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新推出的文艺作品,往往会带来如潮水般的解读。有的是基于审美角度的大赞或大骂,有的纯粹是恶搞、起哄或者施展毒舌;还有一些则是出于某种目的,过度解读文艺作品,强加各种不怀好意的揣度和附会,以求缩短这些文艺作品的生命。这种现象在电影市场尤其普遍,值得我们理性对待。
例如即将公映的电影《王的盛宴》,就被一些人把影片表现的历史人物与中国当代政治“对号入座”,指责影片在“影射”。而此前的影片《让子弹飞》就被认为在影射中国社会现实,电影《无极》则被网络恶搞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些轻率而简单的解读,对中国文化市场的发展其实贻害颇深。
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些不恰当的过度解读,往往不是冲着探讨文艺作品价值、美学含义以及作品创作技巧的角度,其点评谈不上专业水准,没什么技术含量,要么是玩弄文字、穿凿附会,要么是随意扭曲、谎话连篇,缺乏与之深入、理性探讨的必要。然而,在网络自媒体时代,这些或短或长的解读,其危害性不但难以被识别,反而凭借网络传播迅速扩大,让创作者和作品深受其害。
回顾历史,我们曾有过因为过分解读文艺作品而导致文化事业伤痕累累的惨痛教训。例如,建国初期的电影《武训传》就因为被批评“思想有严重错误”而尘封五十多年,更使当时的电影人对创作失去信心,不知如何把握。与之相比,欧美国家的评析,则往往是围绕剧本、拍摄技巧、演员及演技等影片的组成元素或褒或贬,尊重并保护主创群体的积极性。
当下,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正在面临深刻转型,各种观点都有市场,均会对未来社会的文化结构产生各种影响。这尤其需要我们在文艺理论、批评和创作方面为优秀的文艺作品保留舆论空间和市场空间。任何评论者都不应随便曲解文艺作品的意义,更不应背离创作者抒发个人情感或实现市场价值的初衷。虽然谁都可以品评一件文艺作品,但谁都应尊重创作者的本意。
不可否认,任何文艺作品都会有瑕疵,但对其过度解读,对一个致力于打造软实力的国家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是繁荣文艺的死敌与毒药。为了在社会营造宽容、理性的文艺创作环境,媒体更应善用自己的平衡报道与客观评析,为文化繁荣做贡献,而不是为追逐轰动与发行量,扼杀文化创新。我们必须齐心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倡有德性、有专业素质的文艺评论氛围,才会进一步维护文化创新,推进我们把文化创作内化为国家强大软实力的尝试。▲(作者是西南政法大学学者)