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半岛晨报:论《赤壁》,蜜糖与砒霜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7日18:02 半岛晨报
对于吴宇森来说,《赤壁( [正方] 流行文化无需艰涩 《赤壁》要是真的拍成古汉语,又有几个人能喜欢看那么文绉绉的台词?况且在片中,诸葛亮游说孙权(听歌 blog)的对话,以及曹操登临船头的吟诵等许多地方都还是使用了书面化语言的,这种半文半白的方式,不也正是明清小说得以在民间流传开来的方式?更何况电影是现代的流行文化,更不应该搞得那么晦涩。 [反方] 大白话台词没意境 刘备看着跟随其逃命的百姓对诸葛亮说:“他们都是愿意跟随汉室躲避曹军的老百姓,如果我们连老百姓都保护不了,那打这场仗还有什么意义?”如此大白话的台词不笑也难。纵观全片,现代感台词过多,失去了古典大片应有的意境。 [正方] 电影大体遵循正史 吴宇森在开拍前,声明《赤壁》不尊《三国演义( 片中有一处比较难懂,就是周瑜为小马取名“萌萌”,因为大家觉得这个名字太现代,但有位心细的观众记得周瑜取名之前说了句“它出生在荆楚,就该有个荆楚的名字”,便上网查了一下,原来荆楚之地有个山岭叫萌渚岭,三国时属于吴国版图。片中类似的隐喻还有不少,如果仔细考证的话,很多都是经得起推敲的。 [反方] 为何说出千年后名句? 电影中,张飞不再威风凛凛“喝断当阳桥”,而是利用了“回光阵法”,盾牌反面是铜,借助太阳的折射将光刺向敌军的眼睛,但有专家指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铜在那个时代非常昂贵,不可能大批量用于武器。更受人指摘的是孙尚香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一句“天下兴亡,匹‘女’有责!”说的是一千多年后的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社会主张,但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两者相差一千多年! [正方] 幽默气氛打破沉重 虽然网上充斥着关于《赤壁》经典台词的文章。但不少观众认为电影幽默得恰到好处,比如刘备给诸葛亮用米饭饯行时说:“这一路多艰险,军师请多吃点米饭保重身体”;比如关羽给孩子教书时说“不读书以后就没饭吃”;比如周瑜在领军出征前誓言“我有一个梦想……”等。战争戏给观众造成的压迫感很大,需要穿插其中的文戏放松来调节沉重气氛,所以这些幽默显得电影张弛有度。 金城武( [反方] 史诗巨制不该搞笑 当然也有不少观众认为,出现如此之多的搞笑情节,是编剧向好莱坞的商业模式妥协,古人不古经常搞笑,又怎么说尊重历史呢?《赤壁》号称首部国产史诗电影,可过于幽默的情节却将史诗电影中本该有的厚重感冲得很淡,试问《角斗士(
【赤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