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冯小刚古装巨制《夜宴》专题 >正文

评论:冯小刚电影与中国大众文化品牌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11:07 新浪娱乐

  冯小刚历来不是那种“带着电影应该是什么样的铐子来拍电影”的导演。他早年和郑晓龙一起在剧组里摸爬滚打、做美工,与王朔一起舞文弄墨、写剧本。直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一部接一部地拍电影。使自己的名字能够冠之以电影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艺术形式之前――这种命名并不是每个电影导演都能够享有的。今天“冯小刚电影”不仅具有一种商业的票房感召力,而且也逐渐成为本土电影一种知名的大众文化品牌。笔者不只一次地听到外地电影界的领导在感叹,说他们那里没有一个冯小刚这样的导演。言下之意,冯小刚是一个在商
业上可以信赖的导演,冯小刚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支可以与海外进口影片进行博弈与角逐的有生力量。在日趋激烈的电影市场竞争中,“冯小刚电影”依靠近几年来所创造的票房业绩,其经济地位与文化价值已经越来越被中国电影界所确认。

  现在《夜宴》从表现题材上讲,冯小刚完成的是一次从市民喜剧到历史悲剧的炫目转身;从美学理念上讲,冯小刚完成的是从现代都市到古代宫廷的一次空间延展;对于《夜宴》这样一部完全由中国电影人联合投资制作的影片,它的市场胜利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的胜利,更将是一种电影文化产业的胜利!

  尽管从运作方式上讲,冯小刚导演的《夜宴》完成的是华谊兄弟公司指定的一次“命题作文”,但是对于处于产业化历史进程中的中国电影来说,都期待的是一次本土电影市场的再度勃兴。特别是对于《夜宴》这样一部完全由中国电影人联合投资制作的影片,它的市场胜利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的胜利,更将是一种文化的胜利!因为他的真正对手是那些豪华巨制的好莱坞进口影片,是那些以搞笑、搞闹见长的海外电影。

  目前,我们中国电影已经连续4年,击败了好莱坞的进口大片、赢得了电影单片票房的市场冠军。其中有两年的业绩都是有冯小刚电影创造的:2003年《手机》以0·56亿的收益战胜《哈立·波特2》0.52 亿的票房;2004年《天下无贼》的国内票房为1.2亿元(《十面埋伏》1.53亿)击败《指环王3》0.87亿的业绩。表明我们的电影观众在对好莱坞电影开始产生“审美疲劳”的同时,逐渐建立了对中国电影的信任与心理期待。其中“冯小刚电影”对本土电影市场的建构和扩展,对于电影创作机制的转化,都具有引领作用。

  我们应当在流行文化领域掌握主导的话语权,我们不能够再以远离大众的审美需求为代价、以放弃文化的消费市场为成本来建构我们的艺术圣殿。在大众文化领域我们应当拥有自己的“梦幻工厂”、“金牌导演”和“超级明星”,我们不能把人类所有美好的梦想都让给好莱坞。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流行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除了通过国家政府的公共机构进行贯彻之外,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以感性的、甚至是娱乐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进而建立公众对我们自己文化价值观的高度认同。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不能说百分之百的人都喜欢,但是冯小刚导演的影片百分之百都没有赔过钱。他是中国内地从来没有赔过钱的导演--这样的导演是我们中国电影界的“紧缺”人物。不论是投资170万的《永失我爱》,还是斥资3300万的《天下无贼》,在稀奇古怪的电影市场上,“冯小刚电影”创造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业神话。《夜宴》在这种变化的电影市场格局中,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电影新时代的标志性成果、我们的电影观众是否能够在《夜宴》中再次感受冯小刚电影与众不同的心理享受、冯小刚电影的票房公信度能否在《夜宴》中不断提升呢?冯小刚这个从来没有把电影观众视为上帝、而是把电影观众视为对手的导演,电影院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拳击场、是导演和观众博击的擂台,是导演和观众对弈的棋局。事实上,电影导演与观众的心理较量,在市场上通常并不是一输一赢的结局,更多的不是双双失利就是两家共赢。冯小刚在这种较量中曾经屡屡得胜,他不断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市场的奇观。现在,让我们不得不追问的是:作为中国大众文化的一种知名品牌,冯小刚电影的神秘配方究竟是什么呢?

