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人振奋地期待着年底票房突破百亿,中国电影的黄金十年真的来临了吗?
记者/钱亦蕉
2010年上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超级火爆,火爆的证明是半年的票房总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8.2亿。
48亿是什么概念呢?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25.5亿,而前年全年的票房才43亿元;2003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10亿元,而今年,完成10亿只花了一个月(1月份票房就超了10亿)。今年2月电影局局长童刚在接受采访时就曾提到百亿年度票房的说法,那时他估计将在2011年实现。但是现在,随着48.2亿这个数字的出炉(要知道贺岁档的原因,中国每年下半年的票房总是超过上半年),包括韩三平在内的众多电影人纷纷喊出了今年票房突破百亿的预期。
沸腾的电影市场
一切似乎都要回溯到2002年的12月20日零点。当张艺谋的新片《英雄》全国同步上映时,提前看片的老记们大多没有料到之后它会在三天内突破5000万票房,并且最终达到当时只有进口大片才可能企及的2.5亿票房。在不仅前的见面会上,老记们三五成群谈论着影片的硬伤和不足,并且当面对导演张艺谋提出了颇为犀利的质疑——“一部制作精良的风光片”是当时不少资深记者对《英雄》的调侃。但是一周以后,媒体上基本听不到批评声了,势如破竹的票房成绩一俊遮百丑,即使一些人对影片内容依然不认同,也被票房数据带来的兴奋所掩盖。大家都听到了中国电影市场启动的号角,市场的信心,也从一部《英雄》开始建立起来。
《英雄》是中国电影市场曲线的转折点,也代表着中国大片时代的来临,更开启了亿元票房俱乐部的大门,其后多年导演制片们都以亿元作为影片发行目标。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中国内地三大导演都以自己并不擅长的功夫大片来实现这个目标,一时颇多褒贬。自2003年开始,中国电影市场连续6年每年以超过30%的增长率进入快速增长通道,去年的增长率更达到42.96%,收官时总票房超过62亿元。
不仅如此,中国国产电影(包括合拍片)的票房份额也自2004年始连续5年超过进口影片。2009年被看作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次“井喷”,突破亿元票房的电影数量一下子达到了18部(11部国产片和7部进口片,根据艺恩咨询的数据),中国再也不是只有三大导演,除了陈可辛、吴宇森、王晶等“外来和尚”,陆川、宁浩等青年导演也加入了亿元阵营。而《建国大业》更因“天时地利人和”一举突破4亿票房,与另外两部进口片(《2012》和《变形金刚2》)一起,打破了《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保持了11年的票房纪录。
今年1月2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明确把电影产业提高到了战略产业的高度,这更为电影市场添了把火,今年上半年的48亿票房(其中包括《阿凡达》的13亿)也就不足为怪了。1月到6月,国产影片中的“巨无霸”一一亮相,突破亿元大关的就有8部,分别是《叶问2》(2.3亿)、《大兵小将》(1.54亿)、《锦衣卫》(1.43亿)、《杜拉拉升职记》(1.32亿)、《越光宝盒》(1.31亿)、《全城热恋》(1.3亿)《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1.25亿)和《孔子》(1.01亿),一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影片也创造了高票房,难怪“人民导演”冯小刚要借IMAX大片《唐山大地震》振臂一呼——5亿!
