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9点多,被电话吵醒。有人帮我弄到了“中国电影华表奖的工作卡”。躺在床上犹豫了很久,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去凑这个热闹。其实,我个人对以往任何一次中国电影所谓的颁奖都没有兴趣。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我每年都消耗大量的音像制品,可是很遗憾,这其中以国外的电影为主。不知道现状是否就是这样:观众和中国电影都在有意无意的忽视对方。我不是追星族、不是领到福利票的机关干部、也不是凭借关系去和明星套近乎的有钱人。我跟“华表奖”没有太大的关系。奇怪的是,下午急急忙忙到了现场之后,在一个记者朋
友的帮助下,我竟然很轻易的混进了嘉宾冷餐区。这个朋友怕我太过无聊,索性很慷慨的把数码相机递给我,“玩去吧。”
于是我和来自中国各地的娱记一起抱着相机冲向那些脸熟的明星。他们在工作,而我在游戏。我的记者朋友,则在一旁吃些小点心,顺便告诉我姜文来了或者徐帆来了。由于身材的优势,我在由明星、他们的朋友和经纪人、娱记、更多的娱记中间穿梭起来游刃有余,平均速度高于其他拿着长枪短炮的记者们1.5倍。我的记者朋友也会看着我拍出的照片惊叹:“你够敬业的。”
这种情形的出现有些好笑。中国娱记的职业素质跟我没有关系。从保安、车位、工作人员的状态到这些大小明星的衣着和他们摆谱的程度上看,这次颁奖无疑是一次仪式感很强的集合。可是这些多少与电影有关的人因电影之名聚集在一起不过是一个表面现象,在我这个旁观者看来,多数置身其中的人都没有拿出足够尊重的态度,无论是对这次颁奖还是对电影。这和你是否传着Armani的衣服或者Gucci的鞋子没有关系。
在颁奖晚会的开场,颇费心机的光电效果看起来也像孩子的游戏。“雕刻时光,记录永恒”作为开场白显得文艺十足,却不合时宜。整个颁奖过程演变成一场繁复的明星走秀,受邀到场的每个腕儿几乎都上台去讲了几句。最终我们看到的晚会效果是明星们拙劣的口才,主持人有些蠢笨的过渡以及几部翻来覆去被提名的电影。
在就要睡着之前,郑洞天老师一席话让我兴奋不少。在对美国大片冲击中国电影市场表示了些许不满之后,他说:“我希望每年中国电影的聚会不仅仅是为了颁几个奖。”这是这个生硬的夜晚唯一记得记住的一句话。它显示了某种缺席的真诚和自尊。遗憾的是,此时多数够分量的明星都已经离场,而在座的那些新偶像是否能理解这种心意还是个问题。
有这样一对细节。李亚鹏(blog)和叶童担任开奖嘉宾,李先行快步走向话筒,完全不顾身后穿着礼服和高跟鞋的女士。在随后的发言中,这个只配过一天音的演员用他蹩脚的普通话为配音演员诉苦。除了李亚鹏没有任何一个男士,无论年龄大小,像他这样不懂礼貌,甚至粗鄙无聊。
而在其后不久,同时上台的梁家辉挽着李少红(blog)的手,缓步走向话筒。你可以认为我无聊,但是我始终认为,既然我们在仪式之中,就要有起码的对仪式的尊重。这是素质也是文化。或许只有在中国的电影颁奖礼上,我们才可能看到观众对台上仪式的无动于衷,甚至连掌声都可能被手机的鸣响掩盖。在奥斯卡上出现的良性互动到了我们这里完全走到另一个极端。同样的仪式,在人家那里就是一种文化习惯,而这里我怀疑,没有人真心愿意参加这个晚会,大家都是被逼来的,无论是明星还是台下的观众。
最为不幸的是,我身边坐的两个女孩,始终在开怀大笑,从头到尾,就像吃了笑气。可怜的我只能理解为她们看到的一切都是搞笑的游戏,虽然我笑不出来。(冯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