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都日报:谁毁了文艺片的票房? (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8日11:38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其次,影院的排片也客观影响了文艺片的票房。顾长卫是这样表述《立春》得到的待遇的,“(《立春》的)发行方安排很混乱。我发现广州和上海基本到了晚上六点之后影院就没有排《立春》了。即使是票房最好的分账大片,下午六点以前的场次也都只有十几个观众啊!”《左右》遭到影院冷遇后,王小帅就公布了自己的工作手机号码,“每天都有几百个电话打进来,不少是问在哪能看上片子的。”王小帅非常无奈,“文艺片不具备大众性质,观众只能慢慢培养。”然而影院却没有耐心也没有责任培养观众。票房不好,因此排片时间不好、场次少,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了文艺片叫好不叫座。 以《疯狂的石头》大红大紫的宁浩,之前也是拍文艺片起家,对于目前文艺片的困难处境他非常有感触:“发行源头就有问题,电影的市场应该根据类型把它们分开,文艺片有文艺片的发行和放映渠道,商业片也有自己的。但现在是所有的电影都混在一起做,这是有问题的。就像不同档次的菜,应该在不同档次的饭馆卖。” “凶手”三:文艺片“抓人心”方面尚待提高 在《立春》的宣传中,有个有趣的现象:每到一地,导演顾长卫都反复强调一点:“我觉得《立春》挺商业的。”生怕媒体在“艺术”上大做文章。因为,“能赚钱的叫商业片,卖不出去的就叫艺术片”这种观念在国内观众心中早已根深蒂固。文艺片真没票房吗?10多年前,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成了票房冠军,3年以前《千里走单骑》也有3000万票房。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同样是姜文,为何去年号称“票房要过亿”的《太阳照常升起》最后成了一个笑话。导演们或说,艺术片为小众而生,有口碑有奖项,时间是最好的答案。然而以中国的市场,只要满足了“小众”也不应该只有两三百万的票房。这才是让人感到奇怪,并应反思的地方。 单方面指责观众或者影院都显然有失偏颇,不叫座的文艺片也确有自身原因。以前,我们常说艺术片离我们的生活太远,这回,两部影片都在主题上靠近了大众。然而主题上的靠近,并没有改变影片的叙事形式和节奏变化,讲故事的能力并没有提高。《左右》叙事方式过于平淡,影片的精华停留在了结尾的18分钟。一位观众说:“《左右》有点闷,故事缺少起伏,在观众都知道答案的情况下却看不见惊喜,艺术片没点提神的东西也不行啊。”相比之下,《立春》有着更为丰富的戏剧冲突,但相比之前的《孔雀》,《立春》多了象征,少了细节,突出了“王彩玲”而群像形象单薄,让观众难以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如今但凡谈商业片必指好莱坞,其实类似《辛德勒名单》《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经典美国电影划归文艺片范畴更为贴切,这些影片的共同特点是:文艺气质浓厚,却不失“抓人心”的大众口味。中国的文艺片导演,其实不妨向商业片偷师,如何让自己的风格、思考能够为广大观众所接受,是一门学问。本报记者 卫昕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