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超级女声》唱响中国,七年后,《中国好声音》响彻神州。七年前,我们看《超级女声》还仅仅是看热闹,七年后,我们再看《中国好声音》不能不从文化产业的层面思考一下。“好声音”怎么就成了一份“好生意”?
从荷兰引入的其实是“创意”
毫无疑问,《中国好声音》也是购买的一档节目。不过,这次购买不是起哄,不是跟风,而是经过严密的论证和市场调研。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运作“好声音”项目时极为关注市场需求,不仅严谨地评估《荷兰之声》《英国之声》在本土市场的表现,而且将节目在中国各大视频网站上的视频播放次数和网友留言都精心收集起来,成为项目决策和实施的组成部分。显然,《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在于决策者“懂文化+懂商业”,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好声音”变成了“好生意”。
引发街谈巷议找准了“需求”
有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三五人聚集在一起,总会不自觉地谈到《中国好声音》,或者是谈自己喜欢的某个学员,或者是谈四位导师的精彩表现。《中国好声音》开播后一炮而红,首期10位名不见经传的学员登场,靠着好声音和全身心的投入立刻走红全国。
选秀节目不少,为什么单单《中国好声音》一炮走红呢?显然,《中国好声音》找准了观众的需求。当毒舌评委已经激起观众反感之时,当选秀靠卖丑耍怪吸引眼球之时,当选秀节目盯着短信利益之时,《中国好声音》来了,它所传达的正能量,它所呈现的平民英雄梦,恰恰契合了人们时下的欣赏需求。
《中国好声音》满足了不同层面的观众需求,因此有了真正意义的市场,《中国好声音》在竞争激烈的暑期电视市场大获成功。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7月13日,《中国好声音》第一期开播,在全国42个城市的收视率达到1.5%,第二期收视率跃至2.8%,之后收视率一直维持在3%以上,最近三期更是突破了4%,令人晕眩。
80场演唱会确定“赢利模式”
作为产业,最后的目的肯定是为了赢利。但赢利还需要找准“赢利模式”。《中国好声音》从冠名到专家与节目组利益分成,再到80场学员演唱会,都可谓最佳的赢利模式。
《中国好声音》从第一期至上周,广告费从每15秒15万元涨到50万元。如此算来,“好声音”每期仅凭广告就能带来近2000万元的收益;“好声音”拼盘演唱会,仅国内就收到邀约80场。
记者手记
文化产业一直是我们不断谈论的一个话题。透过《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我们起码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文化产业从某种意义来说,更是创意产业,好的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第一要素;找准需求,文化产业离不开市场,什么是市场?市场就是需求,你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人们当然就乐意埋单了;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最重要的是确定自己的赢利模式,有了行之有效的赢利模式,才有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本报记者 蓝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