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2012是不是中国电影的拐点?

2012年10月31日10:07  新京报 微博

  随着张艺谋接受《经济参考报》的采访,刚刚沉寂不过月余的“二张事件”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在采访中,老谋子表示《三枪拍案惊奇》是他被商业裹挟而拍,一部他“最不满意”的作品;而在此之前张伟平曾表示从未“干预”创作,给张艺谋最大的创作自由。

  张艺谋“回应”,虽说未能脱离大家之前的猜测,但也算是给张伟平了一个正式的说法。其实,无论这场纠纷以什么方式结尾,都不会有受益者,撑起这个光鲜皮裹的实质一朝被挑破,露出了里面可以供人嘲弄的乱絮,就让当事几方都成为名誉和物质双重受害者。

  张艺谋这一代电影人是属于赶鸭子上架,摸着石头过河的——他们既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又是中国电影学院派发展史上颇具盛名的“第五代”,从进入电影学院开始就以艺术电影为自己的追求套路。然而到了本世纪初,这些原本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的艺术电影导演却很别扭地去接了商业大片这根轨。这其实是一个随波逐流的转型,是他们的被动选择——那是在进口大片冲击中国电影市场,商业路线全面成为电影票房主流趋势的情况下,即不愿让自己被时代发展所抛弃而硬着头皮去做的一种高风险尝试。

  从十年前张艺谋的《英雄》到2005年陈凯歌饱受非议的《无极》,再到去年的《金陵十三钗》。这些人在所谓商业大片这个套路上,始终没有完全适应。

  艺术电影是强调以导演为中心,体现导演个人风格的创作原则,而“大片”则强调以出品人/制片人为核心的商业化运行——后者完全是以市场和票房为第一位的,为了达到商业上的卖点、吸引眼球的噱头和影片投资方对经济利益回报的渴望,是需要牺牲电影中一些非商业化元素的,其中就包括对艺术的追求。所以这些年来,才有诸如《非诚勿扰1》和《非诚勿扰2》这种几乎全是由各种植入广告拼凑出来的草台电影。

  眼下张艺谋接受采访中的一些言辞,应该是他经过十年“商业大片洗礼”之后真正的内心认知,“需要回归到踏踏实实的人才培养和技术革新上来,‘票房至上’的短视,会扼杀电影的文化内涵!”张艺谋在谈及未来计划时提到了“回归”,他不想成为影视公司的“摇钱树”,希望“不受太多制约、干扰和裹挟……认认真真拍几部自己喜欢的题材。”

  2012年中国电影圈发生的一些事件,也预示着我们的电影产业在经过一个长达十年的成长期后,很可能将迎来“拐点”。二张分手;国产电影票房惨淡;演员片酬在今夏达到历史顶峰之后骤然回落;热钱不再跟风投入影视产业;下半年全行业疲软,几乎没有一部亿元制作大片开拍;《白鹿原》引发芦苇编剧署名之争……这十年,我们的电影表面上是高速发展的,但也积攒了相当多的弊病和矛盾。如果说2012年之前是发展年的话,那么自2012年之后就应该是调整年了。

  □秋原(北京 电影人)

(责编: sisi)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