  冯小刚的商业电影并不是一种按照类型影片的制作理念“照方抓药”的影片,但是他的影片不论是整合观众对舞台小品的趣味(《甲方乙方》),还是兼容观众武侠电影的热情(《夜宴》),冯小刚对观众审美情趣的把握始终是其电影创作的基点,他对处于不断变化中的社会风俗的关注也是其影片创作的依据。除此之外,冯小刚电影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在于:他的电影始终是一种“讲故事的电影”,而不是一种玩儿概念、玩儿感觉的电影。

  从他和王朔写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1992)开始,就把电影、电视艺术视为一种讲故事的艺术。在现代的电影理念中,故事,恰恰是电影的最基本的属性。正如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指出的那样: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在他看来,在现代确认电影的叙事性,就像电影初期人们确认电影的艺术性一样重要。冯小刚不是没有自己的创作理念,更不是没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他的机智在于能够把所有这一切都演变成为一个个有悲有喜、有爱有恨的影像故事,然后,在电影院里向观众娓娓道来。加之其平民化的叙事视点和娱乐化的写作风格,当然,还有葛优傅彪这些冯小刚电影一线明星的加盟,有海内外资本的有力支撑,冯小刚的电影故事便能够在本土电影市场上大行其道。他影片中人物的机巧对话,也成为继王朔的小说之后在中国大众生活中经常引用的一种“高频词汇”,一种流行文化的时尚俚语。

  任何一个电影导演都无法在影片中掩饰其内心的喜怒哀乐,就像一个作家无法删除他在作品里留下自己的影子一样。在被大众媒体目光紧锁的娱乐界,冯小刚从来不刻意修饰自己的形象,不掩饰自己的喜怒,更不回避自己的个人创作旨趣。他屡屡表示,他的电影不是拍给电影节、拍给少数人看的,而是拍给老百姓、拍给普通观众看的。现在,《夜宴》这样一部不折不扣的主流商业电影,冯小刚的要留给观众的是什么、他自己的影子又在哪里呢?

  要是我们把《夜宴》看作是一部中国版的《面具》,那么它最为恐怖的是:在无鸾的面具背后还有无数狰狞的面具······在《夜宴》阴云聚拢、杀机四伏的宫廷里,无鸾和青女的爱情闪现出的是一道曾经在莎士比亚的古典悲剧中具有的人性光辉!

  如果我们要在《夜宴》里重新寻找冯小刚都市喜剧的娱乐因素,那么我们很有可能会失望,因为它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根本不在一个创作方向上;如果我们要在《夜宴》中确认冯小刚电影一贯的美学风格,可能也会落空,因为它与《一声叹息》、《手机》、《天下无贼》没有统一的空间标志。如果我们要在《夜宴》里锁定冯小刚电影叙事焦点的话,那么,这个焦点很可能就集中在吴彦祖扮演的太子无鸾和周迅扮演的青女这两个人物身上。虽然他们不是影片的第一主角,可是这两个人物的死,使这样一部被命名为悲剧的电影,真正具有了悲剧的意义!无鸾遭遇了父王被杀的惨剧,又开始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被自己的叔叔霸占,而逃到林海深处,他用戴着面具的表演来掩饰流泪的面容、排遣内心的痛苦。当他在戏剧的意境里悟到了表演的真谛之后,叔叔派来的刺客用刀剑摧毁了他皈依的艺术生活。太子无鸾不得不回到皇宫,去面对以前竭力逃避的宫廷角逐。他厌恶宫廷里的尔虞我诈,他仇恨权力对人心的肆意左右,他向往的生活在宫廷里不仅根本不能实现、而且还偏偏在别人一系列阴谋的实现与落空之后,他却被称之为皇帝。对这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尊贵称谓,无鸾像推开一个罪孽深重的血腥枷锁一样推开了它。最后为救婉后,无鸾笑对死亡,仰天而终。吴彦祖为了扮演这个中国的“哈姆雷特”特意去学习了舞蹈、唱歌、骑马和兵器,但是,最难学的并不是这些动作,而是太子必须对厉帝和婉后遮蔽的心迹――而这个又是无鸾骨子里根本就不具备先天缺陷。所以诠释这个角色,对任何演员来说都是一个表演的悖论。好在无鸾戴着那个可以表演任何表情的面具,仇恨也罢、寂寞也罢,观众可以任意揣摩那张面具背后的表情。周迅扮演的青女是大臣之后,原本是未来的太子妃。她信守着自己炽烈而深切的情感,从来没有迟疑过半步。她不是徐静蕾影片中那种“我爱你,和你无关”的女人,她只希望、等待着在梦里遇见爱情在现实中能够重演,使她爱的人不再寂寞。但是苍天竟然让厉帝把婉后献给自己的毒酒赐给了青女,至情至爱的青女便倒在了《越人歌》的乐曲之中。看着青女的惨死,无鸾也全然失去了他生的意趣。在阴云聚拢、杀机四伏的宫廷里,无鸾和青女的爱情闪现出的是一道曾经在莎士比亚的古典悲剧中具有的人性光辉!