票房含金量
谁都知道,票房数字=观影人次×电影票价。不少人觉得如今票房高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高昂的电影票价。事实上,中国电影的高票价一直让人诟病,以2009年的美国电影市场为例,他们的票房总额是106亿美元,而平均票价是7.5美元——四口之家看一场电影消费约28.72美元,只是看一场橄榄球比赛(284美元)的十分之一。而在中国,首轮影院黄金时段的票价相当不菲(这里不包括为首映而专设的VIP专场),2003年《英雄》登场时是40元,《无极》50元,《夜宴》是60元,《集结号》70元……从《赤壁》开始至今,大片的影院首轮票价一般都在80-90元,3D版的则更高。
不过,中国电影票价直线上涨其实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1989年中国电影的平均票价才0.25元,到上世纪末,10年涨了100倍(与整体物价上涨也有关系)。这直接造成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电影市场的低迷,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全年票房一直不足10亿。最近几年,票价虽然也不断攀升,但上涨幅度并没有超过票房的膨胀速度,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国内电影院大多实行“半价日”,各地影院更有名目众多的降价措施。中小城市票价本就低于大城市,即使以一线大城市如上海为例,电影票价也早不是铁板一块。一些偏远影院如万达影城等有各类促销优惠票价,而市中心影院一般每天12:00前也都实行半价票,更有国庆、五一、情人节、春节优惠专场等。一些信用卡也和影院联合搞积分兑换等电影票促销活动。最近,HiMovie等一系列订票网站的出现,使得观众获得优惠票又多一种途径,由于与影院协议包下每场部分座位,网上票价一般为30-40元,即使3D《阿凡达》也是这个价,颇受年轻人追捧。所以说,经常看电影的那些人,必定是不会花80元去买票的。而来自艺恩的调查数据也说明了这点,2009年全国平均票价只有31元,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
说到底,这两年中国电影票价虽然是有上涨,但看电影的人确实多了,从而更有力地推高了票房数字。电影票房高企的一个背景是:中国经济连年增长,2009 年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7175元,这个数字比2005年的10493元高出了64%。建立在商场中的多厅影院促进了电影消费,节假日,逛商场购物吃饭,累了看场电影,几乎是朋友或情人间的必选项。根据调查,春节受走亲访友习俗影响除外,像圣诞、元旦这样的节日,看电影都是人们娱乐计划的第一选项。
人们乐意走进影院,还与近年大片愈加注重视听效果,3D影片开始普及有关。在家里看DVD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其实,进口大片必进影院早已成了影迷的默契,近来一些国产中型影片也吸引了不少观众步入影院,原因是盗版少了。以往电影一上映,盗版DVD就在坊间风行,如今随着打击盗版力度加强,街头难觅热门大片,正版DVD一般也被规定在放映一月后才能上市,所以如果要急着“尝鲜”,还是得进影院看。另一方面,网上盗版视频也比以前少了,主要是因为电影发行方一般会找一两家视频网络签正版授权约,那么这些签约视频网站自然也会不遗余力地廓清其他视频盗版。
虚热与泡沫
2009年下半年,电影界就已能感觉到迅速膨胀、急剧上升的那种燥热,很多人高呼,中国电影的黄金十年已经到来。而今年,百亿票房的诱惑更是“声声急”。业外热钱迅速向这个行业聚拢, 2010年5月11日-6月10日,电影局已处理完成的备案故事影片共189部,其中同意备案的180部。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要知道,前两年,中国一年的电影产量也不过400多部。
如今,感觉好像只要拿出钱来,随便弄一下,就能到手亿元票房,老板们看得眼热心跳。其实,电影投资哪是这么简单!中国电影一直是个巨亏行业,业界“先驱”华谊兄弟靠着冯小刚这几年才开始能够盈利,而他早期的几部贺岁影片虽然叫好叫座,居然也是亏损的。一般影视公司都是靠拍电视剧才能养活电影这块业务。中国国产电影,制片和发行方分账拿到的比例是票房的43%,院线拿7%,影院50%,而这43%已经是最高数字了,一般双方协议只可能走低。所以一部电影就算达到1亿票房又如何?只要你的成本超过4000万,结局仍旧可能是亏!像这两年的《孔子》、《东风雨》、《苏乞儿》等准大片,看着风光无限,其实都难以避免蚀本的下场。据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推测,目前电影的亏损率高达70%!
这个市场在高速膨胀,同时也是相当危险的。拍电影不是玩股票,否则等到热钱退潮,打一枪换一炮的老板们纷纷撤资,电影市场又如何为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