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日报:哪种视角更逼近“南京”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7日11:32  北京日报

  周南焱

  正在上映的《南京!南京!》和即将上映的《拉贝日记》成为近期影市的焦点,这两部以不同视角反映“南京”题材的故事片,引发观众的争议势所难免。前者以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视角为主,后者采取了拉贝等欧美人的视角,哪一种视角更公正、客观,更为接近“南京”真相?不同观众自有不同见解。在商业娱乐片盛行的今天,这是两部值得尊重的严肃主题影片,两片各有新意,也因视角迥异带来各自的缺憾。

  在反映大屠杀题材的影片中,《辛德勒的名单》被誉为最佳之作。加害者、被害者和拯救者三方的形象在片中都表现得非常饱满有力,对战争和人性的刻画真实而震撼。在《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中,也涉及到加害者、被害者和拯救者,但两片各有偏重,没有像《辛德勒的名单》那样塑造出三方完整立体的形象,因而也引起观众不同程度的质疑。

  陆川在《南京!南京!》中主要关注加害者和被害者,以日本士兵角川的视角贯穿全片始终,这是该片新颖独到之处。以往影视剧中的日军形象过于脸谱化,此片通过角川揭示出战争中的人性之殇。但这个角色在日军中颇显异类,属于一个厌战者,并不具有普遍性。影片并没有对日军在南京骇人暴行的深层原因加以挖掘,也未能表现出战争机器对日军人性的普遍扭曲。与角川的视角相对应,电影里中国人的抵抗形象也各不相同,但因戏份分散而显得单薄。片中的拉贝更显软弱无能,拯救者形象荡然无存,这也有失史实公允。

  从日本士兵视角来看南京大屠杀,陆川这种跨文化以求沟通的勇气足堪敬佩。但跨文化的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中日民族文化心理的隔阂并非简单地用“人性”所能阐释。《拉贝日记》的德国导演佛伦堡格同样遇到跨文化的障碍,影片表现拯救者拉贝等外国人的形象较为裕如,但对加害者日军和被害者中国人的艺术塑造显得颇为造作,有裹足难行之感。尤其是影片结尾南京难民送别拉贝的场面,如同欢送领导视察,显现出编剧的僵硬,未能将结尾推至情感高潮。佛伦堡格也自称对其时的中国人存有文化隔膜。

  德国思想家阿多诺曾有名言:“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写诗也可指艺术创作,因为再高明的艺术,也不可能替代真实的苦难。对于南京大屠杀事件本身来说,它是一片永远无法被照亮的黑暗。拍“南京”故事片是不是野蛮的?也许我们不该抱着苛求的态度加以挑剔,对于这两部影片,能让我们记住历史并获得感动、反思就够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