  葛优扮演的厉帝是一个谋朝篡位的君王。他的一生梦寐以求的是:皇兄的盔甲和国色天香的婉后。他暗害国君,诛杀贤臣,谋刺太子。冒着血雨腥风踏上了皇帝的宝座。厉帝玩儿的是历代君王都在玩儿的权力游戏。生命是他必须付出的风险投资,致于能否回收就全看结局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要用心去融化的冰雪美人,在夜宴中不仅在酒杯下巨毒,而且早已经用染过毒的指甲划伤了自己的手背,非要将自己致于死地不可!马精武扮演的殷太常,是宫廷里的两朝元老。他洞悉宫廷里变幻无常的权力角逐,他甚至能够窥探到在千钧一发时显露的凶险杀机。只是他的血肉(儿女)都成了这场权力角逐中的砝码,便使他心力交瘁。在生死的瞬间,他终于无法遏制压抑多年的愤懑,撕掉了自己的面具,当厅怒斥婉后“你,这个歹毒的女人”!其结果可想而知。在《夜宴》中这次最有“戏”的是章子怡出演的婉后。如果说,无孪是通过演戏逃避痛苦的人生,带着面具的表演可以使他通过肢体演绎内心进而达到表演的至高境界;那么,婉后则把自我的人生变成了演戏的舞台,将自己的脸彻底变成了面具――这也许确实是宫廷游戏的最高境界。她最后不择手段坐上了权顷天下的王位。但是,大典一过就被背后飞来的利剑穿透了胸腔。黑暗之中显然有一种比她更狡诈、更凶残的力量蛰伏在宫廷里面。要是我们把《夜宴》看作是一部中国版的《面具》,那么它最为恐怖的是:在无鸾的面具背后还有无数狰狞的面具……而在好莱坞的《面具》里,它的力量就是再神奇,也仅仅是一副面具而已。

  尽管《夜宴》是一部完全按照商业逻辑来运作的文化产品,尽管它也是一部以西方古典悲剧为原型的电影作品,但是,作为在中国出生、繁衍的主流电影,《夜宴》依然带有中国电影的国别色彩。影片对于剧中正价值的体现者,永远不会像好莱坞电影那样在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中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个人幸福:不论是过去《英雄》里的无名,还是现在《夜宴》里的无鸾,他们选择的理想之路必须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的生死之路!在这种意义上讲,《英雄》和《夜宴》都是古装版的中国“主旋律电影”,都是大众文化中电影的主流作品。不同的只是:作为中国大众文化的知名品牌,冯小刚的《夜宴》是否能够提升“冯小刚电影”的票房公信度?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冯小刚表演的平衡技艺究竟如何?前正等待着观众与历史的双重检验。

  中国电影研究所副所长 贾磊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