几下,然后就似乎被什么给堵回去了。

  确切说,是我自己的警惕喑哑了可能的笑声。我敏锐地觉察到,屏幕上的表演者时刻都在期待我的笑声,甚至,表演者每个笑料的设计都像是下赌注,一定要赌到观众的笑声。

  但实际上,是郭表演的节奏阻止了我的笑声:一个包袱之后毫无停顿,没有在肢体表演上提供足够的回味余地,有时候,观众刚进入大笑阶段,就被台上表演者自以为是的“捧”或“逗”打断了;包袱之间的连接过于紧密,而且步步为营,完全不打算让观众有喘息之地。多阴险哪。

  经大嗓门的郭德纲这么一搞,整个舞台的气氛被一种人为的焦急所控制,闹哄哄的。我不知道表演者到底着的哪门子急,是觉得

相声没落,观众干着嗓子好多年,表演者有义务让大家乐不可支呢,还是对所说包袱的可笑程度没信心,生怕过多的留白会等来意外的冷场呢?

  我也阴险一点认为,肯定是笑料不够可笑,不信你仔细琢磨一下,每一个都不可笑(很多笑料的设计和现实的跨度过大,只能制造一时的笑声,不能维持

幽默的长期效果),现场的笑声虽然不是由导演统一安排,但更为可怕地听从于一种类似闹剧的气氛,这绝不是幽默的本质。

  当然,这种气氛,观众也是有责任的。对于传统相声,大多数人是实在找不到乐子、抱着可怜的猎奇心理去天桥乐剧场的,不自然的娱乐,随大溜的笑声,这本身就和相声所谓的草根精神背道而驰。

  就在听到郭德纲的相声后,我无限怀念侯宝林,他抖包袱时候的那种无辜,能唤起我心底里深藏的笑意。

  这使得他的相声可以反复听,即便你知道他下一句的内容。原因大体有三个:其一,生活化的笑料经得起推敲;其二,抖包袱的时候不光靠语言和笑料本身,还要搭配以丰富的肢体表演;其三,捧和逗的节奏缓急相间,事实上,幽默的效果是由表演者和观众共同构成的,其中相互猜测和回应的过程非常复杂,这个过程的实现,有赖于恰当的表演留白和表演者在舞台上根据观众反应及时进行随机应变地调整。

  以上三点,直接体现为表演过程中的松弛,能做到这一步,需要浑然天成的技巧,或者,还需要点胸怀吧。卡夫卡J069/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70,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