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带电影拷贝来上海的是制片人奥古斯丁·阿莫多瓦,而非他的哥哥———西班牙国宝级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但至少《回归》来了。除西班牙本土和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回归》还不曾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电影院放映过。邀请到这样一部电影为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画上句号,相当精彩!
国际电影打开门面
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邀请《七剑》作为开幕影片,《如果·爱》作闭幕电影,被认为是华语电影记入史册的一笔。对一个国际电影节而言,开、闭幕影片是非常重要的门面功夫。什么级别的电影节匹配什么样的开、闭幕电影。前两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经常被诟病的一点就是开幕影片总是中国制造,而闭幕影片即使来自国际,也不免是尘封已久的旧作。
就这一点而言,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值得给出百分百的掌声。开幕影片《伯爵夫人》,是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与国际电影公司的合拍片。导演詹姆斯·艾沃里和男主角拉尔夫·费恩斯、女主角娜塔莎·理查德森都是赫赫有名的国际电影人。
而闭幕影片更算得上是一个惊喜———来自阿莫多瓦的《回归》。至今记得前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阿莫多瓦拒绝内地记者采访的理由是:“我的电影不可能在中国内地上映。”虽然目前“上映”一说还没得到实现,但《回归》的展映,至少是一个可喜的开端。
有意思的是,闭幕式前,组委会就通知颁奖结束后将没有评委会见面,以及得奖者答记者问的环节,理由是———这些嘉宾参加闭幕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回归》。
国际明星让记者“崇洋媚外”
记得去年某国内电影节上,因为明星乏善可陈,每次出现一位内地女明星,即使知名度一般,记者们都会倾巢而出。而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徐静蕾遭到记者骚扰的机会很少,关锦鹏也是偶尔接受采访,徐克导演也只有在论坛上出现才受到关注。这些平时出现一个就足以造成一片混乱的名人,在今年的电影节上有些寂寞。原因是太多国际知名电影人的到来,让记者们不得不“崇洋媚外”一回。吕克·贝松、安东尼·明格拉、休·杰克曼、爱德华·诺顿,每一个都是难得一见。其中吕克·贝松的到来,除了让记者们激动以外,连久未露面的姜文也赶着热闹来上海,与名导对话一把。华人骄傲李安是从下飞机就被媒体盯上了,每到一处都是摄影机、闪光灯夹道欢迎。
往年的电影节报道总是骂声不断,今年却几乎不见负面新闻。记者们成天奔波于论坛、发布会之间,只来得及记录进行发生的事实。而像往年,因为无新闻,不得不将电影节一点失误放大到一整版重要新闻的情况不再出现。
看来,如果电影节继续找更多的明星,更好的论坛话题填补前来采访电影节的记者们的时间,恐怕所有人热衷的都在明星本身,对电影节会宽容许多。
国际电影节给年轻人机会
电影节是给年轻电影人机会的地方。过去,总是在年轻导演的作品参加海外的国际电影节时,媒体上才会有如此描述。但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许多年轻导演找到了与媒体、与观众交流的机会。在观众口味已经投奔大片而去的时代,媒体记者很难在平时挤出时间和版面,给许多相当优秀的年轻导演们。电影节显然给出了一个电影交流相对平等的平台。在这个相对纯粹的电影环境中,评判的眼光不再是明星阵容是否迎合市场与观众。于是,《疯狂的石头》首映后,导演宁浩备受媒体追捧;《光荣的愤怒》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电影;还有上影集团的三位年轻导演,也找到契机宣布新片计划;而媒体投票的传媒大奖则把最佳影片奖给了让记者们看了都流泪的《天狗》。
连李安都承认好莱坞电影的强势,而被声色俱全的大片和丰厚的盗版资源培养起来的中国影迷,对中国本土电影,尤其是一些非中小制作的影片有种固守的偏见。电影节给出了这样一个彼此沟通交流的机会。就像在一堆陌生的导演和演员中,德国电影《四分钟》成为金爵奖参赛片中记者们的首选看片,而最后,国际评委与记者们站在了一起,把最佳影片给了《四分钟》。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身上,找到了向柏林、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学习的影子。与几十年的前辈电影节相比,还不满十岁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自然还需要努力追赶,但也因为有经验可以参照,年轻的上海电影节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直接找到最适合上海、适合中国本土的国际电影节的发展方向。早报记者 刘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