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1 “掉包计”改为将错就错
对比原剧情,“还原人性”是凯歌改编的重要线索。《史记》中,程婴的身份是赵家好友,他是为朋友两肋插刀,把自己襁褓中的儿子与赵氏之子调包,在亲情和忠义间,他含泪选了后者。但这个情节如果在2010年照搬到银幕,恐怕很难再有说服力,一个主动献出自己孩子的忠义之士,难免在塑造上陷入高大全的脸谱化套路。在电影中,葛优饰演的程婴身份是个医生,典型的小人物,他爱吃面,疼老婆,就在给庄姬出诊的时候手里还拎着给老婆炖汤要用的鱼。小人物活在人间烟火中,他有一张生动的脸。当庄姬以死相求救孩子的时候,小人物也有侠肝义胆。但是这侠肝义胆要是骤然间变成凛冽的大义,剧情过得去,情理过不去。于是陈凯歌安排了一场“误会”,阴差阳错中调了包,但在最关键的时候,因为剧情的步步紧逼,程婴还是坚守“道义”含泪看妻儿双双死在眼前。这时候他的“道义”就丰满而现实了。
改编2 结尾处赵孤复仇饱含人情
功德圆满的复仇是《史记》的结局——程婴把赵武培养成人后,赵武拔剑刺向仇人,并告之自己便是他斩不尽、杀不绝的赵氏孤儿。其实《赵氏孤儿》的结局已经写好,很难有太大的颠覆,关键是看人物心态的波动以及分寸感的拿捏。在电影中,陈导塑造的程勃(即赵孤)聪颖、威武、天真,他崇拜屠岸贾,将屠岸贾认为精神上的父亲、导师。而屠岸贾在16年间,也慢慢将程勃视为骨肉,倾注心力教育呵护。影片最后,屠岸贾甚至在已经察觉程勃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还是在某场战役中,救助程勃。所以,最后一幕大仇杀开始时,程勃和屠岸贾完全被放置在命运的天台上——于人,父子间无意厮杀,但于命运,仇人间却又不得不拔剑。在这种挣扎下,导演执上帝之手将剑刺于谁的胸膛都不信,面对此种两难,凯歌选择了聪明讨巧的办法,一切还是归于巧合与失手——屠岸贾错杀程婴,错愕之间又被程勃失手杀死。为了这种“不复仇”的“复仇”,凯歌一直强调程勃在武功上完败屠岸贾,而屠岸贾屡次有意放生。结局的复仇,其实已经消解掉了仇恨。
影评
陈凯歌?还是让我们感到疑惑
撰文/ 赛人
就像人们因《霸王别姬》而期待《梅兰芳》,痴心不改的人还会想《赵氏孤儿》,多少会秉承《荆轲刺秦王》的福泽。《荆轲刺秦王》说的是分封制向集权制过渡时,一个精神变态者,是如何丧尽天良后控制全局的,《赵氏孤儿》则是剖开了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两个片子都涉及到了弑父,杀亲爹也好,杀干爹也罢,都是一个“逆子”夺权后所必须付出的心灵巨痛。但知天命之年的陈凯歌基本放弃了杀伐决断,变得有些不知就里的温和。义父程婴苦熬十五年,临了还是要放弃。大阴谋家屠岸贾不光救了自己的心头大患赵武,待真相揭穿后,最先想的还是让这对义父子远走高飞。而赵武向屠岸贾的挺身一刺,其中更细密的行为逻辑也就全不计较了。一个打着“复仇”旗号的影片,到头来,还是泯掉了恩仇。大仇虽报,但片尾程婴父子从那一团蒸汽中走来的身影,疑似倍感失落。一个充满政治阴谋论的剧作到了陈凯歌手里,彻底化作了人伦情节剧。于是,我们领略不到赵武成为赵武灵王后的威风八面,看到的只是忠臣不忠,奸臣不奸。在陈凯歌为我们构建的由一个孩子三个爹所造成的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的尴尬局面里,仿若人性、人伦是破坏纲常秩序的最有利的武器。但程婴所引发的换子疑云,是将亲生子和基本人伦一并葬送。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情感交集已与血浓于水无关了。它与大而不当的恻隐之心所生成的舐犊之情,与摇摆不定的复仇之举所引发的父子深情有关吗?起码,影片里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赵氏孤儿》在其开端急于要解决的是,程婴救孤的动机。说白了,也就是事赶事,这个老实郎中一旦踏入政治的漩涡,就不得不化被动为主动。司马迁的《史记》,元杂剧的《赵氏孤儿》,都将程婴表现成一个出卖朋友和亲生之子的大奸若忠的悲剧英雄。而《赵氏孤儿》显然要通过葛优的面孔将这位处心积虑的“乱臣”塑造成一个在历史夹缝中苟活的平民。陈凯歌以为现代的观众不相信古代门客的愚忠。殊不知,在我们的文明史里,比程婴更疯狂的臣子绝不在少数。好比易牙杀子献齐桓公,又好比刘安杀妻献刘备。可以说,《赵氏孤儿》放弃了人性因权谋而导致的撕裂,而滑向了无辜者犹豫不决的复仇之旅。这既让观者无从审判,也不知该把情感的天平到底投向哪一方。由此,陈凯歌眼里的善意变得虚浮缥缈,就好比片尾那一团蒸汽。
四百多年前,大思想家伏尔泰把《赵氏孤儿》一剧推向整个欧洲时,称此剧探讨了“我是谁”这一哲学命题。而陈凯歌版的《赵氏孤儿》,让我们感到疑惑的还是陈凯歌本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